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22:38:22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地产投资

加國園藝:入冬前必做的庭園工作

作者袁晓辉:媒体人、作家、园艺爱好者。 【加拿大都市网】住在寒冷地区的人,除了将冬衣取出准备过冬,也要打理庭园,为树木花草准备过冬。 树木 首先是树木,除了新种的小树要准备过冬,连成年大树有时都要稍稍做些功夫,以免落雪时树枝间堆满雪,过重时会折断。 经常见到有人在冬天前,将常青树用麻布包裹,特别是幼小的常青树。原因是常青树在幼小时需要保护。多数必须包裹的是一般的常绿树evergreens,其实常青树倒不是怕冷,否则就不会被种在北面。之所以要包麻布burlap,有几个原因。一是怕过分强的寒风吹袭,将弱小的枝吹断。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冬天下雪时,经常有雪堆在树上,特别是树枝间,这雪的重量,会令一些旁枝断裂。如果是雪结了冰,树枝就更有断裂可能。另外,在落冰雨时,整棵树会结冰,这时树枝就很易断裂。虽然机会不多,但如果发生就后悔莫及了。这是为什么要用麻布包裹幼株的原因。其实在大风雪时,成年常青树有时也难保。小树较为容易,可以帮它们穿上衣服。就是用麻布burlap 将它们包起,或是围住。这种专为树木使用的麻布,园艺店论码出售,很便宜。但成年树很难包裹,如果可能,用粗绳在树的周围围上一圈,都是办法,因为可以阻止强风,也可以阻止积雪在树枝间积聚。 这方法也适用于杜鹃Rhododendron。这一类植物如果是种在风大的地方,很易夭折,或是脆弱,影响开花。包裹之前,可以将搜集的落叶填充在枝叶间,巩固树枝的位置,再在四周围上麻布。(注意要使用干的树叶,而不是潮湿的树叶,或有病的树叶,否则引发霉菌或传染病,反而坏事。) 包裹时注意,绝对不能用塑胶布,这样做等于谋杀树木。塑胶布不透气,树一定死。 需要包裹的灌木有杜鹃花,常绿树有杜松juniper、杉树、柏树cedar、小松树及Yew等。平面的树,怕会有雪覆在上面,将树枝压断。直立的树则怕枝桠间积雪,较大的直立的树,可以不用包裹,只要将树枝用绳子围起,以免枝桠间有空隙就可以。 刚种的树,特别是果树,包括野山渣,幼年时最好将主干的下部用铁丝网,或是塑胶材料围起(园艺店有tree guard出售),以防鼠类,兔子,鹿等啃咬。待直径达到3寸之后就无须如此做。也不要太早就包裹树木,一来天气还不是真的寒冷时,可能有老鼠到麻布包内做家。最好是在落霜三至五次后才包。 除了包裹树木,其它保护常青树过冬的方式还有: 入冬前(秋末)为树木施磷钾肥(phosphate 及potassium),就是肥料中第二及第三个数字高的肥料,这两种肥料让植物增加抵抗力。绝不要施氮肥,那会使植物继续长叶子及茎,一点儿好处都没有。杉、柏、及yew树都很得益。有些常绿树的叶子在经过一冬后,会因干枯而变黄。为防止树叶脱水,最好是入冬前为树木喷上一层喷上防枯萎的喷剂Anti-desiccant Spray (抗干燥剂,或保湿剂),可以防日灼。这东西像在树木外层涂了一层蜡,当冬日的阳光过勐时,就给叶子一层保护,不会因此失去水份,变成像晒焦的样子。很多时有人说,过了一冬常绿树的叶子都黄了,就是这原因。如果今冬的风很强,日光又勐,有时在深冬天气回暖时还要多喷一次。可以选晴天及无风时喷。Anti-desiccant Spray (也就是wilt proof spray最常见的是Wilt Pruf)可在园艺店买到,通常是与圣诞树一起出售。多数阔叶类需要,圣诞节家中摆的圣诞树,也需要喷这个。 这喷剂对于冬天路边撒的盐,也有预防作用。工业用盐对于植物非常有害。喷了就有保护作用。 除了上述预防方式,入冬前应当将枯损的树枝都剪去,以免枯病的枝情况更恶劣,扩大范围。另外,有病的叶子更应当都剪去及抛弃,以免传染。比较年轻的树可以舖覆土mulch,就是在根部附近堆一些保护土:树皮barks、堆肥土compost、腐叶土等,保持根部潮湿温暖。但一定要用干净、通风的土 , 以 免 弄巧反拙。 玫瑰 除了灌木玫瑰之外,多数庭园玫瑰都需要保护。基本的保护方式,是在树基部分堆上约一尺的新土。最好的土是堆肥土compost,自己做的堆肥土,或是买的都可以。也可以买较好的土,如三合一triple mix,如嫌三合一土太贵,也可以用一般表面土top soil。 为何要堆土?是因玫瑰怕霜害。特别是接枝部位有一个肿块,最怕忽冷忽热的天气。所以最好是在第一次落雪后堆土。因为这之后的天气就正式进入冬天,肿块部位最怕就是严寒天气再加霜害。 花圃与草坪 秋天时必须打理花圃里的枯枝及落叶,以免成为虫类及虫卵的聚居地方。此外,地面上太多枯枝腐叶,也易造成霉菌滋生。病枝及叶子更要剪去,并抛弃。 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枝,此时已枯黄,但可以不用剪除,否则你会不记得每个地点有哪些植物。但如果太长的,可以剪去一半。清洁干净的地面,可以趁机舖上一层mulch,最好是堆肥土。此外松针、树皮屑、剪碎的干净树叶等都可以。 落雪前,应将草剪到二寸至三寸的高度。草坪上的落叶应当清扫,如有垃圾也应清除。另外如在秋季时没有施过肥,此时也可以施一次秋季草坪肥。(注意:草本花卉及花果树木,8月后即不要再用肥。) ( 独家稿件,谢绝任何形式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加國園藝:最新鮮的草莓就種在你家陽台上

【加拿大都市网】 现在很流行在后院种草莓。草莓可以在花园里种,也可以盆栽。不需要很大的地方,就可以有收获。而且草莓久藏之后会影响口感,新鲜草莓的甜香就更让人很难抗拒。 什么品种的草莓好种又美味? 草莓很适合吊盆,垂下来的枝可以独立成为一株新植株,也都可以结果实。一个屋檐下种个十盆八盆,就经常有新鲜草莓吃。 买草莓时最好先知道,一般草莓粗分三类: Ever-bearers春天及秋天各结果一次,但果实就较小,味道也稍逊。June-bearers顾名思义,6 月结实一次,果实多又大,这一类也是多数农场种植的种类。不过June-bearers要秋天种,第二年开始收成,而且一年只收成一次。此外会生很多匍匐茎,要用很多功夫除去这些茎及子株,否则会蔓延得不可收拾。第三类Day-neutrals是第一类的改良品种,第一年就开始结果,而且持续开花,持续收成到落霜(每6星期产果一次),匍匐茎也较少。不过在气温高到摄氏30度(华氏90度)以上时,就会自己停止生产。 这三类都是多年生,而目前一般盆栽,或是后院种植,都属于第三类,因为当年种下就一直有果实,而且果实味道也可以与第二类媲美。目前最受欢迎的是其中的Tribute及Tristar等品种。 其实这三类中,每一类又有无数种选择,有些品种耐寒性强,有些耐热及耐旱。所以在当地园艺店买最保险。而对一般后院农夫来说,最好是选择抗病力强的。此外有些果实较甜,有些适合做果酱。 怎么种草莓? 春天土壤开始转暖就可以种了,因为草莓不怕寒,无须等天暖。草莓需要每天至少6小时阳光,在较干热地区最好是上午的阳光,在寒带及温带,越多阳光越好。 土壤排水要好,最好事先调配添加有机土,如堆肥土compost、泥苔土peat moss及粪土manure之类,混好再用。同时与原有的土壤混好,再种植。 草莓最怕杂草,所以种之前最好先将土壤内杂草都除去。甚至可以在前一年秋天就先使用除杂草的药剂。 种草莓一般是堆起一片高地,大约6寸高的田圃,宽约3-4尺,长度不限(视你的需要及院子大小)。将草莓种在中间,这样将来匍匐茎就可以向两旁伸展。 除了堆起高地,“升高花床”也很适合种草莓,都因为容易控制土壤。如果不堆起高地,就在平地也可以种。但要挖较深的洞,目的是填上较多好土,然后再种。草莓不要种太深,大约刚刚盖过根部就可。 每株植株间大约间隔一尺半距离,如果是排行种,行距大约4尺,供匍匐茎伸展。也可以窄些,将匍匐茎都剪去,使营养集中在主根的果实上。这样行距可以窄些。 草莓与其它蔬菜类植物一样(例如番茄、瓜类),不可以断水,特别因为草莓根浅,天热时要记得浇水。 草莓喜欢稍为偏酸的土壤,大约是5.5-7 pH间,如果你住的地区土壤偏硷性,可以照土壤的酸硷度Soil pH中说的方式,改良土壤。一般中性土壤就无须过分担忧。 为预防霉病及生虫,同一块地方最好不要年年都种同一类植物,草莓也是一样。虽说草莓会生匍匐茎,不过最好每年都种新种子或子株,确保质量及产量都高。匍匐茎及子株可以用来繁殖。 一般种下之后4-6个星期开花,再过4-6个星期会有收成。 最适合种在阳台的盆栽草莓 草莓不需要很大地方,所以很适合盆栽,而因为有匍匐茎,因此又很适合吊盆。 盆栽除了要使用多有机土的盆栽土potting soil,也可以每两三周施一次液体果树肥或高磷肥,或是在开始时施一次缓效肥。注意下手不要过重。 盆的排水一定要好,盆内绝对不能有积水,土面干了就要浇水。如果是放在户外,要注意雨天时的排水功能。 草莓需要多阳光,每天最少6小时以上光照。同时不能断水,因此不是可以忽视的工作。如要暂时出门,最好有自动浇水系统,否则唯有暂时放在少光处,以免土壤变干。 最好用浅色盆,白色最好,因为不吸热,保持根部凉爽。 户外盆栽要防雀鸟及松鼠偷食。说起来容易,但要防松鼠及浣熊之类是有难度。夜晚可能要收起来。 保证草莓健康成长的方法 因为草莓对于杂草非常敏感,因此种草莓最重要的是mulch(覆盖),一方面阻止杂草生长,一方面还可以保湿。同时见到杂草就要拔除,特别在草莓植株幼小时。 此外草莓也惹鼻涕虫slugs/snails一类的害虫,用干草做覆盖物也可以预防。 另一个方式是将土地覆盖一层黑色塑胶布,然后在上面挖小洞,在洞中种入草莓。这也是很多人种番茄、瓜类及辣椒的方法。防杂草及保湿之外,也保温。但就不适合在热带使用。 很多人防飞鸟吃草莓,会覆盖一层细网。不过不要太早放网,因为花期时需要蜜蜂授粉,如果连蜜蜂都防止了,就不会有果实了。 像前面说的,将匍匐茎都剪去,以免分散养分。这样也可以节省地方,无须太宽阔的地方。匍匐茎上的子株可以用来繁殖。 如果种的是June-bearer,第一年的花朵都要摘去,这样第二年的果实才大。 如果要让草莓在地里过冬,就要覆盖一层至少4寸的覆盖物。一般是用干草(straw 或hay)。其实草莓的名字straw-berry就来自这干草,可见冬季覆盖的重要性。覆干草前,先将植株剪到剩大约一寸长度,然后再覆盖。覆盖时间大约是在一两次落霜frost之后,因为每年第一二次落霜之后,有机会回暖,因此要等一两次霜后才保险。然后等早春无霜害危险时将干草移除。 此外,草莓不是长寿植物,即使是多年生,大约也要每3年换种新的植株。 作者袁晓辉:媒体人、作家、园艺爱好者。 ( 独家稿件,谢绝任何形式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加國園藝:如何讓後院的蘋果樹碩果累累?

【加拿大都市网】在植物为何开花不结果一文,我提到很多果树必须种两株以上,才能通过授粉,产生果实。这些果树包括苹果、梨、樱桃、草莓、及多数的李子树。而其中苹果是最需要有两株才能结果的。 苹果树宜结伴而种以利授粉 不过我们经常见到一般人的院子里只有一株苹果树,特别是目前都市中多数的院子很小,很难要求种两株,那些苹果树怎么结果的呢? 原来只要附近有苹果树也可以。因为一般担负起授粉重任的多数是蜜蜂,少数机会是由雀鸟、蝴蝶、及其他昆虫传授花粉。而只要这些昆虫的飞翔范围内,有两株苹果树,就不怕花粉不能互相传授。 宜相近,不同种 至于多少距离才够?当然越近越好,一般来说一两百英尺最好,最多不超过200码。所以种苹果树时,最好事先查访一下附近一带,邻居有没有人种苹果树,以及种的都是哪一类苹果树。另外,是不是任何两株苹果树都可以有互相授粉的作用?首先必须不同品种的苹果树,你不能种两株都是Honeycrisp apples,两株Fuji互相授粉的后果也没有作用,必须两株不同品种。 至于哪两种苹果树可以彼此帮忙授粉?这就要在买苹果树时,询问园艺店。也可以事先在网上查询,哪些苹果树彼此是可以互相帮忙的。越是常见的苹果树,越是容易在同一区出现适合与其共处配对的苹果树。而最好的授粉苹果树是花朵多,而且花朵茂盛的树。 同时开花是重点 其实所谓适合配对的苹果树,首先必须是两个品种不能太接近,其次也必须是同时开花的树。因为苹果树每年开花不过是两个多星期,如果两株树开花期间错开,蜜蜂就无法帮助互相授粉。品种就必须查询农场或园艺店,或是将自己品种的苹果树名字打到搜索网页,相配的苹果树名就会出现(例如: xxx  pollination partners)。 查花期就较容易,因为苹果树都已经按照开花时期被分类,一般分为6组。第一组是最早开花的,第六组是最后开花的(也有些地方是以英文字母分组,由A到 F)。所以在选择适当的苹果树时,可以依照自己那一组而选择。因为苹果树花期长达2-3周,所以只要期间有几天重迭都可以交配到花粉。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苹果树有较好的机会授粉,最好是选择第三及第四组的,因为多数苹果树是这一类,较容易遇到同一组的苹果树。 野山楂也能为苹果树授粉 其实不止是苹果树,苹果本家的植物也可以担当这任务,包括常见的野山楂flowering crabapple (野生酸苹果)在内,这就容易多了。所以很多人种了一棵苹果树,年年有苹果吃,并未察觉原来种苹果树需要两株的条件。   另外我见到网路上建议一个取巧方法,就是在苹果树开花时,剪下一株野山楂树的花,大约十几枝花束,放在一个大水桶里,然后放在树下,这样蜜蜂就可以很容易传递花粉了。记得不要让花晒到太阳,同时记得每天添水。 苹果树上嫁接 另一个方式是,在同一株苹果树上,选一个较粗的枝子,嫁接另一株苹果树,这样一株苹果树就同时会开两种花,而且距离更是近到无话可说。如果你熟悉嫁接程 序,可以自己做,否则可以聘请园艺家帮你做。事实是,我见过不少这样的果树,不知道是否是为这原因而嫁接的。 自授粉苹果树 苹果树中也有极少数是可以自己授粉的。这些包括:Golden Delicious、Jonathan、Gala、Fuji、Beverly Hills、Anna、Golden Dorsett、Braeburn、Granny Smith、Falstaff、Red Rome、Red Windsor、Scrumpious、Winesap,以及Stark系列等,你可以在园艺店询问self-pollinating apple trees,它们除了可以自己授粉,还有帮其它苹果树授粉的作用。 不过,即使是自己授粉的苹果树,如果附近有一株不同种类的苹果树,它会生产更多的果实,因此还是有其它苹果树更好。 都需要蜜蜂 即使有了互相授粉的苹果树,最重要都需要像蜜蜂一样的昆虫传授花粉,所以最好种一些吸引蜜蜂的花卉。 此外,有些品种的苹果在气温太低时不会授粉。这是为什么有时候即使苹果树开了很多花,天气突然转寒,最终都不结果实。此外要蜜蜂活跃,一般也要有摄氏12度以上的气温(合华氏约55 度)。 所以在过分寒冷的地区,可以考虑种在低温时也容易授粉的品种。可以询问当地农场或园艺店,例如 Red Falstaff,Spartan,又或者是选择种较迟月份开花的品种。 作者袁晓辉:媒体人、作家、园艺爱好者。(http://www.ritagiang.com/) ( 独家稿件,谢绝任何形式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加國園藝:美洲芙蓉–風鈴花Abutilon

【加拿大都市网】风铃花Abutilon中文又名美洲芙蓉、金铃花,外型有些像普通芙蓉花hibiscus,只是花朵较小。过去只在热带常见,当作小灌木,在较冷地区多数是盆栽。但是近来在寒带越来越多见到地栽风铃花,当作一年生花卉种在花圃里。 风铃花与芙蓉同属锦葵科,此外又名悬铃花、灯笼花,因为多数花朵的花瓣半闭合,又向下垂吊。此外枝茎也有下垂性质,所以俗名又叫Trailing Abutilon。原产地在南美洲的巴西、乌拉圭一带。  风铃花的叶子薄薄的很大片,有些像枫叶,因此英文俗名又叫开花枫树Flowering Maple。叶子纹路很明显,有些带黄色的花纹或斑纹。花朵比一般芙蓉花要小。5片花瓣多数是红色、粉色,此外也有黄色、白色,及有条纹的花纹种,同时都有较深色的花心。其中一种Abutilon megapotamicum,有很大的深红色花萼,包住黄色花朵,向下垂吊。而另一种Abutilon striatum的花瓣就会卷合,而且多数有直纹。 有些风铃花是常绿植物,有些属于落叶类。作为一年生的小植株,当然属于后者。植株一般高5-7尺,虽然最高可以有15尺高。属于软木灌木,因此不会长成大树,太长就会弯垂。因枝软垂,非常适合吊盆种植。 这植物适合8-10区生长,因此在寒带不能地栽,秋天时要移到室内。此外因为花开在当年新枝上,因此花谢后要修剪,才会有新的花朵。另外因为枝很会往上生长,将枝剪去三分之一长度也可以促使更多新枝,外形更茂密。 如果要繁殖,最易是剪顶端的枝扦插,很易生根。而且在种植多年后,风铃草的枝杆容易木质化,所以最好不时剪枝扦插,这样随时有新植株。剪枝扦插的时间最好是5月到8月间,因为此时枝子比较软。剪枝前一天最好浇水,或是下过雨,这样枝子才饱满,较容易生根。 种植 风铃草需要多阳光地区,开花状况才好,但也可以容忍少许荫。因为多是攀爬性,所以种时最好有支柱,例如依著墙壁种,或是有围篱。 因为是热带植物,当作一年生种在户外时,一定要等无霜害危险后才能移植户外。也就是必须好像番茄、黄瓜一样,等到夜里不会再落霜时,才种在地里。 土壤必须排水好,所以最好是种时挖大洞,及填上新的有机土。此外风铃草不太耐旱,因此不下雨又干热时,记得要浇水。如果是盆栽,更不能让土全干,土面干了就要浇水。 修剪 风铃花的修剪不是很复杂,只要在早春时,将冬季受伤损的枝茎剪去,但最好是将其它枝茎都剪短,剪到距地面一尺以下,大约5-6寸,这样才能刺激新枝生出,开花状况才好。情况有些像玫瑰。如果不剪,枝茎会往上长,但是枝很少,显的稀疏,花朵也就更少。 风铃花可以做成单主干植物,而且非常适合这一类的修剪方式。 繁殖 风铃花很容易由种子繁殖,依照一般播种方法,保持高温及潮湿,大约3-4周就会生根。 此外剪枝扦插也很容易生根,全年任何时间都可以剪半软硬的枝,用来扦插繁殖。 几种主要风铃花品种 Abuliton pictum “Thompsonii”:较常见的一种,大片叶子上有黄色斑点,橘黄色的花朵下垂卷合像灯笼,不怕有些荫,但就很怕寒。 Abutilon Canary Bird:顾名思义是嫩黄色花朵,常绿树品种,可以长成最高10呎的灌木或是小树。生长很快,但不十分耐寒,入冬时土面应覆上一层土,以度寒冬。 Abutilon Kentish Belle:这一类也是常绿树,枝子弯垂,黄色的花朵,但有深红色的花萼,非常抢眼。而且花期很多花。花朵生在当年新枝上,因此要多修剪。最好依墙壁或围篱种植,比较容易抵御冬季寒风。  Abutilon megapotamicum:这一类的枝茎软垂,花朵多是黄色,即有较大的红色花萼,也多数下垂像一个灯笼。在较凉的地区,冬季要在土面覆土。 Malvaceae Abutilon geranioides:这一类的花很像小朵的芙蓉花hibiscus,花朵较小,花五瓣呈平面,花蕊也较短。 Abutilon striatum:花型像一个倒吊灯笼,而花朵的深红色花纹很明显。 Abutilon savitzii:这一类有很花的大片枫叶,非常特殊。花朵则是粉红色有直纹的。 Abutilon suntense:可以长成10尺的小树或是灌木,花朵多数是紫色或是紫粉色,外型很像木芙蓉 Rose of Sharon。 Abutilon vitifolium:多数花朵是浅紫粉色,及白色。 ( 独家稿件,谢绝任何形式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心酸故事:多倫多華裔老移民老屋增值百萬,子女爭奪房產大打出手!

大多伦多及邻近地区近年房价一直飙升,一连串社会问题也浮现出来。很多老移民所住的独立屋成为了一笔可观的财产,因此引起子女垂涎,要求分享,造成一些年老父母有很大的压力,有时处理不好,或子女不肖,更会引起亲子间反目成仇的情况。 有一些于30多年前移居加拿大的华裔移民,抵加后勤奋工作,而当时大多市及邻近地区的房价十分低,他们找到工作后,首要是购买一间房屋,安置全家。 由于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父母都会尽力为子女提供良好教育,希望他们能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达到他们养儿防老的愿望。上一代移民经过几十年后奋斗,儿女成才投身社会,并且成家立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由于子女在加拿大受西方教育,思想西化,作为父母辛苦一辈子,眼见子女成才,虽然子女有自己的家后,比较少照顾父母,但两老能够一起生活,亦自得其乐。    华裔子女争夺父母房产 出人意料之外的是近年房屋价格上升,居然造成华裔社区内,一些父母与子女相处的问题,有时更可能引发父子反目成仇及争产等事件。老人家几十年前购买的独立屋,居住了一辈子,从来没有留意到其房屋的价值,而时至今日,突然发现其所住的“砖头”已经价值过百万元以上。同样,他们的子女亦发现本来没有太多身家,靠少量积蓄、退休金及养老金过活的父母,原来是住在一个“金矿”中。    有些心地不良的子女开始打父母的主意,特别是当双亲中有一人离世,或父母再没有体力打理独立屋所带来的清洁、扫雪和剪草等工作,要将独立房屋出售搬到大厦单位居住时,子女知道父母能够套现一笔达到接近百万元的现金,于是就会千方百计地希望能够分享这些金钱。 有时更会用威逼或讹骗的方法,蒙骗父母获利,如果不得所需,往往会与父母反目。本来关系融洽的家庭起了阴影,间接为年事已高的老人造成生理及心理的压力及影响。而这种社会畸风亦会随着本地房地产市场房屋售价不断上升,水涨船高地增加。    移民老李的故事:房子全被儿女分掉 华裔李先生于70年代移民多市,育有一女一子,到多市后从事装修行业,由于勤劳努力及有诚信,得到各乡亲及朋友信赖,生意做得不错,并在多伦多大学附近购入一间古老大宅,除一家居住外,还可以分租给学生居住,租金不但可以作房屋按揭供款,并有余款作为生活费及养育子女之用。经过一段时间后,子女都成家立业,父亲更协助他们购买了自己的房屋。同时李生手上有余款,在市区多购买了一间独立屋作收租之用。    本来是一家人生活融洽,但近年李氏夫妇因年龄渐长,加上手上两间房屋价值飙升,而子女亦不时以需要金钱支持其经营的事业,希望父母资助或分产,在这压力下,李先生决定将手上已值300多万元的大宅转名给儿子,但条件是儿子一家与自己同住,并负责生养死葬。李先生想这样便有人照顾自己晚年,以及可以天天见到孙儿及孙女。最后经律师安排,将大宅产权转给了儿子,并搬在一起居住。 女儿知道事件后,找父亲理论,认为豪宅给了儿子十分不公平,在女儿压力下,李老答应将另一间独立屋出售,于两个月后给了女儿50万元现金。产业风波才平息。    岂料一波未停,一波又起,李老为了能够等待一个好价才放手出售物业,一直等了半年才碰上一个肯出令他满意价钱的买家,而在房屋放盘期间,女儿不时找李老吵闹,一定要他立刻将承诺的金钱给她,李老手上亦没有这样多的现金,所以亦无从兑现其承诺,只能表示等独立屋出售,收到屋款就会立刻给她钱。 最后该栋独立屋终于成交和收到屋款,谁料女儿又对父亲表示,他延期4个月付钱,所以他要补付50万元本金的4个月利息。这要求令李生十分生气及痛心,但最后在爱儿心切之下,满足了女儿的要求,但结果是女儿从此与父母成为陌路人。 华裔经纪亲睹:争房产大打出手 地产经纪黎宇昌表示,多伦多市独立屋房价的增幅是一般人无法想像的,他找到两个最近在士嘉堡区成交的例子证明。    黎宇昌称,第一间是位于Warden夹Huntingwood附近的Nortonville Dr.的一间独立屋,屋主于1977年以11万元购入,到最近以144万多元售出,升值12倍。同样在士嘉堡区的Batterswood Dr.的一间独立屋,屋主于1971年以37,000元购入,最近叫价94万元,并且正在抢offer状况中,估计最后应以超过100万元成交。 “楼价高仍有人入市” 黎宇昌指出,这两个例子显示,市民于40年前买入一间独立屋,无论房屋现时状况如何,其升值已经令到他成为一个百万富翁。所以其成年子女开始关注或要求分产的例子一定会不断涌现。 另外一个证明是屋价升,仍可入市,因为屋价上升不绝,水涨船高。上述两间屋购入相差7年,虽然当时入价相差接近4倍,但时至今天大家都涨至超过100万元。这亦证明为什么屋价高企仍有人入市。 他强调,自己在房屋交易多年,而近年在交易谈判,业主的非业权拥有的家庭成员及子女出面阻碍情况愈来愈多,有些不只争吵,更出现过大打出手。

多倫多最後一名農夫:士嘉堡的家族農場已有136年,佔地350英畝!

多伦多不断城市化,农地逐渐消失。士嘉堡的利沙(Dale Reesor)自称是多市最后一名农夫,家族务农已200多年,到他这一代仍然经营家族农场,子女也有意把农场传承下去。  利沙的家族农场在士嘉堡北面Steeles Ave. E.以南,已有136年历史,祖先在1804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迁居多伦多,辗转买入这个现时名为Sweet Ridge Farms的农场,占地350英亩,主要种植粟米,另加大豆和小麦,由利沙与妻子和5名子女一同打理。    利沙表示,自从事农夫的邻居去年12月过世后,他便自称是市内唯一仍然种植农作物作商业用途的农夫。除士嘉堡的农场外,现时他们也有在皮克灵和万锦市租用农地耕作,并用货车运载农作物在士嘉堡多个地点出售。利沙的农场并无停运迹象,3名较年长子女都表示有兴趣传承家族农场。    他忆述,年少时农场有生产牛奶和牛肉,但在1970年代转为耕种为主。与该地区其他居民一样,利沙家族不再拥有自己的土地,当地大部分土地在过去30年被征地或出售,目前利沙每年要向多伦多及周边地区环保局(Toronto and Region Conservation Authority)续租土地。    二次大战后,多市农业活动开始减少,安省农业联盟总裁Keith Currie说,随城市发展,农夫要面对交通挤塞、被投诉滋扰等问题,难以务农。他指出,市内可能仍有其他农夫在温室或小片农地耕作,但不可能有像Sweet Ridge Farms的规模。

安省退休男子房市淘到寶:花15萬買下15間房!面積1,200平方米,還有大後院!

多伦多房价今年持续上涨,2月份各类房屋的均价达到创历史的$875,983,独立屋则超过了$150万大关;GTA其它地区独立屋均价也超过百万,从1月份的$999,102升至$$111万,一年涨幅更达35.4%。 而安省一名50岁的铁路退休职工斯蒂尔(Bill Steele)却在如此高的房价中淘到了宝,只用15万就买到了一栋有两层楼高和大后院的“豪宅”。 这个物业并不在GTA,也不在安省,而是在新省(New Brunswick)的Dorchester。这幢“豪宅”是一栋两层楼的旧监狱,面积约1,200平方米,其中有15个曾经作为囚室的单间,1个健身房,还有1个主人住的单元。 斯蒂尔说他对这幢楼“一见钟情”,一眼就看中了它,立即拍板买下,交接日是今年6月1日,价格$159,900。    斯蒂尔自言喜欢收集古董和古灵精怪的东西,因此想打破传统,而且在接近他父亲成长的地方终老:“大家都选择住在一间小屋,我却厌倦了这种玩法。” 斯蒂尔买的这座监狱历史悠久,1936年曾经以绞刑处决一对恶名昭彰的杀人兄弟,分别为时年20岁青年班尼斯特(Daniel Bannister)和他19岁弟弟阿瑟(Arthur Bannister),两人被指掳走一名女婴,并且杀死女婴30岁的父亲。根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形容,两兄弟当年行刑时背靠背,狱卒将他们绞死后放入一个灵柩,然后安葬在监狱的花园。    斯蒂尔计划买入这座前监狱后,将部分空间改建为博物馆,并且找回班尼斯特兄弟的安葬位置。

多倫多華裔維修電路後收”天價”賬單!家裡供電供水系統壞了,靠譜的電工怎麼找?

本报记者 文琪 在多伦多如果家里的供电供水系统坏了,请维修师傅修理要多少钱呢?W女士不曾料想,家中的动力电供应出问题,找承包商维修后,却收到了两张总价为1889.37加元的账单,W女士对此一筹莫展,只好上网求助。家里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呢?    W女士在网上找到的同款空气开关价格截图 新年刚过,住在多伦多的W女士收到这笔“天价”维修账单后忐忑不安,她透过网络向网友发出询问收费是否合理,W在接受《加拿大都市报》记者专访时称,原本以为只有几百元就能解决的零部件维修问题,最后却因为种种原因要花费近两千加币,中间的一系列故事和沟通过程让她非常头疼。 一张天价收费单的诞生过程 家住共管镇屋的W女士在今年1月15号中午做饭时,忽然发现厨房的炉子没电了,但家中的灯还亮着。到了下午,她感到明显的寒意,才发现壁挂式电取暖器也没有电了。于是立即登录多伦多电力公司(Toronto Hydro)的网站,报告了家中“部分停电”,请求勘察维修。    下午4点电力公司派来检修人员,称可能是因为地下电缆故障道致停电。6点又来了一个人,要求把W家门口的地面挖开检查地下电缆。随后,工作人员在W女士门口的邮箱里放了一张要求找注册电工换电度表底座(Meter base) 的客户行动单(customer action form) 。 次日,W女士找到所在镇屋的小区物业,从物业经理处取得两家电工承包商(contractor)公司的电话。W女士随意挑选了其中的一家B公司,打电话说明了问题,得到了270元加税的电表底座维修报价。    当天下午,该公司派来一个电工进行初步检查。据悉,因为当时多伦多电力公司的人员还在挖掘地面查看电缆问题,需要通电测试,该电工声称不断电的情况下没有办法开始工作,只看了一下现场情况就离开了。而电力公司的维修人员则继续施工, 1月18号找出故障并修复恢复供电,但电表底座仍需W女士自行联系更换。 W女士随后与先前上门检查的B公司取得联系,商定于1月31号早上8点来更换电表底座。B公司据此依约在当天早上8点派出同一位电工再度来到W女士家开始工作。10点半左右,电工师傅表示电表底座更换完毕,但配电盘上的空气开关出了问题需要更换。    W女士随即打电话给B公司询问了价格,被告知需168元遂同意更换。该电工告知W,因为镇屋有40多年的房龄,空气开关是老式的,供货商的商店里没有现货,要去其他店订货并等人送过来。接下来就是三个半小时的漫长等待。“他们中间送过一次货,但是送错了零件。可是电工把这些都算作他的工作时间了,”W女士说。 当日下午2点,正确的空气开关终于送达。电工换上后结束工作。在W女士接到的发票中显示,电工从早上7点出门就算作开始工作了,所以他的工作时间为早7点到下午3点共计8小时。W女士不同意把中间等待的3.5小时算作电工的工作时间。电工要求W女士与他所属的B公司直接联系,W女士立即给B公司发了邮件说明问题。 次日2月1号,B公司致电W女士,声称有两张账单需要她缴纳,分别为第一次上门勘察的240.69和第二次维修的1648.68,共计1889.37加币。W女士对这个数字表示无比惊讶,要求出示所有的收费明细。2月2号她收到了含有第二张帐单细节的电子邮件,除了昂贵的人工费,还发现两个零件价格高得离谱。“我在网上查到了同一型号的零件,发现每个被加收了120加元,”W女士说。她在2月3日发送一封对B公司报价系统的投诉电邮,要求他们对加收的费用给予解释,但直至《加拿大都市报》记者介入采访的2月9日才得到回复。    多伦多注册电工穆江 专业人士称收费不过分 对于W女士的疑惑,安省注册电工穆江对《加拿大都市报》记者表示,根据W女士的描述,1,889的账单并不算“天价”,它只是较一般的价格稍微贵了一些,根据他的个人经验来看,这张账单也并不完全是满口乱要价,也许更多的是沟通欠缺的问题。 “一开始换电表底的报价270元基本上是不可信的。此类工程电工的收费在每小时100元上下。270元有可能只是零件材料成本的价格。最便宜的总报价不会低于800元,270元连人工都不够。一个电表底座差不多要100多元,向电气安全局申请一个开工的许可证也差不多100元,”江穆续称沟通疏忽和报价问题是道致误解的原因。“在报价方面,例如我的公司,就会用书面形式报给客户所服务项目的最后总价加税,并且附上一张估价表填写每项细节。如果这个项目我来做,1,000多元算是合理的价格。”    江穆强调,在他公司的评估表格上,需要在开始工作前,要把所做工作分项填上,并给出每项的估价,最后电工签名,客户同意后签名,明码标价。尽管很多电工的工作都可能出现不可预见的问题,中途也许有要增加工作的地方,但都会在与事主协商的情况下,通过书面的形式予以确认。 事主不同意的话可以选择不做,但会留下单据给事主,说明这项工作没做的后果,日后出任何事故与电工师傅无关。江穆称除非在很确定维修项目的情况下,他才会在保证价格(guaranteed price)一栏签署一个不会变动的服务价格,并在该价格旁边签名确认日后不会有增加。但在W女士的案例中,从头到尾都是口头报价,没有落实到纸面上任何信息。 安省消费厅媒体发言人Harry Malhi在接受《加拿大都市报》的专访中明确指出,根据安省法律,所有涉及家庭装修、维护,价值在50加币以上的工程,必须有书面合同。他建议所有的消费者至少向三位承包商询价、问价,并留有纸质估价表。 记者为此登陆B公司的网站,上面明确标明 “会为服务的客户给出估价”,然而在记者在进行电话访问时,询问B公司负责人Barry为何在为W女士上门服务时,几次都是通过电话沟通而没有提供书面的估价,Barry称“因为这是一个紧急的情况”。 他声称当接到W致电时,W明确说明家中停电,情况紧急需要维修。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第一反应是要调一辆离W家所在位置最近的维修工程车,这至少需要半小时,期间没有时间起草估价合同,重要的是第一时间上门查看情况。“据我对事件的了解,电工到达时,多伦多电力公司已经派人在维修了。电工与电力公司的人交涉了15到20分钟左右的时间了解情况,并决定等待他们完工后再去更换电表底座,这是初步的上门勘察。” Barry强调,W女士当时也表示同意委托他们负责维修,且没有要求该公司出示任何纸质的报价单。 但W女士认为,电工完全可以在第一次上门查看后作好准备工作,第二次开工就不会浪费许多时间。另外,在第二次维修中,在电力已经恢复的情况下,电工提出更换空气开关,W女士也并不确定这样做是否有必要。对此江穆表示可能是空气开关烧焦或不能正常运转了,或者有着火的隐患。在通电状况下也不能说明空气开关是没有问题的。如果电工基于专业知识认为需要更换,也是有道理的,但是并不能强制客户去更换。但由因为事发当时江穆没有在现场,没有参与到具体的维修细节,所以也不好对这一情况下确定结论。 Barry对此解释道,电工在工作中发现需要切断空气开关上的所有线路才能维修电表底座。当修完时发现空气开关坏了。因此,空气开关需要被换掉,否则那天W女士家还是要停电。“空气开关不换会有安全隐患,我们不能就这样坐视不管。所以我们电话报了价,在W女士口头同意后,才又去找供货商买的空气开关。” 维修公司给W女士打折 根据W女士提供给《加拿大都市报》的她个人在网络上查找零部件的截图显示,B公司提供给她的空气开关,网上只卖374.03元,而她收到的账单上价格竟高达503.17。对此江穆表示,对于空气开关他认为价位应该在2百左右。本报记者为此探访士嘉堡的一家供货商公司,记者根据W女士账单上的同款电表底座询价,所报价格是63.46,而在W女士的账单上,该价格为233.84。正如W女士所投诉 ,B公司给出的价格远远高出了市场价。 Barry看了他们公司的收费价格细节单后表示不觉得有不合理之处。“W女士在网上找的价格的确比我们的低。说实话我不知道那些零件的来源是否可靠,也许是二手的,尤其对比较老的房子来说,旧零件正在渐渐绝版,也许是回厂再出售的”。 W女士再三强调,找空气开关的过程浪费了许多时间,她认为B公司在第一次勘查后拿了人工费,就更应该为第二次上门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尤其在等待零件送达的过程中,期间还送错了一次货,道致花费更多时间等待,而电工在其时并没有在这段期间工作,她对最后还要为此买单表示不满。 Barry对于换零件所产生的时间成本坚称合理。“因为房子房龄高,零件难以找到,所以我们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也花了许多时间去找寻适合W女士家用的零件,我们是有时间成本的。” 对此W女士在发给本报记者的电邮中坚称电工师傅早上八点到达后,十点多就离开了,下午两点多才回来。中间收了一次零件,因为送错了,他又离开了。 她并不认为这期间的来来回回电工有在“工作”,所以她认为自己无须为此3.5小时的人工费用买单。 Barry对《加拿大都市报》记者表示, 当值电工有30年的从业经验,在B公司也工作10年,是大师级别的电工,这是他第一次被投诉。Barry称他相信该电工师傅在此期间一定在努力工作或沟通协调零件事宜,也许沟通上存在问题,但他不认为电工一直在“坐等”零件的到来。 “如果他自己去找再去买零件回来,除去寻找过程,路上就至少要两个小时,所以我们选择了使用上门速递(courier)服务,也因此被收取了近136加币,道致整个零件成本增加。没预料到的是供货商搞错了零件,道致还要再换再等。这第二次送货的钱后来已剔除出来了,确实不该W女士承担。而且我们最初报给她的空气开关要168元, 是因为供货商搞错了型号。第二次再送的零件和第一次的零件不一样,价格上也就没有做到和电话报价一致,”Barry说。 Barry对事件表示歉意,称愿意妥协。他为W女士的账单减去了两小时的人工费用。“我相信服务至上,今天的情况我也不愿意看见。我不想让顾客对我们的服务有太多的不满,因此我也退让一步,没有把全部的等待送货的时间算在W女士的账单上。第二张账单我再给打85折,这已经是公司最大的诚意。” W女士在本报发稿时回复本报称,原本共计1889.37加币的两张账单,在协商后变为了1521.69,她已于2月15日把该账单付掉。 开工前应先订合约讲好价 W女士在接受本报访问时称整个事件中,最崩溃的是B公司的报价一直在变,不断增加,最后的账单和她的预期相差太大。哪怕在B公司妥协降价后,W女士仍觉得超出了她的预算范围。对此,多伦多华人电气协会会长林春胜表示,大多数需要聘用电工维修的工程,价格都是可以去商谈的。账单是过后的事,提前的价格协商过程很重要,不应该是口头的。“B公司可能没有说除了零件成本以外,还有人工的费用。但对方认为你作为居民应该知道这一点,这是常识性的东西。你没有问,他们也可能就不提了。” 安省消费厅发言人Harry Malhi在接受《加拿大都市报》专访中表示,电气承包商和电工是可以自行设定服务费用的。 在安省,每个消费者有责任在雇佣电气承包商之前进行必要的调查。 例如,确认承包商持有电气安全局的有效的许可证,在进行任何电气工作之前调查承包商背景并要求书面的报价。    多伦多华人电气协会会长林春胜 林春胜认为,此案例中,并没有虚假报价,更多的是沟通的不恰当,或者是当事人被误道了。“我认为事主至少要找两家公司去分别看一下。当我听到空气开关报价是503的时候,第一反应也是这个价格非常的不合理。也许型号特殊,但就算最贵的也不过两百块。我个人认为,应该付事先说好的价格,但你要有证据。” 他续称,注册电工的劳务费比较贵,每小时100以上的人工费比较符合市场标准。W的案例中,收人工费89元每小时也不算高价。甚至有电工的费用在每小时200到300元每不等,因为他们做的工作更为复杂。 江穆也指出,没有开始任何工作之前这段时间对事主来说很重要,价格都是可以谈的。一旦口头表示让师傅开工了,做完后却觉得贵就不合理了。在该案例中,他认为W也是有一定的责任的,所以事件不属于虚假报价。 对此,安省消费厅发言人Harry称,在消费者保护法中,认定个人或企业提供虚假信息的范围包括: 声称拥有实际上他们没有的许可证或认证; 显示假的安全认证; 表示产品是某种等级、风格、型号或质量,而实际不是; 当他们知道某项服务或产品在某一时间范围不可用或不可交付,仍然说能; 对不需要修理或更换的东西仍表明换需要更换。 Harry指出,如果消费者与企业或个人签订了合同,在得知对方错误陈述其产品或服务时,消费者有权在一年内退出合同。    加拿大华人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王成 物业管理公司有责任跟进 在本案例中,W女士所在的物业管理公司推荐了两家公司供她选择。加拿大华人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王成认为,不论是共管的高层还是镇屋,如果是物业公司推荐了承包商,当其与业主间产生争议,物业管理公司有责任去协调和帮助解决纠纷,包括调查问题出在哪里。“如果是言语冒犯、工程方面的问题,一定不会在日后再合作。如果是价格问题,就很难讲。”“假设我的业主有10家用了某承包商,有5家不满意,我肯定不会考虑继续推荐。但10家用了可能1家不满意,也许就是沟通的和协调的问题。” 至于物业管理公司在选择合作的承包商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偏向性选择,王成表示,在管理物业时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承包商很多,用的过程也是一个筛选的过程。在收费、服务态度方面的表现多是考量的标准之一。在W女士的案子中,王成认为如果物业管理公司只推荐一间公司,也许物业公司和承包商之间可能会有问题。但是物业公司推荐了两间公司供用户选择,应该是没有问题。 江穆表示自己的公司也会和物管公司合作,在某一项工程做好了以后,物业信任他的工作,会留下他的电话。但不排除有些承包会和物业私下有其他形式的合作,比如分成等,这会道致承包商可能对服务对像收取更贵的费用。 王成称,给物管公司提成是行业内最忌讳的事情,即便现在这样做并不算违法。“目前由于物业经理这个行业还没有正式的规范化,所以就算承包商给物业公司提成,也不算犯法。但是今年秋季,物业经理即将被规范管制,成为注册的职业,那时候就算违法了。现在只能说不符合职业道德,”王成说。 目前,很多华人居住在有公共管理区域的公寓柏文或镇屋。当房屋出现了需维修的问题,王成指出第一要明确责任。尽管有时问题出在家里,也有可能是公共区域的共管责任。在确定了是个人责任后,再联系承包商。咨询时应尽量向对方要出每个需要维修环节的细节,越详细越好。拿到报价后可以找物业管理人员或者相关人员帮忙看一下价格是不是合理。不能一看价格高了,就觉得是“天价”不做了。 王成表示多伦多华人物业管理协会常常会帮助华裔处理此类问题,有问题可以登录https://sites.google.com/site/ccpmatoronto/ 了解。 将估价列入合同是最好的保护 根据消费者保护法(CPA),如果估价单是合同中的一部分,根据合同提供的所有商品或服务,最终价格不得超过原始估价的10%,除非消费者同意新的工作或新的价格。 安省消费厅发言人Harry表示,这个法规的存在是要求消费者坚持索要书面的评估价格并纳入合同中去。评估中应该含有所工作的项目、涉及到的零部件和相关服务的价格。消费者要确认他们需要的所有服务都陈列在案。如果消费者与承包商签署了价值50元以上的合同,消费者有10天的冷静期。在这10天内,他们可以没有理由地取消合同。但是,在雇佣承包商的情况下,如果工程已经开始,消费者虽然依旧可以取消合同,但根据具体情况而视,消费者有责任对承包商已完成的工作给予适当的补偿。 有人提出是否可以拒付自己认为收费不正当的账单,对此Harry指出,在拒付一个账单之前,建议消费者获取法律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因为承包商很有可能会雇佣追债公司进行债务追讨。 省消费厅表示,通常在试图解决消费者的投诉时,他们会首先提供调解服务,为各方提供针对争议问题提供可能解决的机会。但是政府并不能强迫公司回应或解决投诉。如果不能达成协议,任何一方可以考虑寻求法院诉讼解决。 当相关公司收到指控具有违规行为的投诉时,消费厅会联系相关公司的业务部门,使其意识到投诉的存在并尝试调解。若该公司未能针对消费者投诉的事实回应或不答复省消费厅的联络,该企业将会被发布在省消费厅的“消费者关注清单”中。投诉也可能会被转交到相关调查部门,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执法行动。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星期,取决于时间的紧急情况、复杂性以省消费厅收到的投诉数量。 安省消费厅在接受《加拿大都市报》的专访中特别提到了给广大新移民消费者的建议。发言人Harry称,当你选择购买一样东西或者使用一项服务,哪怕是很小的一个东西,都意味着你选择成为了消费者,也就拥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加拿大,大多数企业都能够公平的对待消费者,并且准守他们作为服务行业的承诺。然而,一些企业以不诚实的方式经营,并试图利用消费者的情况依然存在。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不但可以帮助消费者省钱,还能免于成为误道信息和欺诈的受害者。省消费厅鼓励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和服务之前提做足调研并提出足够多的相关问题。 如何选择合适的注册电工 多伦多华人电气协会会长林春胜和注册电工江穆和都认为,找经济实惠又效率高的电工的最好办法,就是口碑相传,有朋友介绍。“当没有人帮你介绍,自己找的时候,不要光看牌照,一定要找有经验的。刚考下牌照的电工师傅也许很多事的处理经验并不如一个10年的老师傅做得好,”江穆说。 对于网上很多承包商的广告中都会写道“ 200万保险”或“500万保险”,江穆表示保险数目不应是找承包商的标准。“公司有5百万的保险的很可能是有个较大装修队。员工低于5个人100万的保险就够了。有5百万保险的承包商可能有10个以上的电工,每年流水有3、4千万左右才能维持运转。办公室里还要有5至10个人,总共就要有20个人左右。也许你并不想找一个有20个电工的公司,而是要找一个有10年经验的师傅,”江穆说。 电气安全局(ESA)是一个严格的电气安全监管和倡道机构。除了颁发电工的牌照,在承包商公司的注册电工干完活后,该部门也会上门检查每个工程的质量。同时电气安全局还有一个授权承包商计划(ACP),是一个志愿加入的项目。加入该计划的承包商公司,不需要为每一项所做的工作而受检查,只接受抽查。因为能够加入到该项目中的公司,通常是有诸多电工、规模较大的承包商公司,每天做许多电力工程。他们重复性的工作和长期良好无事故的工作状况,符合安省电气安全规范,才有资格申请获批,也需缴纳一定费用。 江穆指出,没有加入授权承包商计划的承包商,哪怕做了一个插座 ,电气安全局每次都会去检查。有些人以为在广告中看到了某公司加入了授权承包商计划,认为会更有保障,其实不然。江穆认为,加入该计划的大公司避免了检查,做的工程常常没有被抽查到,工程质量或会有所下降。他认为,出于他个人的经验,有检查会比没检查的要好。在选择电工师傅的时候,找没有加入该计划的也许更为合适,因为他们的工作一定会被检查。 林春胜对此表示不同意。他认为根据个人经验来看,有没有加入授权承包商计划在对人们选择承包商公司的时候是无所谓的。因为加入该计划的公司只是因为信誉好,活多而有被少检查的权利。尽管大多数的承包商公司都希望加入该计划简化他们的工作程序,但他们要确保工程质量才能维持在该计划内。有些可能10天才能有一单生意的小公司自然也没有资格加入到该计划中来。从经验上来看大公司也许更为可靠。 如何投诉欺诈消费者? 在安省,企业不得提供虚假或误道性信息。消费者若认为公司发布虚假、误道或欺骗性的信息,可以参考以下步骤进行维权: 以书面形式,例如写一封信向该公司提出投诉; 保证信函已发送,最好以以挂号信的方式寄出并保存收据或传真的确认送达页面; 保存与该公司的所有通信往来记录; 确保给公司约10至 15个工作日来回答相关问题; 在安省消费厅的网站(Ontario.ca/consumerprotection)上,消费者可以找到投诉信的书写格式和示例,还可以找到如何解决分歧的相关提示; 省消费厅鼓励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或疑虑时,可致电416-326-8800或拨打免费电弧1-800-889-9768进行咨询。 消费者保护法明确指出该法案适用于所有的消费交易,规定了在某些情况下消费者可获得的保护权利和补救措施。如不清楚自己的个案是否适用于投诉,也可以拨打安省消费厅电话号码416-326-8800 或...

安省農夫想退休了,免費贈送百年農場!只有這麼一個要求…

安省62岁居民奥弗伯里(Stephen Overbury)计划重返居住了15年的日本过退休生活,但在离开加拿大前,他希望把自己位于小镇史密斯瀑布(Smith Falls)附近的农场,交托给一个全心全意打理这个农场的有心人。    据CBC报道,农场现有饲养的动物种类,包括乳牛、小鸡、鸭子和羊。奥弗伯里无意出卖或出租农场,因为他觉得“买卖”总会令人从个人利益出发,而且出卖农场可能导致其饲养的动物被舍弃,尤其是老弱或有特殊需要的动物。 奥弗伯里较早在分类广告网站Kijiji张贴了一个广告,内容是寻求一个刻苦耐劳的人接管他的农场,而这名接管人无需向他付出分文。获委以重任的有心人将可永久享用这个农场的一切设施,还有一幢在1830年建成但仍状况良好的石屋供他居住。    奥弗伯里将继续支付农场内动物的膳食和医疗费用,但接管者打理农场将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任务,至今奥弗伯里网上广告的浏览次数约40,000次,并且接获了数百申请。    奥弗伯里盼望早日找到这个接管农场的人选,让他可以安心前往日本。他对接管人的最基本条件是必需衷心热爱动物,而且不辞劳苦照顾和关爱牠们。他本身是一名素食主义者,但却不要求对方也是素食主义,只需要注重环保。

一場吵架後,老公把房子燒了!安省保險公司竟可以名正言順的不用賠!

据CBC新闻,安省一名女子Terri-lynn Robison站在她被烧毁的房间里,始终不敢相信她的丈夫竟然真的放了这把火。    Robison说去年,她和她的丈夫发生了一次争执,她告诉她的丈夫他们11年的婚姻已经结束,她开始收拾衣服。她的丈夫上了楼,她以为丈夫要离开,然而她的丈夫拿着烧烤点火器回到房间,点燃了床单。Robinson抱着她的狗和手机立刻逃离,她的丈夫当晚被捕,被控纵火及无视生命,被判入狱两年少一天。    Robison很庆幸自己及时跑出了家门,没有受伤。然而好运并没有继续伴随她:她的保险公司Allstate拒绝了她的索赔要求,尽管她是这场纵火事件的受害者。Allstate公司表示:她的“VIP”房主计划是“无效的”,因为她的丈夫也在这个计划中,并且是蓄意点火的。 伴侣的行为“故意或犯罪” 保险公司可以不赔 虽然听起来很不合理,但是从法律的角度,Allstate的做法并没有违法。在安大略省,当受害人和伴侣同在一个保险计划中,如果伴侣的行为被视为“故意或者犯罪”,那么保险公司可以拒绝受害人的理赔请求。 调查发现,罗宾逊的遭遇并不是个案。在多个案例中,伴侣烧了共同财产,无辜的受害人不仅要自掏腰包支付维修费用,而且更糟的是,可能落得无家可归的结局。    腐烂的房子与焦灼的生活 从外面看,罗宾逊的两层小楼和其他房子一样,整齐干净。事发近一年来,罗宾逊自觉履行义务,为房子铲雪,修剪草坪,收邮件。 但是房子里面,冰箱里爬满了蛆虫。 房间散发着令人作呕的烟雾恶臭。地下室也发了霉。 这座房子正在从内向外腐烂,再也无法居住。 罗宾逊住在一个妇女的庇护所已将近一个月。 如果她的保险索赔得到批准,她将会留在酒店,直到准备好临时房屋,而这些花销都将由保险公司来负责。    而实际上,保险公司Allstate给了罗宾逊 10,000加币,但其在公司出具的信件中表明“Allstate没有义务去解决这个问题”。 维修房屋的花销至少在16万加币左右,这不是一个在养老院当厨师的人能够负担得起的。直到今年一月,罗宾逊尚可支付房屋贷款,但是租房子的钱和汽车的开销已经将她的财政状况走到极限。她猜想,银行可能很快就要关闭她的财产了。让她最绝望的是,由于她生活在一个执行了如此保险法的省份,她不得不为这一切付出代价。

多倫多第一個可直接進入GO火車站的樓花出事了!開發商破產,208買家被坑慘..

多伦多的楼花市场出事了:作为第一个号称可直接进入GO火车站的“On the GO Mimico”楼花,由于开发商被法院责令破产,208个早在2011年就交了定金的买家,也因此赔了不少。    该楼盘位于327 Royal York靠近Mimico GO 火车站,这栋公寓是当时第一栋连接Go火车站的公寓。该项目已经开发了六年却只完成了15%,目前正在招标被重新出售。 6年过去了,多伦多的房价早已翻了一番,这个公寓却只建成了15%,完工遥遥无期。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最近这个公寓的开发商因为资金出现问题被法院责令破产管理。208个买家只能拿回已交的定金,而这些钱现在根本不可能去购买一个新公寓单位了。    据报道,这幢大楼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在申请建楼卖房之前,这个开发商Santaguida从来没有建过公寓或者住宅楼,而且就是这个开发商的其它项目曾发生过破产,导致债权人的数百万资金一去不回。 早在2012年,Metrolinx放弃和Santaguida合作,2013年,该项目的工人罢工,声称开发商没有发工资,一家合同服务公司对Santaguida提出起诉。    多伦多市政府发言人Bruce Hawkins在给CBC的邮件中写道,市政府不能因开发商之前的记录而拒绝他的申请。该区市议员Mark Grimes当年大力支持该地产项目,并出现在该项目的宣传视频中。 在2015年CBC第一次指出该项目的财政问题时,Grimes说他并不知道自己被拍进了宣传视频中。在给CBC的邮件中他说,他并不知道开发商早前的财政状况,对于买家的遭遇他觉得很不幸。

砍了自家院子的樹,萬錦華裔女子被控9項罪名!

觉得自家院子里的树碍事,所以就自作主张的砍掉了。 这件听起来似乎没有那么严重的事,却惹了大麻烦:家住渔人村的一名华裔女子,就因为擅自砍了院子里的3棵树这事,被控9项罪名,面临最高30万加币的罚款。    被万锦市政府告上法庭的华裔居民吴嘉玲(Jialing Wu,音译)是51 Gainsville Avenue (原本号码为47号)的户主。这个物业位于渔人村(Unionville)房价飞涨的地区,有许多业主选择推倒老屋重建。 而这栋惹了麻烦的独立屋处于小路尽头,另一边是公园。插在门前的告示牌显示,业主正在申请改建该物业,包括增加房屋覆盖率(lot coverage)和房屋高度,及减少前院面积。    (被砍伐之前的树 Google Map) 户主吴嘉玲没有申请就擅自砍掉了家门口的3棵大树,因此遭到了邻居投诉。市府随后控告业主违反树木保护附例(Tree Preservation By-Law)和道路占用附例(Road Occupancy By-Law)等9项罪名。因为万锦市府目前对无许可砍树的罚款为每棵树500至100,000元,故吴嘉玲还将面临最高30万元的罚款。    (树被砍伐之后) 但即使如此,附近邻居依然觉得不够。之后联名提交了一份请愿书,要求市府修订2008年的树木保护附例。他们认为,万锦目前对无许可砍树的罚款额度根本无法阻止砍树行为。    (前任Unionville居民协会主席) 这起案件于2月9日开庭,检控官Chris Bendick建议吴嘉玲不要轻易认罪,应该和律师好好研究一下,吴嘉玲要求延后审讯一个月获法官批准。之后吴嘉玲聘请了律师David Goodman。3月30日David Goodman代表吴嘉玲出庭后,将于5月中旬再提堂。 自家院子里的树不能随便砍 在多伦多,政府希望把绿化率从过去17%提高到未来30%,自然对树木保护有严格的法规,其它周边城市也是如此。虽说是自家的树木,但砍起来也要看看市政府的脸色,高度超过1.4米以上、或者直径30厘米以上规格的大树,砍之前一定要先申请才行,加拿大这个自由世界并不随意。    砍自家的树木需要什么手续? 多伦多的树木无论私有还是市属,都受法例保护。私人物业内直径在30厘米以上,或者高度在1.4米以上的树木,都在市政府附例保护之列。 直径30厘米的树木其周长通常为92.4厘米,测量树干的位置必须要在距离地面1.4米以上未经许可损坏或者砍树都是违法行为,损坏或砍伐每棵树会导致500到10万元不等的罚款。 砍树之前需要提交一份申请表,上面有物业业主的许可、园艺家的评估、园艺计划书、树木保护计划、小区规划图、最近的勘查图、申请费等。无建筑工程相关的砍树申请费为100元,有建筑相关的则需要300元。 砍伐死树则不需要申请,但需要园艺师的评估备案。如果私家物业位于多伦多市河谷保护区域(Ravine Protection Areas)内,无论树木直径多大,都受法律保护。    万锦市在2008年6月24日通过了《树木保护附例》,屋主要砍伐直径在20厘米以上或者高度在1.37米以上树木之前,需要向市政府提出申请。申请处理时间在30天以内,违者罚款在500到10万之间。 规则详情请浏览网址:http://www.markham.ca/wps/portal/Markham/MunicipalGovernment/Bylaws/TreePreservationBylaw/treepreservationbylaw。    整个申请手续大约需时一个月,在列治文山需要45天,获得的许可证有效期为12个月。 当市府的都市森林部门Urban Forestry收到申请之后,会派人到现场视察并进行评估,之后会根据树况,和对邻居和社区的影响再作出决定。有时候该会在申请者的社区贴一张告示,通知邻里有关砍树事宜,同时收集他们的意见作为参考。    一旦申请被批准,你就会收到一份文件:Undertaking and Release。屋主要找一个见证人签好名字,再寄回Urban Forestry。之后,就要等他们正式发出许可证了。屋主必须拿到许可证才可以动工砍树。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你砍了树,但你也必须种回一棵新树,并要通知市府,他们会派人到场视察。 乱砍乱伐的代价大 2007年,温哥华一名华裔梁姓(Paulo Leung)地产经纪,在灰岬(Point Grey)把三间毗连房子共72棵树砍掉,结果按每棵树罚款2850元计算,共被罚20万5000元,成为罚款最多的砍树个案。 2009年,温哥华西一名屋主未获批准就砍掉23棵大树,结果给Google街景车拍到而揭发出来,被控罪。    2016年,多伦多知名饶舌歌手Drake兴建中的Bridle Path区豪宅,早前传出有多棵大树因扩建被砍伐。市政府派出林业人员彻底调查,以了解这些被砍伐的树木是否违反市政条例。   有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郁郁葱葱的多伦多。 但就像市政府在官网上提到的一样,作为城市的居民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我们的绿色资源。 只有这样强大的保护和一个个看似奇葩的规定,才能拥有我们熟悉的一整个城市的绿意。

搶贏了offer卻秒變輸家!多倫多買房超叫價成交風險太大…

抢offer超叫价成交,对今时今日的多伦多买房的人来说,已经演变成买房必须经历的过程之一。 2017年1月下旬,宾顿市一间独立屋吸引了逾千人看房,收到59个offer,最后以超叫价4成卖出,为2017年房地产市场打响了惊天动地的头炮。 差不多同一时期,另一间在旺市Bathurst夹Major Mackenzie的4睡房双车房独立屋,叫价149万元,引来了56个offer,最后以233万元成交,超叫价56%。 2月中旬的时候,市场再次传出震慑人心的成交个案。位于多市Don Mills社区的一间旧屋,叫价99万,上市6日后,卖出。最后的成交价高达195万8千,和叫价比差点翻倍! 而且抢Offer这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独立屋,2017年开始,似乎在多伦多买什么房型的房子都要抢offer。 2月一个位于北约克Sheppard夹Don Mills的公寓,只有670多平方尺,一睡房加一书房,业主叫价36万。最后收到37个offer,在上市7日后,以47.6万成交,比叫价高出11.6万。      但是在申请贷款的时候,抢房赢家却秒变输家 有从事房贷业务的银行业人士表示,买家竞价加价抢到房屋后,可能会面对意想不到问题。近期出现不少个案,银行估值师对贷款申请人房屋的估价,不同程度低于成交价。      而银行按照评估的较低价值批出数额较低贷款,令买家陷入困境。真正批下来的贷款远远低于预计的贷款数额。有买家为了弥补之间的差价,需设法申请年息达10%以上的第二贷款凑足资金。 银行估价 ≠ 买家成交价 买家以自己的房屋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会对抵押品的价值作独立评估,而不是依赖房屋的成交价格批出贷款的额度。在大多数情况下,银行的估值与买家的成交价不会相差太大,但是在房市火爆、买家大幅加价竞争的情况下,两者的差别愈来愈明显。      高级贷款专员邓女士由技术层面解释说,在成交价和银行估价之间,银行会取数值较低的作基数,按比例批出贷款。如果银行委派的估值师估不出合同成交价那么高的价值,银行会按自己的较低估价批出贷款。这意味买家无法取得按成交价计算出数额较多的贷款,不足部分要透过增加首付款来补足。      邓女士表示,按程序买家要在签约买房后,应尽快向银行提供购房合约,银行才会派出估值师对交易物业作估值。 但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买房时无法在合约中加入保护买家的“条件”条款(conditional clause),签下的都是不能反悔的“死约”(firm deal)。      买家通常在银行物业估值结果出炉前,已向卖方支付定金,所以若出现银行估值远低于成交价时,买家若不想办法增加首付补足差价的话,则会面临无法交接房屋,无法拿回定金的尴尬局面。 邓女士又特别强调,除了要准备充足的首付款之外,银行在放款前,往往还要求贷款者在帐户内预存相当于12个月月供本息加上一年地税的存款,以及包括土地转让税、律师费在内的费用。 因此银行要求买家在交接前存入帐户的钱数,视房价不同往往还要比单纯的首付款多出五至十万元。      银行估值低过成交价你有什么选择? 邓女士指买家一旦获知银行估值低过成交价,应对做法上可以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是挑战银行的估值结果,要求银行另派估值师重新评估。但这种做法难度在于,银行只有在认为理由充分的情况下,经过贷款审批人(underwriter)的批准,才会同意买家重新估值的请求。银行聘请持牌专业评估师作出独立估值,第二次估值不一定高过首次,如果估值更低,买家等同雪上加霜。      第二种做法是请求银行增加贷款的额度,加大贷款的比例,前提是贷款者的收入必须满足银行的要求。现时房价高企,很多贷款者提交申请时都将自己的贷款资格用到极限,要求银行再增加贷款额度并不容易。 第三种做法最为无奈,就是贷款者要自筹资金加大首付比例,填平因银行贷款总额降低而造成的缺口。如果银行估值大幅低于房屋成交价,这一资金缺口也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大数,足以令买家陷入困境。 举一个30万的例子 鲲鹏国际金融公司总裁、房贷专家孙晓明表示,假设一位买家向银行申请房贷,银行要求买家支付35%的首付。买家签约以230万元买进一个物业,但随后银行估值该物业价值只得200万元。这种情况下,买家要自行支付30万元的差额,然后再按银行估值200万的35%支付首期,取得65%的贷款。 “银行只按自己的估值放贷,高出的30万元并不获得银行承认,或者说以银行角度而言,这30万的价值是不存在的。”      孙晓明表示,这种因估价差值而不能取得预期数额贷款的情况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以往差值在三、五万之间,买家都会觉得难以接受。但现在这个差额可能要加个零,多达三十多万。不仅相差的数额愈来愈大,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也愈来愈高,这与买家在不理性的市场之下竞价抢房有直接关系。 抢赢了房子却变输家这事实在是让人心塞 毕竟交房前突然多出几十万的开销,对任何人都是一件措手不及的事 所以抢Offer有风险,开价需谨慎!

秘笈!如何在後院里,種出比農場賣的還甜的藍莓?

近来越来越多人在自家后院种蓝莓了,过去好像只有农场种的植物crops,现在成了城市业余农夫的最爱。加上蓝莓被认为含有极高的抗氧化作用,提高免疫力,就更受欢迎。其实种蓝莓不难,只要捉到蓝莓的喜爱是什么。 蓝莓一般分成三大类:高枝品种Highbush、低枝品种Lowbush,及中等高度的配种Hybrid Half-high。    其中高枝蓝莓高约6英尺,适合4-7区。而低枝蓝莓就更耐寒些,适合3-7区种植。所以如果你住在真正寒冷区,低枝蓝莓就适合你。这一类仅一尺多高,有些像野生,根部是平行生长,很会蔓延。至于中等高度的蓝莓,一般高约两尺多,果实很多。 今天多数农场、园艺店选择的都是第一种,这一种也最常见。所以一般购买时几乎不用问,都是这一类。不过高枝类亦都有很多品种,因此还是有很多选择。这些选择包括:耐寒度、果实大小、味道、结果实的月份等。    不过蓝莓多数需要两棵才能结果实,因此必须至少种两个以上品种,这样可以确保结果实,而且结果期也较长,果实也较多。 蓝莓因为植株不大,因此也适合盆栽,而且盆栽的土壤更容易控制。此外升高花床也适合。 种植 因为一株蓝莓可以种20年以上,因此购买时最好到有信誉的商店,同时购买健康的植株,大约2-3年大小的植株,不要在季尾时买别人挑剩的减价植株。(有时减价时可以挑到好货,视情况而定。)    如果是买来盆栽的,几乎全年任何时间都可以种。如果是露根蓝莓bare root的,就必须在早春时种。种时要重新挖洞,最好有20寸深(就是深过一尺半),及18 寸宽的洞,这样才可以确保将来土壤的排水好。此外每株之间间隔4-5尺。 如果是成行种,最好是挖濠沟,就像种玫瑰一样,全部换土,以确保将来有好的排水。因为好排水对于蓝莓非常重要。    除了种植的土壤必须做到多有机土,种好后亦可以添加有机覆土,一方面保湿,一方面免除生杂草机会,同时增加土质酸性。有机覆土包括:碎木屑、松针、松树皮,或其它园艺店出售的有机mulch都可以。再没有也可以一年一次或两次添加堆肥土在表面。 肥料 刚种时不要施肥,而且一年只要用一次肥就够,因为蓝莓对于过多的肥料非常敏感,甚至有反作用。 施肥时间在春天开始发芽之前(还未长叶子之前),而且不要下手太重,照指示使用。很多人种果树以为越多肥越好,事实并非如此。举例说,杜鹃肥10-20-10,在早春时每株用两汤匙就够。一年一次。 前面说过,蓝莓喜欢酸性土,施肥时也应当用酸性肥,特别是你所住地区土壤偏硷性时,要用酸性肥补足。如果可以买到专为蓝莓准备的肥料最好,否则也可以用其它的酸性肥acid fertilizer,或是为杜鹃、茶花等准备的肥料。    有机肥中,血肥blood meal、鱼肥fish meal及动物粪土manure都可以补充氮肥。骨肥bone meal及海藻肥powdered seaweed则补充磷肥及钾肥。这些都是补充肥料,而且是缓性肥,会慢慢分解到土壤中,如果想追肥,可以在春天季尾时使用一次有机肥。 修剪 刚种的头两年最好是不要让它结果。所以在春天时等花朵快谢时都先摘去,以免结果。这样可以让植株集中养分生更为健壮的枝子(打好根基),将来植株健壮,结果实的条件才更好。 最初的几年无须修剪,等到大约第4、5年开始就要修剪,目的是要替旧换新。如果永不修剪,都是旧枝,结果实的状况也会越来越差。    修剪的时间最好是冬季将结束时,(与玫瑰一样),就是早春新枝还没开始发芽之前,可以修剪。其中高枝蓝莓Highbush修剪的原则是,将超过6年的枝都剪到地面,意思是替旧换新。同时将内部过多的枝或是交叉生长的枝剪去,目的是要中间部分都能照到阳光。另外如果有太低的枝、下垂到地面的枝,也要剪去,以免将来结的果实触碰地面。这样容易招惹虫蚁。 如果是低枝蓝莓Lowbush,剪法是将所有的枝都剪到地面,由新枝替换。但是这样剪过后,当年就不会结果实,所以如果种的是低枝蓝莓,最好是只剪去二分之一的蓝莓,这样另外二分之一还有果实。第二年再换一批修剪。(也可以3年轮剪,每年剪三分之一的植株。) 防鸟 种蓝莓的人都知道,要防雀鸟及其它动物来分享。住城市的人一般都只要防雀鸟,因此覆罩细网是最常用的方法。 有的人直接将细网布或纱布直接罩在植株上(peacefultable.net),虽然方便,但是不雅观。另一个方式是先做好框架,再在框架上覆上铁丝网,功夫很大,但持久,也较美观。 但如果你住的地方有浣熊raccoon或是松鼠一类的小动物会分享你的蓝莓果实,就可能要使用铁丝网才能生效,而我知道黑熊或灰熊都喜欢吃蓝莓的。方式也是用框架,再将铁丝网稳固的架在框架上。 作者袁晓辉:媒体人、作家、园艺爱好者

多倫多華裔DIY豪宅:52萬買的平房,瞬間增至170萬!

改建一下自己的房子 住起来舒服不说 房价还蹭蹭蹭翻了好几倍 这算是每个多伦多人都向往的事 但是改建房子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还是不小。不过多伦多有一位华裔业主,最近就完成了一个成功的案例。3年前购入一幢价值约52万元的平房,经过90万元重建后,房子变大了5倍不说,新居现时估值已升至约170万元。    现年37岁的华裔男屋主Michael Lau,与35岁妻子Meagan Lau有一名5岁和一名3岁女儿,以及一名5个月大儿子。两夫妇2014年在怡陶碧谷埃尔德区Alderwood看中一幅占地5,320平方尺,但室内面积仅650平方尺的平房后,决定以519,900元购入,然后拆卸重建。    平房位处Marie Curtis公园附近,附近就是怡陶碧谷溪(Etobicoke Creek)的怡人景致。Michael 计划把平房重建成楼高两层、共3,300平方呎的豪宅,并聘请设计师夫妇Lindsey Anacleto与Gerry Anacleto重建新屋。 工程起初尚算顺利,但去年5月曾有工人罢工,到差不多完工时,Enbridge又未有按原定计划于年尾铺设天然气管,声称要延至今年4月才可以完成有关工序,两夫妇于是寻求市议员Mark Grimes帮助,终于在两周后完成管道铺设。 最终新居重建工程花了8个月完成,但工程费用就由预算的65万元,超支至90万元。Michael承认,超支与坚持全屋楼梯用灰砖墙有关,称这种物料视觉效果较佳;客厅则采用格子天花板,3个浴室采用发热地板,同样增加新屋建筑成本。    玻璃健身室最花钱 不过要数全屋最花钱的地方,非地下室中用玻璃墙的健身室莫属,其建筑效果可媲美豪宅。    Michael说:“我们的概念来自以往看过那么多幢房屋。”开放式厨房和饭厅楼底高达11尺,长达9尺的kitchen island使用意大利名贵用料,加上导入天然光,使室内空间令人更惬意。    楼上则设有5间睡房、4个浴室,主人房达400平方尺,3名小孩都有各自的空间。至于大门近入口位置则是两夫妇的家居办公室,用以经营估价服务公司。两夫妇饲养的7岁拳师犬Nevada入屋后,还有专用的大型冲洗室。    两夫妇对邻舍关系也赞不绝口,Michael说很多人都陆续搬入来,社区正在转变中。太太Meagan则称赞住所附近有公园、学校、游泳池等,是个家庭友善社区。而在改建以后,房子的市场价在$170万左右,也算是改建房屋的一个成功案例。   

歷史回顧:多倫多房市曾經崩潰過三次

【加拿大都市网】 多伦多房地产局昨天发布了报告:大多伦多地区3月平均屋价飙涨33.2%,创下了28年来的最高纪录独立屋均价已经直逼160万!于是加拿大政府也再也坐不住了... 联邦财长莫奈(Bill Morneau)要求尽快与多伦多市长庄德利和安省财政厅长索萨(Charles Sousa)会面,以讨论GTA地区房价太高及房屋负担问题。 莫奈特地给财政厅长索萨写信,称他不仅对加拿大人的债务水平担心,也对GTA房价飙升的状况表示忧虑。他在信中说,房价不断升高不仅影响到民众的负担能力,而且很可能引起房市失控,因此三级政府有必要近期内坐在一起,共商对策。      安省预计月底出大招 安省财政厅长苏善民(Charles Sousa)已经表明,这个月底公布的财政预算案将推出冷却楼市的措施。 多伦多市长庄德利几日前表示,解决日益严峻的住房危机问题,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向市内约 65,000间空置屋的业主征税。他要求市府职员进行专门研究,同时希望省府考虑相关立法的可能性,称征空屋税将有利于增加上市房屋存量,打击炒房行为,并大幅减少买家抢offer的现象。 不过多伦多地产商会表示,楼价上涨是由供求关系造成。低利率和民众对大多区整体经济前景有信心,促使买家入市。但很多买家找不到房屋,导致竞价情况日趋激烈,推高房屋价格。市场上需要持续几个月出现放盘数量超过销售量,大多区的房地产市场才会恢复供需平衡。   上次政府出招冷却房市后 房市崩了 在历史上多伦多的房市也不是涨涨涨到没有尽头。从1953年到现在,多伦多的房市曾经崩溃过3次:在1960年代初房价下跌持续了4年,跌幅约25%。在1975至1985年间,房价跌了10年,跌幅是14%。在1989年至1995年的7年间,房价暴跌了39%。      而且最后一次下跌时,房价并没有回升到1989年的峰值,而是一直等到2010年。所以,如果有人在1989年买房,要等到2010年以后卖房才有利可图。      安省在1973年曾一度征收炒地税(Speculation Land Tax),令房地产市场急泻,直接打击经济。据许多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说,1974年4月9日,对多伦多的房地产市场来说,是非常难忘的一天。 现年69岁的Lebow现在是多伦多的一名地产经纪,他说1973年的时候他27岁,名下拥有53套房产。      1972年时多伦多的平均房价约3万元,在1973年时突然飙升25%,于是当时的省长戴维斯(Bill Davis)为了控制房市,毫无征兆的开征炒地税(Speculation Land Tax)。Lebow无奈的表示:“当我睡觉之前我还是一个百万富翁,结果一觉醒来,我反而欠了政府150万。” 单纯加税难治本 安省华人地产专业协会副会长吴树声表示,政府太多的干预会影响市场的正常运用。4月底将出炉的省政府新财政预算案一定会有针对楼市的措施,但如果只是单纯加税压制楼市无法根治问题。 以温哥华为例,向外国买家开征15%附加税并不是对症下药,反而影响一般人的购买意欲,令楼市大跌40%。政府应与发展商合作,鼓励兴建出租大厦,可以有助解决部分问题。    他说,大多伦多地区内看似有很多地,但问题是基建不足,食水供应、下水道和公共交通缺乏。郊区如果发展基建要花费巨额资金,也无法在短期内完成。当人口集中于城市,市内的屋价自然愈来愈贵。市政府现时审批新地盘缓慢,主要原因是考虑到是否有足够的基建、环境评估以及是否有人反对。 虽然炒房会影响房价,但市场上大多都是正常的投资者,以现在二手房炽热的情况下仍然入市的情况来看,多伦多买家大部分都是自住。就像BMO首席经济学家波特(Douglas Porter)说的一样,GTA房市虽有泡沫,但不至于马上就要破了,不过政府要尽快采取行动,以免泡沫变得越来越大。 至于这个政府即将出台的大招是什么,我们只有月底见了 ​

1睡房公寓租金全加拿大排名 最貴的居然是..

  ■多伦多1睡房柏文的平均租金,在全国排第6。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网站RentSeeker.ca最近公布资料图,显示本国1睡房柏文的平均租金由381元至1,401元不等,相差超过1,000元。在全国10大最高租金的城市或地区中,西北地区黄刀市高踞榜首,安省奥克维尔(Oakville)排第3位,多伦多则排第6位。 该资料图是根据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anada Mortgage and Housing Corporation)的资料编列。资料显示,在全国10大柏文平均租金最高的城市或地区中,黄刀市位列首位,1睡房的平均租金为1,401元,2睡房平均租金1,636元,3睡房平均租金约为1,900元,而亚省包括以石油生产为主的麦梅利堡(Fort McMurray)的木水牛地区(Wood Buffalo)紧随其后,1睡房平均租金为1,251元。 多市1睡房平均租金1132元 较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温哥华,因为温哥华一向予人租金不便宜的感觉。在温市,一睡房平均租金为1,159元,2睡房及3睡房平均租金分别是1,450元及1,630元。排第6位的多伦多,1睡房平均租金是1,132元。至于全国柏文租金最便宜的,是魁省沙维尼根(Shawinigan),1睡房租金平均为381元。由于这些都是CMHC的资料,所以现时的实际租金可能会较高。

庄德利動手解決屋荒:擬向6.5萬房征空置稅

■庄德利表示无意实施海外买家附加税,认为将房市炒风归咎海外投资者未必正确和公平。星报资料图片(设计图片) ■庄德利提出的多伦多6.5万空置房屋数字,是来自联邦统计局的人口普查资料。星报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多伦多市长庄德利提出仿效温哥华,向市内65,000间空置物业征收房屋空置税,以解决屋荒问题,但他强调无意实施卑诗省的海外买家附加税(PTT),认为将房市“炒风”归咎海外投资者,可能并不正确和公平。 市长庄德利昨日与业界和相关人士举行闭门圆桌会议后表示,市内有65,000间空置房屋,有些投资者任由物业空置,坐等楼价上升。他指多市的房屋政策要照顾到中等家庭有能力买屋,低收入人士也可以负担得起租金,以及首次置业者的需要。 庄德利否认房屋空置税是对投资者的一种惩罚税,指房屋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个居住的地方。但他不赞成温哥华向海外买家额外收取15%税款的做法,认为将楼价飙升归咎海外投资者未必正确和公平。 庄德利说,没有任何一种神奇方法能够解决房屋问题,多市政府绝不会冒险采取急进方法,令长远经济受害。安省财政厅长苏善民(Charles Sousa)则表示,政府明白到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情况,可能在下月27日公布的新财政预算案中,推出一些冷却措施。 参与圆桌会议的怀雅逊大学建筑学院行政总监伯尔达(Cherise Burda)说,多伦多市政府有权征收房屋空置税,但问题是如何界定一间物业是否空置。 多伦多地区商会(Toronto Region Board of Trade)行政总裁Jan De Silva说,多市严重缺乏出租房屋,每年有10万人定居多伦多,区内需要3万个出租单位,但目前只有约1,500个出租单位正在兴建中。他指市政府应该设法吸引发展商兴建出租大厦。 市长提出65,000间空置房屋的数字,是来自联邦统计局的人口普查,但这些未必是真正的空置物业,有可能是外劳或住宿舍的外国留学生。市长办公室其后表示,即使数目减半仍是相当可观。温哥华今年开始向空置超过6个月的物业征收1%房屋空置税,换言之,100万元的物业要额外支付1万元空置税。

新條例:賣房今年強制報稅,不然後果很嚴重…

加拿大税务局出新条例:去年卖房今年强制报税  根据加拿大税局的最新报税指引,如果有业主于去年卖屋,在本年报税时,税局将会要求业主提供卖屋资料,及要在报税表的“在2016年的资本利得(或损失) ”如实申报。否则,有可能成为税局的调查目标。 最近就有一宗案例,业主因没有清楚申报卖屋的得失,且以“主要住所”为由而没有申报,结果被税局发现,需要重新评估。如证实当事人未有诚实报税,税局将会追讨欠税、利息及罚款。 根据现行的新税务条例中,如果业主于去年出售物业,如果物业属于“主要居所”(principal residence)的话,出售所赚得收益虽可获豁免全部或部分税项,但报税人必须向税局提交资料,如收购日期、收益处理,以及所出售房屋或公寓的地址。 税局这项新条例于2016年10月开始实施,标志着税局改变了长久以来的一些政策。过往,纳税人是无需向税局填报“主要居所”的资料,及就算将“主要居所”出售,所得利益也是全部免税的。但税局担忧这个漏洞及关注到其他事项,因而制订这项新的报税条例,有效地追踪及审查买卖楼房频密,且报称“主要居所”业主的申报是否属实。 业主未申报遭调查 在新例下,现在让税局更易监控,最近发生的一宗个案,一名居住在多伦多的纳税人,在他的2010年报税表上,并没有申报当年出售了他位于Yonge街一个560平方尺的一睡房的单位。该名纳税人以该单位是他的“主要居所”为理由,认为不应该征税。 但经税局调查后,不认同该名纳税人的讲法,并作出重新评估,最后裁定该名纳税人已出售的公寓是应作为纳税所得。税局所持的理由是,在2010年,当事人在任何时候都不是这间公寓的主要居住人。 根据所得税法,一间住宅成为“主要居所”(principal residence)的定义,其中的关键是,纳税人、配偶或孩子,必须在一年通常都会住在该居所里。正如法官的总结,能否免税考虑的关键是:这是否纳税人的主要居所。 出售投资房应该交多少税? 曾任加拿大税局刑事调查员的注册会计师陈荫庭表示,税局于去年10月实施的新例,主要是针对及防止有人以“主要居所”来避过出售物业后所得来的利润要缴交巨额税款。如果是非主要居所的楼房出售、出租、或用作投资所赚到的资本收益,抽税可高达50%。 陈荫庭表示,如果纳税人于去年将“主要居所”卖掉的话,根据去年推出的新税例,是应该在今年的报税表中如实填报,包括成交日期及金额等。物业升值赚得的部分,不论多少钱,都仍是免税的,所以绝对没有任何影响。 一直以来,税局都没有立例规定纳税人在出售主要居所的所得或损失必须向税局申报。可能是税局发现愈来愈多纳税人借“主要居所”来瞒税,于是在去年实施这项税务新守则,以便更有效地追查。 他又表示,纳税人在填报已将“主要居所”出售时,还要回答税局的连串问题,如“主要居所”的地址、提供车牌、安省保健卡、水电煤气费单等,以便税局核实是否与“主要居所”的地址相符。另外,报税人亦要向税局提供家庭医生的地址,以便税局求证等。如税局发现有任何疑问的话,会向报税人展开调查。如果不能出具证明,税局可能会认为当事人说假话,或不诚实报税,后果可大可小。 陈荫庭指出,如果纳税人是将“主要居所”的部分房间或地方分租出去,而自己、配偶或孩子仍然住在“主要居所”的话,就算将这“主要居所”出售,也可免除利得税。但若是出售或出租完整的一间屋或单位,则出售或租金的资本收益,如果是有赚的话,是要缴交50%的利得税。他呼吁大家应该如实报税,不要因小失大,惹来不必要麻烦。

房價三月漲幅28年新高 預計安省月底出大招

■大多伦多地区3月平均屋价升幅是1989年以来最高,多市独立屋平均售价直迫160万元。星报资料图片 ■银行界人士指低利率和民众对大多区整体经济前景有信心,促使买家入市。星报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大多伦多地区3月平均屋价较去年同期上升33.2%,升幅是自1989年以来最高。多伦多市的独立屋平均售价直迫160万元,半独立屋平均价格也升至109万元的高位。多伦多市长庄德利对此深表关注,要求各级政府增加房屋供应量。多伦多地产商会则重申反对政府出招干预市场。 多伦多地产商会(Toronto Real Estate Board,TREB)主席Larry Cerqua表示,楼价上涨是由供求关系造成。3月份的新屋挂牌数量比去年增加15.2%,尤其是独立屋放盘,但仍追不上销售量的17.7%升幅,令大多区的房屋市场持续紧张。南闪高郡(South Simcoe County)的整体销售量升势最强,达35.24%,其独立屋和半独立屋分别为36.6%和31.19%的升幅,也是大多区最高。镇屋和分契式单位则以杜咸区的36.85%和32.74%最高。 TREB市场分析总监Jason Mercer表示,低利率和民众对大多区整体经济前景有信心,促使买家入市。由于很多买家找不到房屋,导致竞价情况日趋激烈,推高房屋价格。市场上需要持续几个月出现放盘数量超过销售量,大多区的房地产市场才会恢复供需平衡。 满银资本市场(BMO Capital Markets)首席经济师Doug Porter说,房屋的需求几乎是无法满足,政府应采取措施包括一些急进手段以冷却市场。 庄德利:设法增房屋供应 市长庄德利对楼价飙升极表关注,指很多人不仅是失去买屋的希望,甚至是不敢有这个念头。民众必须继续抱有置业的希望,并不是只有富人才买屋,普罗大众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屋。他认为屋价攀升是由于供应量不足,因此政府应设法增加房屋供应,以确保炒家无法操控楼市。 他又认为,地产行业的监管相当薄弱,有必要进行检讨。买家往往被怂恿取消所有条件,包括非常重要的验屋。市政府在民众买屋难之际,更要为市民提供保障。 安省财政厅长苏善民(Charles Sousa)已经表明,这个月底公布的财政预算案将推出冷却楼市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