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 15:23:23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健康知识

經常口腔潰瘍 會不會變成口腔癌?

  口腔溃疡时间长了,是不是就会变口腔癌?这个问题在门诊看病的时候经常被提及。但是,口腔溃疡和口腔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口腔里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容易发生溃疡。   溃疡是皮肤或黏膜表面组织的限局性缺损、溃烂,其表面常覆盖有脓液、坏死组织或痂皮,愈后遗有瘢痕,可由感染、外伤、结节或肿瘤的破溃等所致,其大小、形态、深浅、发展过程等也不一致。常合并慢性感染,可能经久不愈。   溃疡和癌之间是有一定界限的。比如嘴里的溃疡,今天咬破了舌头,慢慢发展成了溃疡,几天就好了,这种情况下,它变成癌的机率相对比较小。   在口腔黏膜病里有一个最常见的溃疡: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口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紧张、郁闷不乐等情况均能偶然引起该病的发生,好发于唇、颊、舌缘等。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有自限性,能在10天左右自愈,该病还有周期性、复发性等特点。因此,如果溃疡反复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就不用担心。   如果溃疡长在同一个地方,且超过两周至一个月均不见好,就应该引起重视了。阿弗他溃疡一般底下不太有硬结,而癌变的溃疡边缘都有一个硬硬的,我们称之为火山口状或者菜花状的改变,慢慢会翻起来,再一摸,底下还有一个硬结,这种需要高度警惕,可能有癌变的倾向。   口腔癌早期的信号,除了溃疡型的口腔癌外,舌头里面也会长,或者黏膜上也会长一些腺癌,这些癌长在黏膜下面的小腺体上,表面并没有溃疡,但是会无端端的疼,或者吃东西会觉得舌头很别扭,这时候摸一下如果感觉到底下有硬结,就需要高度警惕。   本文由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副院长、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蔡志刚教授进行科学性把关。蔡志刚主任擅长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以及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不良坐姿會是頸部疼痛主要原因嗎?

在世界范围内,颈部疼痛是导致生活自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过去的25年中,其发病率急剧上升。 虽然大多数疼痛可能会在几个月内好转,但50%至75%的患者会反复发作。 估计您听说过“不良姿势和正确姿势”——特定的姿势会引发脊柱疼痛,但是这种说法目前还没有科学证据的支持。研究表明,睡眠不足、运动量减少和压力增加似乎是更重要的因素。 因此,尽管公共卫生研究人员尝试纠正大众的坐姿,推荐“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椅子、书桌、键盘和其他小工具,但所谓的“生活方式因素”似乎更加重要,如有充足的睡眠、坚持运动和适时排遣生活压力。 姿势神话 尽管人们对姿势的信念根深蒂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姿势是导致颈部疼痛的原因,但科学所讲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故事。 例如,最近一项针对1000多个青少年的高质量研究表明,尽管在这项研究中存在容易辨识的姿势分组——习惯不良坐姿和良好坐姿的青年,但是组别和颈部疼痛之间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关系。 。 因此,是的,坐姿因人而异,但这似乎与疼痛无关。实际上,从这项特殊的研究来看,青少年的“姿势”与他们的情绪有关。 研究还表明,通过所谓的“人体工程学干预措施”来改变工作时的坐姿,对颈部疼痛与否似乎毫无影响。 此外,几乎没有高质量的证据表明,人体工程学干预可以使颈部疼痛的患者更快地康复。 在各种研究中,研究人员追踪了没有颈部疼痛的以及仅在一段时间内偶尔经历颈部疼痛的人。结果发现,患有颈部疼痛的人睡眠质量和数量较少,且正在从事高压力的工作。他们的体育活动较少,情绪低落。 他们的身体本质上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且他们的脖子上出现了更多的“肌肉紧张”。重要的是,在发展成疼痛之前,上述因素就已经存在了。 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在9岁的儿童中,疲倦和睡眠困难(以及头痛,腹痛和情绪低落)等症状也是造成儿童颈部疼痛的危险因素。 睡眠、运动和放松 另一方面,事实证明,运动——甚至只是每天简单地走几千步——就可以防止颈部疼痛。 它不仅可以保证睡眠,还可以减少压力,从而更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颈部疼痛。 因此,如果您确实有颈部疼痛,请早睡早起,考虑做些放松的事情——为什么不在午餐时间散散步。 所以说,没有所谓的好坏姿势,重要的是,别保持同一个姿势太久! (煎蛋,图片来源pixabay)

睡眠不足對身體的影響很大!

许多人觉得自己缺觉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顶多就是一对儿圆肿的黑眼圈,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由于这只是脸上的变化,很容易被发觉,也很容易被化妆所掩盖。 我们没法立马看到的是缺觉对我们身体其余部分的影响。 我们为什么会睡不够? 睡眠不足或者缺觉可能是一种急性或者是慢性症状,当我们在一段时期中每晚的规律睡眠都不足7小时后就会出现。 人们为什么会睡眠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但在大多数情况里,这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我们可以做出改变,让我们的睡眠回归平衡,但为什么做起来那么难? 缺觉就像一个传染病,所有人都躲不过去;无论你是一个轮班工人还是一个学业繁重的学生,毫无疑问肯定都体验过至少一次缺觉的“奖励”。 根据美国睡眠协会,大约35%的成人睡眠不足7小时,而成人的充足睡眠时间应该是7-9小时。 虽然缺觉的后果和危险经常被提及,但似乎还不足以让人们开始质疑这种会危害他们健康的习惯。 除了疲劳、白天犯困、情绪不稳定和眼袋的明显负面影响之外,我们还列出了一些缺觉的更为严重的副作用。 削弱免疫系统 在我们睡觉的同时,身体还在工作并且不断产生细胞因子这样的保护物质,而它们的作用是和不同种类的细菌及病毒作战。 缺觉会阻碍这些物质的最优生产并且削弱我们的免疫系统,使我们更容易生病。 长胖 缺觉会增加我们的食欲。当我们被剥夺睡眠时,我们的身体就会生成更少的瘦素以及更多的胃饥饿素。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饮食冲动和半夜吃零食能够很快成为另外一个不健康和上瘾的习惯。 由于食欲的变化,许多睡眠不足的人通常会变胖,并且患糖尿病风险也会增加。 高血压 在更严重的案例中,当一个人睡眠不足5、6个小时的时候,就有更高的风险患高血压。 睡眠能够调节应激荷尔蒙的水平,因此当我们睡眠不足的时候,我们身体控制压力的能力就遭到了破坏,也就会引发高血压。 记忆缺陷 在我们睡眠不足的时候,注意力和记忆力也会遭到折磨,进而导致更致命的后果,比如说睡眠不足时开车。 但是,只需要一晚上的充足睡眠,我们的记忆力就能够得到改善,这也证明了睡眠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生殖力减弱 缺乏睡眠不仅会降低性欲,而且对想要孩子的人还有着毁灭性的影响。 大脑中调节生殖激素分泌的区域和控制我们生理节律的是同一个。睡眠不足7小时会降低睾丸酮和控制排卵的其他荷尔蒙的水平。 精神障碍 在慢性睡眠不足的极端案例中,有发展成精神疾病的风险。 人们认为精神问题会诱发睡眠障碍,因为几乎所有患者的睡眠都会出现一些困难。 但似乎也会反向着来,因为睡眠不足的人也会出现摇摆不定的情绪。 他们的症状类似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包括幻觉、偏执、迷失方向等等。 看起来更老 如果你觉得美容觉是迷信,那你可错了。 健康的睡眠规律是许多人看起来年轻水灵的原因之一。 在睡眠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分泌更大量的生长激素并且修复我们身体中的所有细胞,这有点像是我们皮肤和肌肉的拉撒路之泉。 睡眠时间短的话,这个过程就不充足,我们的皮肤看起来就会苍白倦怠。 如何补觉? 多睡点是说的比做的容易的事情之一,而且睡眠剥夺长达数周或数月之久的人应该寻求专业帮助。 在睡眠诊所,你可以进行一次睡眠研究,这能诊察你目前的睡眠规律并且诊断出是否有睡眠障碍。 做诊断是第一个步骤也是最简单的一个步骤,因为在大多数案例中,成功的治疗需要行为上的改变。 偿还你之前欠下的睡眠是需要时间的,但是绝对值。 你需要组织自己的时间,好让自己有7到8小时的睡眠。建立一个睡眠时间惯例,包括放松仪式,并且试着每天都在同样的时间入睡和起床。 熬过头几天后就会轻松起来,很快你也会开始感觉更好了。 当其他治疗方案没有效果后就需要药物治疗了。不过,许多非处方助眠药都会成瘾而且还解决不了问题。 预防措施 偶尔一晚上的睡眠不佳我们都经历过,但这不应该成为常态。这对最容易熬夜熬成习惯的青少年和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 因为他们还在发育,他们迫切需要宝贵的睡眠时间来给自己充能。 成年人总是很容易忽视疲劳和精疲力尽这样的症状,因为他们总是得拼命按时完成所有事。虽然每天的生活都会放下许多挑战和障碍阻碍我们的睡眠,但人们不应该让这些危害到自己的健康。 通过正确的看待事物并且了解充足睡眠的重要性,你就朝着更佳睡眠走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煎蛋,图片来源pixabay)

與親屬關係不和比夫妻關係不和更傷身體

多时候家人是你坚实的后盾,也有可能把你拖累。伴侣可以选,家人不是你想选就能选。 如果困境的时候有家人的大力支持,那么你是幸运儿。新研究发现,如果和家人关系不融洽,会给你健康带来不小的负担。 所以如果你和家人之间经常有不愉快事情发生,口吐芬芳或者拳脚互动什么的,那么建议兄弟姐妹们测测血压。 美国家庭心理期刊上最近发表一个研究,研究发现和伴侣关系紧张带来的不利可能还不比你和家里人(父母,兄弟姐妹或者其他亲属)关系紧张带来的不利小。与此同时,家庭关系紧张的环境里,身体上的一些慢性疾病可能因此加重。 研究组组长表示,伴侣关系的长期影响是很多研究的焦点,即便这样,因为现在的人选择晚结婚,造成人们情绪问题可能更多的是家庭关系。 美国德州大学西北医学中心家庭社区医学助理教授解释说,大多数时候,研究人员关注是恋爱关系,尤其婚姻关系,认为婚姻关系更容易影响人们的健康。鉴于现在美国人的婚姻观念,都在拖延婚期,照这样拖得越久,家庭关系问题带来情绪负担的机会就越多,我们想对比家庭关系和我们的长期健康之间,伴侣关系和我们的长期健康之间的关联度。 研究人员从一项关于美国中年人群发展的调查中整理了2304个志愿者的数据,这份调查有从1995年到2014年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成年人群样本。 共整理了三组调查数据,分别从1995年到1996年,2004年到20016年,2013年到2014年,第一轮调查时志愿者的平均年龄在45岁。 志愿者的健康用在调查前12月里发作过的慢性疾病总数来度量,这些慢性疾病包括中风,头疼,肠胃疾病。在每轮调查中志愿者给自己健康状况评分,等级从差到优。 研究人员发现在第二第三轮调查中,虽然家庭支持对志愿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有明显作用,不过家庭关系越紧张的10年后慢性疾病数量增加越多健康评分下降也更多。 伴侣关系对于健康就没什么明显的关联。研究组说,志愿者的伴侣关系和他们后面健康状况是零联系,确实让我们感到吃惊。 这么看来,下次和家人battle,飙狠话还三思而后行为好。

什麼時間進行鍛煉 運動效果最好?

超重或肥胖的人进行锻炼,可以减少罹患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人类的惰性顽固又强大,因此找出效率最高的运动方式无疑有助于提升公众的运动热情。 最新研究指出了一条明路:如果在正确的时间进行锻炼,可以用更少的运动量达成更好的效果。 要理解何为正确的时间,先要知道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控制血糖水平的激素。饭后分泌的胰岛素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使血液中的糖分被输送到肌肉中,然后存储起来。 当人们缺乏运动而变得肥胖时,他们的身体必须制造更多的胰岛素,才能发挥原本的功能。换句话说,他们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变低了。这就是超重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的原因之一。 运动带来的主要好处是,可以改善我们对胰岛素的反应,即使看不到这种内在的变化,我们也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新研究观察志愿者在6周里的运动状况:在有监督的情况下,骑车50分钟,每周3次。肥胖的男性志愿者在早餐前/后进行运动,研究人员记录他们锻炼后的胰岛素反应。 在未进食状态下进行锻炼的志愿者,为了控制血糖,需要产生的胰岛素更少。这表明他们的锻炼方式降低了患上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同时,在早餐后进行相同运动的志愿者,并未表现出改善胰岛素水平的反应。 早餐前运动,燃烧的脂肪量高出餐后运动的人一倍。 但不要指望借此减肥 常见的误解是,脂肪燃烧会导致体重减轻。但是,真正重要的要素是能量收支平衡。 有证据表明,除非运动后也不吃早餐,否则运动消耗的和早餐摄入的能量大致是平衡的。因此,就算饭前的运动燃烧了更多脂肪,但最后还会被打回原形。 现在的重点是在女性中再现实验的结果,或者揭示出性别对胰岛素反应的差异。 这项研究的结果适用于中等强度的耐力运动,如骑自行车和慢跑,不一定适用于高强度的运动,如举重。 一言以蔽之,如果在早上进行锻炼,为了您的健康,最好把时间安排在早饭前。(煎蛋,图片来源pixabay)

鉛中毒就在我們身邊 尤其是孩子容易受到傷害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铅中毒很遥远,可有时候它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那么,对于铅中毒我们应该了解什么?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铅中毒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铅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有害元素,若摄入过多无法及时排出体外,会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都产生毒副作用,带来骨质疏松症、贫血、精神恍惚、记忆力衰退等症状。儿童和孕妇尤其容易受影响,铅中毒导致儿童的智力、学习能力、感知理解能力下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易冲动、语言学习障碍等。   对于儿童来讲,铅中毒的威胁可谓是“无处不在”。儿童血铅水平主要受室内外环境、食品、母亲等诸多因素影响。消化道是铅吸收的主要途径,临床最常见食品的污染有爆米花、皮蛋、罐头和水果(其表皮主要是杀虫剂含铅),其中常食未经检验检疫的“野罐头”和过期、变质的罐装食物导致铅中毒风险性最高。另外较为常见是含铅油漆、学习用品和玩具的污染,在新装修室内居住,含铅油漆可长久释放铅基油漆颗粒,导致儿童铅暴露。常用的学习用品、彩色画的报刊、画报、课桌椅及玩具中的棕黑色油漆层和颜料所含可溶性铅最高。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培养宝宝不随便啃食的习惯,以免造成铅中毒。   最后,如果孩子不幸铅中毒,家长也不用太过惊慌,虽然铅中毒对儿童危害甚大,但血铅超标不等于铅中毒。目前治疗铅中毒的方法已趋成熟,公众不必“谈铅色变”。仅是高铅血症的孩子,只要脱离铅污染环境便可逐渐恢复健康,不一定要采取排铅药物治疗。只要是使用药物治疗都会有副作用,排铅的药物疗法也不例外。人体的代谢能力可以将铅元素排出体外,如果血铅值没有超过每升200微克,只要让孩子脱离与铅污染环境接触和加强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健康教育,儿童的血铅值能逐渐恢复正常,不推荐采取太过积极的医学药物治疗干预措施。   所以,如果儿童有出现多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以排除隐患。   本文由首钢医院内科主任姚震进行科学性把关。(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長時間盯着屏幕看 眼睛會「變小」

  在现代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人工作、学习与生活都离不开电脑和手机,这也就意味着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屏幕,对此许多人也都习以为常了。但是,长时间看屏幕眼睛会“变小”,你知道吗?   长时间地看电脑、手机或电视的电子屏幕会导致眼睛“变小”,这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首先,眼睛在长时间看屏幕时,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损害视网膜。由于蓝光的能量比较高,可以透过眼睛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对其造成光学伤害,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引发白内障等疾病;其次,电子屏幕的频闪会刺激眼睛。当眼睛在看屏幕时,屏幕频闪的光会对眼睛的泪膜层造成伤害,眼睛就容易出现干涩、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第三,经常对着手机、电脑的电子屏幕时,是属于近距离用眼,近距离用眼时眼睛就会处于调节状态,长时间地盯着屏幕,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则会导致调节过度,很容易引起睫状肌痉挛,加重视力疲劳,尤其是在黑暗的环境下玩手机或看电脑,眼睛更容易发展成近视。   所以,通过上述原因可以知道,眼睛在长时间地看电子屏幕后,就容易出现眼疲劳、充血、干涩、异物感以及刺痛等症状,久而久之,视力就会下降,逐渐会发展成近视,近视之后眼睛会更容易疲劳,眼神变得“迷离”。如果眼睛继续长期看屏幕的话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甚至会发生其他的眼科疾病,眼睛的外观也就会变化。另外,由于长期看屏幕,眼睛会出现不舒适感和疲劳感,就会使揉眼睛和触摸眼睛的次数增多。眼睑是由穆勒氏肌控制着开闭功能,如果频繁擦眼睛或揉眼睛,穆勒氏肌会受损变得松弛,就不能很好地支撑眼睑,还会导致眼周肌肉僵硬,血液循环变差,导致眼睑容易浮肿、下垂,眼睛看上去也就“变小”了。   因此,电脑族、手机族、电视族等用眼量大的人群,应注意休息和控制看手机、电脑、电视等屏幕的时间,多进行户外活动,常给自己的眼睛放个假。   本文由北京市丰台医院眼科副主任张睿进行科学性把关。 (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失眠吃褪黑素副作用大 這裡有些助睡妙招

对于有睡眠困扰的朋友们来说,褪黑素绝对算得上是“老朋友”了。很多人认为褪黑素副作用很小,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可以随便吃。事实当然是否定的。那么,睡眠不好吃褪黑素会有什么副作用呢?   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胺类激素,其确实能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但副作用也不可忽视。长期大剂量服用褪黑素,会造成低体温、释放过多泌乳激素导致不孕、降低男性生理欲望等副作用。另外,由于褪黑素是经过肝脏代谢的,所以肝病患者不宜服用褪黑素,否则容易给肝脏造成负担,加重病情。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防治失眠呢?首先,睡前2小时内尽量不要做会令自己兴奋的事情,可以听一些舒缓的轻音乐,不要过度用脑,以免造成入睡障碍。其次,在白天时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运动,适当的疲惫有利于入睡。最后,当然是要注意忌口,不要喝浓茶、咖啡等,多吃一些含各种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以及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E、维生素C、钙元素及色氨酸的食物,这些都有助于良好的睡眠。   最后,如果失眠情况一直没有缓解,请尽快去医院就诊,让医生进行干预。长期失眠会对身体造成很大负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预警,应当尽早治疗。   本文由中国睡眠研究会信息科普部主任彭志平进行科学性把关。(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跑步真的能延年益壽 但你得這樣做

免费,无需任何器械,且环境更加开阔宜人——难怪跑步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 2006年到2014年,澳大利亚的休闲跑步者的数量翻了一番。现在,超135万的澳大利亚人(7.4%)把跑步当做娱乐和锻炼活动。 昨天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跑步可以显著改善您的健康状况,并减少特点时间线上的死亡风险。 而且,不必太快或太远。 科学研究 过去发现,跑步可以降低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残疾、2型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 它还可以改善有氧耐力、心脏功能、平衡和新陈代谢水平——它们是我们整体健康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跑步可以延年益寿”是合情合理的假说。但是,之前未能得到一致的科学证据。 最新的综述总结了14项研究的结果,内容关于跑步或慢跑与心脏病和癌症的死亡风险之间关系。 样本来自230000多名参与者,其中10%是跑步者。这项研究追踪了参与者5.5至35年间的健康状况。在此期间,有25951名参与者死亡。 数据汇总后,我们发现与非跑步者相比,在研究期间,跑步者死亡的总体风险比非跑步爱好者低了27%。 具体而言,跑步可使因心脏病死亡的风险降低30%,癌症死亡风险降低23%。 更快和更远? 我们发现每周仅一次,或每周50分钟的慢跑,就可以降低给定时间段内的死亡风险。随着运行量的增加,收益似乎并没有增减。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个好消息。但对于那些热爱跑步的人,他们没有必要遏制自己的运动热情。我们发现,“硬核”跑步(例如,每天四个小时)一样对健康有益。 跑得快也并没有额外的收益。我们发现8到13km/h的速度就足以。以自身“最舒适速度”跑步可能对我们的健康最佳。 切记风险 跑步过度可能会导致受伤。这是由于组织反复受到机械压力而没有足够的恢复时间。 有病史和长时间运动,都会提高再次受伤的风险。 不要选择不平或坚硬的路面,穿着合适的跑鞋,事前热身,并尽量不要骤然增加运动量。 也有在运动中猝死的危险,但概率极低。 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跑步的总体收益远大于相关风险。 给初学者的建议 从慢开始,逐渐增量,保持固定的时间和每周频率。将目标定为每周50分钟或更长时间,以自己舒适的速度行进。坚持不懈,但不要让自己筋疲力尽。 无论是一次50分钟还是在一周内合计50分钟,对健康的好处都差不了多少。 如果您不喜欢一个人跑步,请考虑加入运动社区。运动社交可以增加您的动力,并提供有趣的社交体验。 万事开头难,但应该不会太难。如果您真不喜欢,请不要勉强。还有800多种其他有趣的运动可供选择。许多其他运动(例如游泳,网球,骑自行车和有氧运动)的好处与跑步基本相当。

常吃黑豆能補血?專家告訴你這是謠言

与年轻人热衷瘦身一样,中老年女性最喜欢的还是补血。没错!气血好了,确实显得更年轻、更健康。 提起补血,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有人说红豆最补血,也有人说红皮花生最补血,还有人说红枣更补血。胖叔告诉你这些都是以形补形的说法,虽为红色却根本达不到补血的效果。最近,胖叔留意到网上还流传着“常吃黑豆能补血”,这种说法到底靠不靠谱呢?答案是,单纯吃黑豆想补血确实有点难。 首先,就让我们先了解到底何为补血?其实很简单,所谓的补血其实是给血液补充一些干货,也就是日夜辛勤劳作输送氧气的红细胞和它怀揣的宝物-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从肺泡中携带更多的氧气,奔赴到我们的大脑、各个脏器,甚至是身体中每寸皮肤,把氧气及时的供给给它们,才会让它们充满生机活力。氧气足了,自然也就有了力量的源泉,精神焕发、朝气蓬勃,自然也就显得更年轻、更健康。 到底食物是如何实现补血的呢?当然不可能是直接转化,也不是靠以形补形。具体来说,应该是食物中的成分被吸收后,在体内被重新利用合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而在合成过程中需要量最大的就是蛋白质和铁元素。所以说,是否能够发挥补血的效果,关键还是看食物中是否有这些关键的营养素。 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黑豆中的营养成分究竟如何?每100克黑豆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如下: 热量: 337.0 大卡,碳水化合物: 84.2克,脂肪: 0.1 克,蛋白质:0.5克,纤维素: 0.6克,钙:35.0毫克,铁:5.2毫克,锌:0.83毫克。 众所周知,豆类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而黑豆确实也算豆类中的佼佼者,所以可以作为补充蛋白质的优质食物。但是,补血的关键不仅在于蛋白质,还在于补铁。 补铁效果一般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是看铁含量,二是看吸收情况。只有二者都好,才能发挥较好的补铁效果。 首先,来看铁含量,黑豆虽然是菠菜的二倍,但在植物性食物中仍不算高,甚至黄豆中的铁含量(8.2毫克/100克)都要比它高,更不用提干红枣和蘑菇。 其次,我们来看下吸收率情况。包括黑豆在内的所有植物性食物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铁的形态属于非血红素铁,这个不明白没关系。你只要记住,这种形体的铁吸收率很低,一般只有3%-8%,黑豆也是一样。 如果您还没看明白,那就让我们来计算一下。按照人体每天需要15毫克铁(育龄期女性需要20毫克),黑豆中铁含量5.2毫克,吸收率我们按最高限8%来计算,如果想单纯靠吃黑豆来达到补血的效果,每天可能需要吃3.6千克黑豆才够(胖叔担心自己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也欢迎大家帮忙算一下)。 假如真的是这样,每天要吃这么多黑豆,也真的是醉了。何况,黑豆还有一种特殊的功效,含有的低聚糖、皂草甙等植物化学物,特别受肠道微生物的喜欢,据说黑豆吃多了有很好的“通气”效果哦!所以,达不到补铁的效果,自然也就无法补血了。 综上所述,作为杂粮类的黑豆在合理膳食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常吃没坏处,尤其是血糖控制不稳的老年人可以适当吃一些。但是想达到补血的效果,恐怕还差了一些,莫不如多吃一些牛肉、猪肉或者鸡肉,这样来的更快、更稳定一些。 胖叔祝大家,快生活、慢营养,饮食均衡保健康!(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別把冰箱當「保險箱」 冰箱里食材存放多久為宜

  冰箱家家都有,一年四季,都少不了用冰箱来储存食物,蔬菜瓜果、剩饭剩菜、生鲜海产、肉蛋奶类等,都是冰箱里的常客。在平日使用冰箱的时候,很多人都把冰箱当成了“保险箱”,一股脑的把食材都放进去,认为这样既能保证食材的新鲜,又能保存食材的营养,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要理清楚冰箱是否“保险”的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常见的食材最容易感染的细菌都有哪些,以及人们感染细菌之后的症状。第一,牛奶最容易感染李氏特氏菌,人们摄入后会有发烧、怕冷、头痛的症状。第二,生猪肉容易感染耶尔森氏菌,人们摄入后会有急性胃肠炎、小肠结肠炎,甚至阑尾炎、败血病等,被称为“冰箱肠炎”。第三,蔬菜水果容易感染志贺氏菌,也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人们摄入后会有发热、腹痛、水样便的现象。第四,鸡蛋、肉类一类的农产品容易感染沙门氏菌,一般会经过消化道传播,摄入后容易有伤寒、副伤寒、食物中毒、败血病等。第五,肉类、奶类、蛋类、鱼类容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摄入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肠胃炎类症状。最后,海产品还会容易感染副溶血性弧菌,这种情况下发病很快,还会有发热、腹痛等肠道问题,腹泻也是呈水样便,容易造成脱水。   家里的冰箱,在某些情况下的确可以起到延长食物保质期的作用,但是,冰箱让食物的保质期延长并不代表就可以将食物的细菌也杀灭,它只是通过低温的形式抑制了部分有害菌的繁殖,如我们通常把冷藏室设置在4℃,冷冻室设置在-18℃,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会在这两种温度下得到抑制。所以,每种食物特点的不同,其感染细菌的条件也都各不相同,冰箱也只能起到辅助保鲜的作用,超期储存仍然会滋生细菌,影响食物的健康成分。   冰箱里食材存放多久为宜呢?首先,冷藏室里,鸡蛋最多存放30天;巴氏奶开封后则需当天饮用;在市场上销售的酸奶包装上明确标注2℃~6℃,可存放18~21天;普通的饭菜和糖粥最多2天;绿叶蔬菜3天左右,根茎类瓜茄类7天;排酸肉类24小时,最好在0℃储存;酱料由于种类的不同,可以储存的天数也不同:袋装甜面酱25℃以下,保质期180天;袋装干黄酱,常温保存12个月。在冷冻室里,鱼类、肉类都应尽量在3个月内吃完;虾类、贝壳类2个月内吃完为宜;其它的冻品也尽量在2个月内全部吃完。   总而言之,冰箱里的食物要注意存放时间,这样食用起来才会更安心,也不会因为食物过期或滋生细菌而浪费。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冰箱并不是保险箱,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才能让它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进行科学性把关。  

關於小龍蝦的種種流言 哪些是真哪些假

 盛夏已过,小龙虾的热度依然不减,作为当仁不让的“夜宵红人”,小龙虾从“出道”之后就饱受非议,网传“小龙虾是用洁厕剂清洗的,影响人的免疫系统”“小龙虾吃多了易发胖”等,这到底是真的吗?   首先,“用洁厕剂洗小龙虾影响人的免疫系统”纯属谣言,事实上,媒体报道的是水产市场有“不法商贩用草酸清洗小龙虾”。草酸属于酸性强的有机酸,是食品用消毒原料的一种,也可作为洁厕剂的原料之一。但把草酸等同于洁厕剂毫无逻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原料的化学成分一样,并不等于就是一种东西,就像餐桌上的食用盐和作为融雪剂的盐,成分都是氯化钠,但对原料来源、生产过程、有害物质含量等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那幺小龙虾吃了会发胖吗?其实,小龙虾本身的热量并不高,每百克仅378千焦。小龙虾可食部分只有46%,按一只50克重计算,虾肉约20克,一只小龙虾的热量确实不高。但是,在朋友推杯换盏之间,瞬间消灭一二十只龙虾再容易不过了。吮吸着浓浓的汤汁——高油、高盐、高糖和麻辣的味道,伴随着无法停止的进食,这就增加了其它食物的热量。   最后,关于小龙虾的种种卫生流言,如“小龙虾很脏”“小龙虾含重金属”等,专家也很有话说。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助理边疆介绍,野生小龙虾生长在稻田和水沟里,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小龙虾绝大多数是人工养殖的,养殖基地对水的洁净度要求很高。同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即使水中有重金属,从生物富集的角度来说,重金属一般集中在小龙虾的头部,且不会积聚太多,消费者在吃小龙虾时只要不吃虾头即可。   本文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进行科学性把关。(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高血壓該怎樣吃藥 各種誤區話你知

好多人可能都有类似这样的疑问:“血压高了!该不该吃药?药吃上去了,是不是就停不下来了?” 关于高血压治疗方面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今天就来一个个分辨。 问题一、能不吃药,就不吃药! 好多人说“但凡是药都伤肝和肾啊!千万不能吃!”这句话虽然没错,但你有没有想过长期血压升高对肝肾的坏处?人体血压明显升高的时候,各种器官,尤其是心、脑、肾,都像是背着大包袱在超负荷工作。想想看成天让你背着几十斤的麻袋生活,不分昼夜的干活,那会累成什么样?肯定会早衰啊!器官也一样会早衰!而降压药就是给器官减负的,比起千分之一发生率的不良反应,吃药得到的好处肯定更多。 结论:该吃还得吃! 问题二、药吃了会上瘾! 会让人上瘾的药?有!比如吗啡、冰毒等。但肯定不是降压药。吃了降压药血压降下来了,这是药物的治疗作用;私自停药,血压又高了,这是你身体出了问题,而不是药物造成的!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你确实需要药物治疗。因果关系千万不敢搞混淆,错怪了降压药这个“老好人”。 结论:降压药不是毒品,不会成瘾。 问题三、血压降下来了,药可以不吃了! 有些人下了好大决心、医生花了很多心思,终于通过吃药把血压降到了理想水平,天天测血压稳稳的130/75mmmHg,“太好了,血压正常了,高血压病治好了,终于可以不用吃药啦!”结果呢,药一停,前几天还好,一周后血压飙到180/100mmHg!有甚者还是“坚持”不服药,结果脑出血了。 原发性高血压是慢性疾病,无法治愈、靠服药维持血压正常;降压治疗,我们希望“稳稳的幸福”,最怕大起大落;目前主流降压药都是一天服一次的缓释剂型,停药后药物彻底从身体里清除需要一周左右时间,所以刚开始停药血压未见立即升高,一周后“原形毕露”。 结论:药不能停,药不能停,药不能停! 问题四(思维混乱型)、血压太高了,必须吃药了,但是药吃了就停不下来,那还是不吃吧?但是不吃药血压高又怎么办?吃了就停不下来。。。 请有此问题者,自行翻看前面三条,再次学习。(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維生素可提高免疫力? 應該怎樣補充維生素

打从怀孕起,就被同事领导们各种关心着吃孕妇维生素,含多种维生素的奶粉等,还别说,吃了这些,真的没怎么感冒了。后来有了孩子,也急哄哄的买进口复合维生素给他吃,貌似真的有点抵抗力增强的迹象,于是毫不犹豫推荐给其他宝妈,什么挑食偏食,食欲不振,长个不够,都吃!一下子,维生素成了“包治百病”。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深受亲戚朋友们的信任,某一日,一位朋友特意来咨询,自己在体校的儿子平时消耗量大,是不是需要吃点维生素。感觉到前来咨询这个问题的人越来越多,本人也有些没了底气,毕竟经验要证据说明,不然纯属扯淡。 好吧,那我们就从维生素是什么,在人体中的作用开始。 维生素又叫维他命,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在体内既不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而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这类物质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所以虽然需要量很少,但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 既然我们说明白了维生素要由食物供给,那么就涉及到偏食的人,消化吸收不好的人,特殊情况不能进食或者进食不全面的人,食物匮乏供应不足的地方的人,服用某些药物比如抗生素导致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的人,本身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增加的特殊人群比如孕妇等,还有就是食物在精制过程中损耗,而有那么一群吃食比较精细的人也会错过部分维生素的摄入。这么数了一大圈,大致上就锁定了需要服用维生素的人群。从这个人群谱来看,的确,无论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进食不全面或者吸收不全面的人,都可以适当补充些维生素。当然这里排除了一些因为缺乏某些维生素导致疾病的情况,后续会提到。 决定补充维生素就要进行挑选了,我们在医院能够配到的维生素一般都是单个品种的,比如维生素C片,维生素B6片等,100片才几元钱,很便宜。而我们在超市药店买的维生素一般是复合制剂,比如21金维他,金施尔康等,价格自然上涨,有些进口品种更是达到百元一瓶的价格。这些究竟怎么选择呢?又有什么区别呢? 医院卖的维生素大多是国药准字,单品种维生素,也是传说中的人工合成品。药店超市买的大多是保健品一类,复合类居多,很多号称天然维生素。这么复杂的概念冠以一瓶维生素身上,让老百姓更是无所适从。 其实区分来看: 1、从文号上来说国药准字的生产线的规格、无菌标准、原材料标准等都要比保健品类的严格许多。 2、复合维生素要比单品种的针对性低,但是补充全面,而且单片制剂内的各个维生素含量比例都经过试验,相比单品种维生素叠加着吃医从性要好些,量也相对小些。 3、各种维生素都是具有固定的化学式和旋光性的,药店几块的是人工合成的,本质上和外面据说是天然的保健品没什么区别,甚至纯度更高。 明白这些区别后,就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购买维生素了,但是维生素也不是“多吃有益”的东西。目前有很多报道提到:比如长期服用维生素E会让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长期服用维生素补养品(包括复合维生素制剂、B族维生素,以及铁、锌、镁等微量元素)的女性的死亡率要高于不服用者;常年摄入高剂量的维生素D会增加老年女性的骨折率;服用维生素B12加叶酸会增加患肺癌的几率等等。因此,长期、过量地补充维生素对人体有潜在风险。我们对于维生素,应该立足于“够用即可”。如果我们最近有点偏食,补充一些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也无不可,因为它们是身体常用的水溶性维生素,很快就会排出体外,大剂量也很难产生副作用,但也不要因此每天一顿不落的吃,没什么好处。维生素A和D是脂溶性维生素,并不是那么容易排出体外,不建议每日都服用。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孕妇儿童、胃肠手术后的、或者正在服用特定药物的朋友,该补充维生素的要补够量,这方面需要遵循医生的医嘱。 最后我们来谈谈几类常见的由于缺乏维生素而导致疾病发生的情况。 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脱屑; 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缺乏维生素D:儿童的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所以,这种情况就需要就医,听从医嘱补充相应维生素。 作者:蔡田恬 王建平(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金秋季節就應該吃這些「黃金蔬果」 養眼又養顏

  又到金色秋季,田间、树上随处可见金黄色的农作物和果实,餐桌上也可见黄澄澄、金灿灿的菜品。金黄色的食物是丰收的象征那么,金黄色蔬果有哪些营养特点,如何科学烹饪以及食用技巧?   黄色食物营养价值较高   一般认为,食物中黄色的食物营养价值一般相对比较高,所谓“以黄为贵”,我们可以多食用。黄色的食物与土地的颜色接近,所以属土。按照《内经》养生理念,饮食应该五味均衡,什么都吃一点,但是黄色、甘味的食物可以作为主食,多吃一些,所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化产生的源头地域中原地区,饮食主体的色彩是黄色,农作物如小麦、玉米、小米、土豆、红薯、南瓜、黄豆等,肉类如黄鸡、黄鱼等。同样,对人体有明显补益作用的药物,也多是黄色的,如人参、党参、桂圆、红枣、枸杞子、山药、蜂蜜、甘草等。   气虚脾虚者多食黄色食物   现代营养学证实;像玉米、小米、红薯、南瓜之类入脾经的黄色食物,具有益气健脾作用,以主食的形式提供人体大部分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热量。所以,气虚、脾虚者,应多选黄色食品;我们建议加工这些黄色食材时最好采用“蒸、煮、烤”的烹饪方式,才能保证其营养素的充分吸收。   有哪些营养成分和功效   黄色食物中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特别高,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和叶黄素,能减少皮肤色斑,既可保养视力,又可养颜抗衰老,延缓衰老。玉米、小米、红薯等黄色食物可提供大量的膳食纤维,可调节血糖、调节胃肠消化排便功能,一些黄色食物如大豆、鸡蛋还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花菜等黄色蔬菜所含的黄碱素还有较强的抑癌作用。   黄色食物不但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更重要的是含有黄色食物标志性的色素—胡萝卜素,它是一种强力的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人体内的氧自由基和有毒物质,增强免疫力,在预防疾病、防辐射和防止老化方面功效明显,是维护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黄色蔬果非常适宜于脾虚、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等亚健康人群。在烹饪这些黄色食物时切忌长时间的高温加工,如炒、炸等烹饪方式,以免这些抗氧化营养素被破坏。   推荐菜谱   香煎玉米肉饼   材料:玉米粒100克,胡萝卜半根,猪肉末200克,芝麻油1小勺,白砂糖1小勺,胡椒粉1/4小勺,玉米淀粉1小勺,水10克,食盐3克,食用油1勺,葱末适量。   做法:1.玉米粒蒸熟,胡萝卜切丝放入碗里。   2.碗里依次放入肉末、食盐、芝麻油、胡椒粉、老抽、白砂糖、胡萝卜丝、水和玉米淀粉,往一个方向搅拌至粘稠,放入玉米粒拌匀。   3.加热平底不粘锅,放入油,将肉泥捏成小圆饼。   4.将玉米肉饼放入锅中,小火煎,等玉米肉饼两面煎熟,撒葱花趁热食用。   营养点评:   这是一道色泽金黄的中式“汉堡”,粗粮与肉类的碰撞,不仅提升了口感,提供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给予了充足的能量,玉米中的粗纤维可刺激肠蠕动,养颜美容,是粗粮细做、粗细搭配的典型之作。   蜜枣南瓜蒸百合   材料:南瓜适量,蜜枣若干颗,百合、冰糖若干。   做法:1.南瓜切大片,摆盘备用,中间放入去核切块的红枣。   2.百合洗净后掰成小块放在南瓜上,然后放上适量的冰糖。   3.入锅蒸20分钟以上,至所有原料软烂、冰糖融化即可食用。   营养点评:   一道以南瓜、蜜枣、新鲜百合、冰糖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甜品,清淡不油腻、营养又美容,美味润秋燥,是秋季常见润燥甜品。   胡萝卜糯米糕   材料:胡萝卜2根,糯米粉300克,小麦淀粉100克,砂糖、香草叶适量。   做法:1.胡萝卜去皮切块,加入适量的水,一起倒入料理机中,搅打成泥。   2.大碗内加入糯米粉、小麦淀粉和适量砂糖。   3.倒入打好的胡萝卜泥,搅拌成均匀的面团。   4.取适量的胡萝卜糯米面团,搓成一头大一头细类似胡萝卜的形状,然后垫上一层油纸。   5.用小刀的刀背压出一些胡萝卜的纹理,入锅蒸10分钟左右。   6.用香草叶插在蒸好的胡萝卜上,装饰成胡萝卜叶子即可。   营养点评:糯米中添加了胡萝卜,不仅增加了独特的香味和亮丽的色泽,胡萝卜还带来了益肝明目,降糖降脂,增强免疫力的食疗功效,是一款非常适合老年人、儿童食用的点心。   作者:蔡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师(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為什麼人到中年就會發福?

变老过程中最令人沮丧的事情之一就是体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保持体重不变可能是一个挑战。但是不要气馁,衰老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变胖并不是必然的。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肥胖影响了大约40%的美国成年人。这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增加了这些人患2型糖尿病、心脏病、中风和某些癌症的风险。梅奥诊所医学院预防医学和营养学副教授唐纳德·汉斯鲁德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体重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肌肉在逐渐减少,大约每年减少1%。这会减少我们的基础代谢率,也而基础代谢率越低,我们燃烧的热量就越少。 亨斯鲁德也是梅奥诊所健康生活项目的医学主任,他说道:“年复一年,我们可能感觉不到。但是如果把80岁老人的肌肉量与20岁年轻人的肌肉量进行比较,就会很明显。我们肌肉的质量越大,我们的基础代谢速率就越大。”。他还表示,自发的体育活动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亨斯鲁德说道:“一般来说,与20岁的人相比,80岁的人一天中大大小小的活动都会减少。而且,除了日常活动之外,锻炼可能会减少,尽管这只影响那些经常锻炼的人。” 营养学家杰西卡·穆盖蒂奥对此表示赞同。她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道:“我的许多病人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运动量会减少。我建议减肥的第一件事就是增加有氧训练,每周至少两到三天以减缓骨骼肌减少,同时增加一到两天的心血管锻炼。最重要的是,我鼓励我的病人达到每天10000步的目标,所以他们一整天都在散步或者做家务,而不是从健身房回到家就坐一整天。” 亨斯鲁德表示,激素的变化(男性睾丸激素下降,女性雌激素和孕激素下降)也会影响体重,但是绝经后的女性比男性增重更多的假设是错误的。男性和女性的体重都在增加,但是女性体重重新分配的速度比男性更快,而且往往最终分配到腹部,这是造成这种误解的一个原因。 另外,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衰老过程中,脂肪组织中的脂肪转化减少,这意味着脂肪的清除速度减慢,从而导致体重增加。研究人员对54名男性和女性的脂肪细胞进行了为期13年的研究,所有这些人的脂肪周转率都有所下降。研究结果表明,脂肪组织 “以一种独立的方式调节体重在衰老过程中的变化”。 好消息是,亨斯鲁德表示,体重增加似乎在65岁以后趋于稳定,部分原因是人们在变老后通常吃得更少。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60岁以上人群中的肥胖率约为41%,相比之下,40岁至59岁人群中的肥胖率接近43%,20岁至39岁人群中的肥胖率为36% 。(煎蛋,图片来源pixabay)

皮膚瘙癢居然還跟抑鬱症有關

我们为什么会痒?原因很多。但明显的是,大多数由于皮肤状况而经历慢性瘙痒,且还因为巨大的心理负担,无法通过抓挠缓解。 尽管以前已研究过湿疹和牛皮癣等疾病性质造成的瘙痒,但科学家们说,我们才刚刚对皮肤疾病、心理健康问题和生活质量交织成的致痒性有所了解。 瑞典大学的皮肤科医生Florence J. Dalgard说:“有研究表明,瘙痒和一般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特定的皮肤疾病之间存在相关性,但是缺乏针对慢性皮肤疾病的横断面研究。”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Dalgard团队分析了从13个欧洲国家(包括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数千名皮肤病患者处收集到的数据。 共有3500多名各式皮肤病的患者参与了研究,同时有1300名无皮肤疾病历史的人作为对照组。他们接受身体检查并填写问卷;研究人员掌握了他们的社会经济背景和瘙痒历史,同时对抑郁、焦虑和自杀倾向进行了诊断。 经过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皮肤状况、瘙痒、情绪障碍和生活质量受损之间存在多向关联。 受到瘙痒折磨的皮肤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4.1%。不发痒的患者则降至5.7%。 对照组中,有瘙痒的人里也有约6%的抑郁症状,而没有慢性瘙痒的人里只有3.2%诊断出抑郁症状。 对焦虑症,也有相似的模式,皮肤病和瘙痒的患者占21.4%,没有瘙痒的患者下降至12.3%,而对照组约有8%。 瘙痒患者中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15.7%,而非瘙痒患者中自杀意念的发生率9.1%;同样,有瘙痒的对照组(18.6%)比没有瘙痒的对照组(8.6%)更高。 瘙痒患者在自我报告中称,经历了更多的生活负面事件(38.2%,非瘙痒患者32.4%),也可能会遇到更多的经济问题。 尽管研究人员承认他们的数据不能确立任何因果关系(并推出心理问题可在某种程度上诱发瘙痒),但他们认为皮肤病很可能是瘙痒的原因,然后瘙痒诱发心理问题。 “做出相关性推断的原因是,瘙痒与皮肤发炎有关,皮肤发炎会在大脑中诱导5-羟色胺网络,从而导致抑郁和焦虑。” 尽管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这一假说,但到目前为止,瘙痒和抑郁之间确实存在某种联系 。 研究人员说,未来的治疗方法需要考虑新知识的加入——由多学科的医师团队来帮助支持。 同时,预防性计划可能会发挥作用,帮助减轻瘙痒,减轻由其引起的严重心理症状的发展。 该发现发表在《皮肤病理研究期刊》上。(煎蛋,图片来源pixabay)

這些關於致癌的謠言 你信了幾個?

  “隔夜蔬菜致癌”、“喝牛奶致癌”、“松花蛋致癌”、“荞麦致癌”……这些网络上流传已久的食物致癌谣言,您相信了多少?   自古以来,人类对健康的追求从未停歇,随着人类医学研究的发展和寿命的延长,癌症这种疾病,由于死亡率极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以致于“谈癌色变”,更有甚者,将日常饮食与致癌挂钩,混淆视听。   例如,由于选择“过度”加工的精面粉为原料,面包一度成为致癌“元凶”;而荞麦也因为与肉类食物“相克”,在致癌榜上赫赫有名;隔夜蔬果、坚果类、瘦肉、鱼禽蛋类以及大蒜、辣椒、钙片、维生素D这些常见饮食,都和癌症绑定关系,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刽子手”。   食品中常见致癌物:包括①多环芳烃类(多为5-6环物质):苯并芘、3-甲基胆蒽、二苯蒽及二甲基苯蒽等。②芳香胺类:β-萘胺、联苯胺、4-硝基联苯胺等。③亚硝胺类: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乙基丁基亚硝胺、甲基苄基亚硝胺、甲基亚硝基脲,亚硝基吗琳、亚硝基吡咯烷等。④一些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展青霉素、环氯素、黄天精等。⑤一些重金属:Pb,Hg,As,Ni,Cd,Cr等。   与食品相关的致癌原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带来的致癌物质(如被化学致癌物污染)、食物本身含有的少量致癌物质、加工过程产生一些致癌物质、或因保存不当产生生物性致癌物等几种原因。   食物本身含有致癌物质情况比较复杂,比如槟榔等,后面专文论述。因保存不当产生生物性致癌物一般多指霉菌污染产生霉菌毒素,如被黄曲霉污染产生黄曲霉毒素,其中的黄曲霉毒素B1是最强烈的致癌物之一,能诱发肝癌等癌症;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如烧烤和熏制食品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类化合物等。化学性致癌物中的苯并芘、亚硝胺、亚硝酸盐、乙苯胺、联苯胺都是有机化学致癌物,而铅砷汞镉等重金属都属于无机化学致癌物。   其实不必“谈癌色变”,只要在正规渠道购买的质量合格的食品,同时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适量摄入的话,一般不会导致致癌。   目前,社会上流传的食品致癌谣言往往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一、食物相克   “食物相克”是指2种或多种食物同时食用可能对健康产生的伤害。这类谣言往往引用中医理论和民间经验,易使公众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错误,而难辨真伪。   土豆烧牛肉、土豆西红柿、黄豆炖猪蹄、小葱拌豆腐、花生与黄瓜、牛肉与板栗、鸡蛋豆浆这些常见的食物搭配竟然也在“相克”的行列   “食物相克”谬误久远,只说近代。早在1935年南京就有民间传说香蕉和芋艿混吃会导致食物相克而中毒。当年,我国营养学界泰斗、享年110周岁的长寿营养专家郑集教授搜集了民间传说中的184对相克食物,并从中选择生活中同食机会较多的香蕉与芋艿、大葱与蜂蜜等花生与黄瓜、烘青豆与饴糖、牛肉与粟、皮蛋与糖等十四组,饲喂动物,甚至自己和身边的同事进行试吃。食后,所有被试动物及人的表情、行为、体温及粪便颜色与次数等都正常。由此,南京流传的因食用“相克食物”香蕉和芋艿等而中毒的缪论不攻自破。   2011年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0个单位的100份连队和20份重大活动食谱进行调查发现,120份食谱中同一餐次中出现的食物搭配比例超过30%的有:黄瓜和花生(76.3%)、牛肉和栗子(67.4%)、黄瓜和西红柿(64.5%)、豆浆和鸡蛋(58.9%)、葱和豆腐(48.7%)、菠菜和豆腐(42%)、黄豆和猪肉(30.6%)等。所调查的“相克”食物在部队膳食中经常一起食用,并未出现不良反应。   只要做到合理搭配、平衡膳食,食物及营养素之间的作用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因此就说两种食物相克,肯定是不准确的。   二、空谈危害,不谈剂量。   如宣传“松花蛋致癌”。实际新法腌制松花蛋早已不再添加黄丹粉(氧化铅)。因此新法松花蛋的铅含量很低,一般蛋清中铅的含量0.8~1.45μg/g;蛋黄中含铅0.4~0.73μg/g,按一个松花蛋中含30g蛋黄和25g蛋清计算,即使以含铅最高值,一个松花蛋的铅含量约为0.05 mg。根据FAO/WHO建议每人每天铅的允许摄入量不应超过0.4 mg,因此,这些新工艺松花蛋可以安全食用。谈对健康的危害,不能抛开剂量空谈。   三、夸大其词。   如“隔夜菜致癌”这类说法也经常听到,说蔬菜中的硝酸盐会变成亚硝酸盐,成为致癌物,导致“隔夜菜”致癌。   事实上蔬菜中含有的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产生亚硝酸盐是个缓慢的过程。首先细菌的繁殖速度与温度密切,细菌把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的最佳条件是温度40℃,pH为7。既使在最优条件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另外,既使偶尔吃过几次“隔夜菜”,也不是一定就会罹患肿瘤。“隔夜菜致癌”的确是有些“夸大其词”,误导大众。当然蔬菜应妥善保存,防止腐烂变质,我们既不要吃腐烂变质的蔬菜,也不要食用在高温下存放长时间的剩菜。   四、以偏概全。   2019年1月10日人民网北京电:“典赞?2018科普中国”活动“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前二十入围名单出炉。在入围榜单中,与人们日常饮食相关的谣言 “牛奶致癌”就是其中之一。   “牛奶致癌”误导的历史也不短了,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误导宣传者不仅“日上尘嚣”,还为之找到了“科学”证据。最“权威”的是引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坎贝尔教授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的一项动物实验结论,来增加可信度。   但事实上该实验是“大鼠实验”,分别给不同组的大鼠喂食作为唯一的蛋白质来源的大豆蛋白或酪蛋白,再给予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结果吃酪蛋白的大鼠发生肝癌数量比吃大豆蛋白的大鼠多。该实验只是用大鼠做的动物实验,且用了文中提及的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同时只吃单一蛋白质,该实验是比较了酪蛋白与大豆蛋白两种蛋白对抵抗黄曲霉毒素致癌作用的强弱,与酪蛋白致癌没有一点关系不能得出酪蛋白可致癌的结论,实验结果更不能“以偏概全”推论于人,因为人不可能只吃单一蛋白质,更不可能大量吃致癌物。   本文作者有幸参加过“中美骨质疏松调查研究”课题,该课题美方负责人即是康奈尔大学的坎贝尔教授。当年作者随该项目研究深入内蒙牧区,在后面的研究结果中,也未发现有内蒙牧民因喝奶多而癌症高发的结论。多项牛奶与癌症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牛奶摄入量并不会增加癌症风险。   其实只要掌握了科学的判定方法,不管谣言披上什么外衣都无法逃过我们的火眼金睛啦!   辟谣专家:中国粮油学会粮油营养分会秘书长 贾健斌   复核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沈群 (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市面上的各種基因檢測 結果到底可不可信

  英国基因专家近日在《英国医学杂志》周刊上撰文警告说,目前市场上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基因检测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误导:当这种检测结果提示“健康风险”并不意味着消费者肯定会患上某种疾病,而“令人安心”的好结果同样并不可信。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和埃克塞特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文章中指出,一些关于消费级基因检测的宣传使人们相信这种检测能让人了解自己的祖先、血统、相关疾病风险以及个性或运动能力,然而实际上解读基因信息并没有那么简单。   研究人员在文章中指出,大多数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基因检测不会对一个人的全部基因或基因组测序,而只关注特定的基因突变,这可能引致假阳性结果。即使对全基因组开展测序,发现的基因突变往往并没有任何临床上的意义。   文章说,事实上,人们携带的某些基因可能增加他们的疾病风险,但也有其他基因可以保护他们免受疾病困扰。   文章主要作者、南安普敦大学医学遗传学教授安妮克·吕卡森解释说,有些人就带着显示他们有较高罹患癌症等疾病风险的这种基因检测结果去医院要求预约手术以降低患癌风险,而医院的详尽技术检测发现他们根本无须手术。还有些人即使被劝说取消手术后依然对自己的患癌风险忧心忡忡。   另一方面,因为大多数消费级基因检测只筛查出一小部分基因突变因此并不全面,它显示的“令人安心”的结果也并不可信。此前就曾有过一位有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的妇女通过消费级基因检测并没有发现与两种癌症有关联的BRCA基因突变,然而通过另外的检测却发现了其他的致癌基因突变。   因此研究人员建议,有家族病史的人还是应该去专业医院而不是完全通过这种消费级基因检测来了解和排查自身患病风险。

磨牙是因為肚子裏面有蟲?專家給你解釋詳情

  磨牙是睡觉时常见的“小毛病”,不少人认为,磨牙是肚子里面有虫的表现,需要去医院打驱虫药,这是真的吗?   可引起磨牙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理因素。磨牙是紧张、焦虑等情绪的一种释放方式。   2.中枢神经因素。磨牙主要会发生在某一个睡眠周期的特定阶段,中枢神经会引发负责咀嚼的肌肉不自主规律性收缩。   3.外界刺激因素。比如大量酗酒、吸烟、饮用咖啡等都很可能导致磨牙或者是加重磨牙情况。   4.疾病因素。一些特殊的疾病也容易引起磨牙的发生,例如帕金森、抑郁症,这些影响睡眠情况、肢体运动功能的疾病,都有可能会携带磨牙症状。所以一磨牙就去乱食打虫、驱虫药物是非常不靠谱的。   那么,磨牙会有什么症状或者后果呢?同样是磨牙,结果不一样。有的人磨牙吱吱作响,有的人磨牙却毫无声响,除了医生,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磨牙的核心是咀嚼肌不自主收缩,虽然有的人可能不声不响,但是两边的咀嚼肌经过一晚的“运动”就会变得疲劳,即感到两侧腮帮子酸胀、疼痛,更有甚者因此拥有了肥大的咀嚼肌;同时,磨牙还会造成牙齿过度损耗。牙齿是不可再生组织,牙齿磨损过多,会有很多问题,如牙本质暴露、冷热敏感、食物嵌塞等。   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手段减少磨牙行为呢?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睡觉前不要剧烈运动,不要看恐怖、紧张的节目;晚餐不要吃得过饱;不要在睡觉前考虑伤脑筋的问题,或者做高度紧张的工作,如设计、计算等;睡觉前可用温水洗脸(头)、洗澡,并轻柔按摩面部咀嚼肌,使之放松。   最后,如果磨牙情况严重,还是应该尽早就医,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本文由首钢医院内科主任姚震进行科学性把关。(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