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菩提禪師『故事屋』: 樂觀與悲觀

加拿大都市网

有一對性格極端的孿生兄弟,一個過於樂觀,而另一個則過於悲觀。其父想幫兩個兒子平衡性格,於是他買了許多色澤鮮豔的新玩具給悲觀的孩子,又把樂觀的孩子送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廢棄馬房裡。第二天清晨,父親看到悲觀的孩子正泣不成聲,便問:「為什麼不玩那些玩具?」

孩子委屈地哭着說:「玩了就會壞的。」

父親歎了口氣,走進馬房,卻發現那樂觀的孩子正興高采烈地在馬糞裡掏著什麼。

看到爸爸進來,他得意洋洋地說:「告訴你,爸爸,我覺得這馬糞堆裡一定還藏着一匹小馬!」

【金菩提禪師解讀】
樂觀者與悲觀者之間的差別,有時是很有趣的——樂觀者看到的是油炸圈餅,悲觀者看到的是一個窟窿。樂觀者在每次危難中看到的是機會,而悲觀的人在每個機會中卻只看到了障礙和困難。

樂觀者有一個特點,跟佛教的修行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學會的不是反抗,而是接受。反抗說明你想不通,接受代表想通了。想通了,就不會埋怨,生氣,不會氣餒。在想通的基礎上去尋找機會,得心中自在。相反,因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就會很痛苦。所以我們要做心胸博大的人,懂得寬容,不要只為眼前的得失而煩惱。

講到修行人得提一個觀點,學佛的人並不是所有的貪欲之心都沒有了,而是學會了善用它們,讓慈悲心做主。請大家記住一點:讓慈悲心做主,再去善用自己的某些負面的心理,比如嫉妒心。將那些負面的心理,轉化成正面的動力。如果嫉妒,將嫉妒轉成改變自己的動力。如果心眼小,過於自私,就要用寬容的心對治自私;如果過於愛自己,就要學着多去愛他人、愛社會。為了他人和社會的利益而產生的愛,才是博愛,才是慈悲。能夠站在這個角度去思考的人,將來才能成為大人物,成為高境界的人。

所以,慈悲使我們的心胸變大,慈悲能改變我們的態度。用慈悲心對待一切磨煉,將磨煉看成為磨刀石而已。不是磨出利刃來,是將自己的利刃磨掉。最終得成就,走向更博愛美好的生活。

菩提禪修  健康快樂
【金菩提禪師弘法系列 – 《做心大的人》】

604-276-2885 (中文) 778-858-3078(粵語)  www.puti.org

*本文內容由客戶提供

share to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