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35周年專題】上屆「傑出青年領袖」選舉青年大使獎3得主 續服務社區

加拿大都市网

■1999年11月,住院接受治療的幼年陳耀倫,得到醫護人員細心照顧。受訪者提供

本報記者李群報道

2016年即《星島日報》33周年報慶時,除把傑出青年領袖獎之專業才俊獎頒發予3位華裔精英,更頒發青年大使獎以表彰年輕一輩,鼓勵青年人以此為榜樣提升自我、貢獻社會。兩年前喜獲青年大使獎的是3位在校學生,分別為當年20歲的卑詩大學(UBC)學生陳耀倫、17歲的中學生王亦嘉,以及西門菲沙大學(SFU) 學生余佩靜。今年本報迎接35周年報慶前夕,陳耀倫已實現多年心愿:為卑詩兒童醫院(BC Children』s Hospital)籌款100萬元的目標;王亦嘉也順利升讀美國的大學,更立下擬在加國從政的雄心壯志。

陳耀倫償夙願 兒童醫院籌百萬

過去的一年對陳耀倫意義重大,他及同伴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完成了為卑詩兒童醫院籌款100萬元的目標。此外,在獲頒《星島日報》青年大使獎之後,他參與發起創立的青少年愛心大使團隊,已為大溫8個不同慈善機構籌款,包括通過舉辦為期兩天的電影節活動,為溫哥華綜合醫院(VGH)籌募了13.8萬元。

陳耀倫近日接受《星島日報》記者專訪時慨嘆時光飛逝,目前他已經是UBC商學院最後一年學生,明年將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他表示,尚未確定未來職業目標,不過就有意創辦自己的企業,強調多年來做義工回饋社會、幫助他人的經歷,是自己實現企業家夢想的一份寶貴財富。

8年前即陳耀倫還是14歲時,他發起並會同8位志同道合友人創辦了青少年愛心大使團隊。目前該團隊的影響逐漸擴大,大學年輕領袖小組成員有6人,而在多家中學的高中年輕領袖團隊成員也有10人。

陳耀倫透露:「青少年愛心大使團隊不僅人員有增加,我們更較以往籌辦了更多活動。過去的一年是我們大踏步進展的一年,不但實現了為卑詩兒童醫院籌款100萬元的里程碑目標,更籌款支持了多達8個不同慈善機構。」

陳耀倫及年輕夥伴們除自身積極努力工作外,更學會謀求各界幫助以實現目標的能力。他表示,團隊由家長組成的建議諮詢委員會提供協助,成員更成功邀請了多位社會名人為他們的籌款活動站台助威,例如卑詩大學校長以及聯邦政界人物等。

去年最大活動為籌辦兩天電影節
青少年愛心大使團隊成員日常籌款活動,包括在互聯網上銷售二手貨物等,他們也籌辦了大型的活動募款。例如,去年最大的活動是舉辦為期兩天的電影節,除了向公眾售票之外,也尋找多位嘉賓贊助,最後成功為VGH籌得13.8萬元。

早於2012年8月,陳耀倫等12名青少年愛心大使前去中國雲南貧困山區,教授當地學生學習英文,也向這些貧困兒童贈送文具和牙齒保健品。陳耀倫表示雖然暫時沒有機會重訪當地,但去年就通過一位人在雲南的青少年愛心大使成員,透過視頻連線方式與多年前共處的同學們通話,大家都很開心興奮。

陳耀倫較普通年輕人有不同的經歷。他3歲曾患癌症並住院4年,目前痊癒。他表示因入院時尚年幼,對當年住院治療並無記憶,但此後看到父母展示當年照片,驚訝之餘也感嘆自己曾經一度面對死神,由此更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他說,自己由衷感謝卑詩兒童醫院的醫護人員細心治療令他痊癒,也因此激發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的熱情。他表示,兩年前獲頒本報榮譽是鼓勵自己做得更好,成為青年領袖的巨大動力所在。

 

■陳耀倫(右二)強調團隊精神的重要,此為兩年前他為本報提供的團體照,今年受訪後他同樣堅持要與同伴集體「出鏡」。受訪者提供

余佩靜擔任義工 難忘感動一刻

另一得主余佩靜兩年前接受本報訪問時,正在SFU攻讀衛生科學學位,她曾經登上SFU校長榮譽榜(President』s Honour Roll),更連續三個學期名列院長榮譽榜(Dean』s Honour Roll)。
 

家人全力支持下 走出抑鬱症陰霾
余佩靜在14至15歲時患上抑鬱症,而且病情持續達5年之久,後來她倚靠常與家人在一起、試圖與更多人建立信任等方法,成功走出抑鬱症陰霾。

余佩靜曾多次前去溫市中心東端擔任義工,她說:「我服務的對象很多是吸毒者及無家可歸者,他們起初對我有戒心,似乎並不信任我。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終於有人對我說謝謝,表示我的確幫到他們,這是最讓我感動的難忘一刻。」她也積極做義工,曾兩度獲得U-Roc Youth Award青少年義工獎。余佩靜曾接受危機協助熱線義工訓練,參與組織一個長者服務計劃,也積極為卑詩兒童醫院籌款。

當年她獲獎後表示,嘉獎讓她有信心做好這些工作,更堅信只要真心無私地付出,就可能成為社區領導者。

 ■余佩靜多年前獲親友協助下走出抑鬱症陰影,求學期間更積極投身公益活動。 受訪者提供

王亦嘉赴美攻讀 冀將來從政

得主之一的王亦嘉,兩年前還是溫市私校聖喬治學校(St. Geroge』s School)視覺藝術(Visual Arts)學系品學兼優模範生,當年獲該校極具聲望的里格獎學金(Rigg Scholarship)。他近日接受《星島日報》記者訪問時,已是位於北卡羅來納州美國知名學府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一年級生,正攻讀經濟學及國家政策雙學士學位。

8歲隨家人自中國移民加國的王亦嘉可講流利普通話,兩年前受訪時顯現出年紀不大但極具獨立思考能力,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就讀私校很多學生家境富有,而他不但不與同伴攀比高消費,反而堅持靠自己奮鬥達成目標的理念,也表示不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王亦嘉(左)就讀中學時留影。受訪者提供

王亦嘉現仍堅持這個信念,表示入讀美國的大學後結識很多新朋友,都是來自普通甚至較貧窮家庭的同學,他們較其他人要付出很多倍的努力,才能朝自己的目標步步邁進。他說:「我喜歡與這樣的朋友在一起,我們大約每周五都辦一個只有簡單食物的大派對放鬆一下,他們都是學業上很拚命但也很踏實的人。」

王亦嘉認為,若生活在富有的家庭,父母能幫助創業起步但不接受,未免有些極端。不過,年輕人先靠自己的努力拚搏一下,將來就不會對父母幫助下的成功感到太容易。

王亦嘉今年較早時在溫哥華經濟委員會實習兩個月,幫助組織策劃活動,例如負責為一隊來自中國的大學生演講,介紹溫哥華的投資經商環境。他說:「這些活動讓我增長了本事,提高了實際工作能力。明年我計划去加州硅谷嘗試尋找較大投資銀行的工作,我計劃先做幾年積累經驗,將來找機會自己做或與他人合作。」

人人都有潛力 但仍需自己努力
他表示自己最終還是希望能回到加拿大從政,這也是選擇經濟學及國家政策雙修學位的原因。王亦嘉十分看好大溫地區的創業環境,面向亞太門戶獨特地理位置會給大溫經濟發展提供很多機會,盼望能從經濟發展的國家大政策方面,推動本地發展。

王亦嘉也非常熱心公益活動,他創立溫哥華綜合醫院青少年領袖團隊(VGH Youth Leadership Team),希望以此培育更多年輕慈善工作和社區服務領導人才。他表示升讀大學後雖較少參與青少年領袖團隊具體工作,但仍經常與團隊成員聯繫,監督及幫助多項活動。

王亦嘉表示十分感謝《星島日報》兩年前頒發獎項,認為這項表彰對他意義重大:「這個獎勵給了我鼓勵,更給了我更多自信,讓我堅信我所堅持的是正確的,那就是人人都是有潛力的,要想獲得成功及認可不能僅靠家人,要靠自己努力。」

■王亦嘉(右)最近出席本報35周年報慶記者會。資料圖片

《星島》報慶獲 企業與商戶支持

《星島日報》35周年報慶活動獲大溫企業與商戶支持。協平世博集團出任首席贊助,可說相得益彰,皆因協平世博立足大溫逾30載,期間參與社區活動的熱誠與貢獻有目共睹。其他贊助機構包括鑽石贊助及特別表演嘉賓贊助三寶亭;鑽石贊助:安娜國際容貌矯治中心;指定機票贊助:加拿大航空;金贊助:Intelli Group、London Motorcars、冷醫生中醫藥中心、花仙子美容美體集團、Holt Renfrew 及 Organika Health Products Inc.;銀贊助: 獅牌肉乾、永安防盜、駱氏合氣道館、美容閣纖體護膚香水化妝品中心、春秋火鍋、珠城大酒樓、永達農場、創意地毯、雅蘭床褥、林奇苑茶行以及Top Student Academy。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卑诗山火扩大至324处 利顿41.2度创单日高温纪录

杜鲁多周日往卑诗度假至8月1日 地点恕不透露

突发!美国总统拜登宣布退选!

【有片】货柜拖头车队游行慢驶 温市数条干道交通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