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放解毒劑初見成效 去年末季濫毒致死減25%

加拿大都市网

■ 周三在維市省議會大樓門外,韋弗(中)聯同兩位綠黨候任省議員──奧爾森(左)及弗斯滕魯(右),一同召開記者會。加通社

本報記者李群報道

卑詩去年因濫葯共導致1,422人死亡,較2016年的993人大幅上漲43%(附表一),其中芬太尼(fentanyl)為明顯頭號殺手,涉及去年全部死亡個案的81%。卑詩首席法醫官拉普安特(Lisa Lapointe)指,統計數據顯示濫葯已成為對卑詩社會各界造成影響的公共衛生危機,應引起所有人的重視。稍有正面意義的統計顯示,去年後4個月與前8個月相比,月平均死亡人數降低25.5%,這可能與當局發放解毒劑納洛酮(naloxone)等降低毒品傷害措施有關。

拉普安特、即將退休的卑詩首席衛生官肯德爾(Perry Kendall),以及2016年成立的卑詩濫葯緊急應變中心(BC Overdose Emergency Response Centre)總裁、溫哥華沿岸衛生局(VCH)首席衛生官戴利(Patricia Daly),周三聯合舉行電話記者會,公布卑詩濫葯死亡最新統計數字。

卑詩去年1,422人濫毒死 81%涉芬太尼

拉普安特強調芬太尼的巨大影響,不涉及芬太尼成分的濫葯死亡個案,近年來每年穩定維持在300宗左右,而在去年全部1,422宗死亡個案中,高達81%的驗屍結果顯示,致死毒品包含芬太尼成分,較2016年的67%有較大升幅。

她說:「如果沒有芬太尼,我們不會看到這麼多的死亡數字。在沒有嚴格監管及成分控制的實驗室內,混合芬太尼而製成的毒品,沒有任何人能提供安全保證。」

戴利指出,去年9至12月平均每月濫葯致死數字為96.5宗,而去年1至8月該項統計為129.5宗,明顯減少讓當局看到「少許希望」。她說:「我們雖然尚不能確定這是一種趨勢,但我對此謹慎樂觀,這畢竟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她介紹說,卑詩衛生當局去年共發放解毒劑納洛酮藥包3萬個,而自省府推出該計劃以來,納洛酮共被使用1.4萬人次,用以緊急救援吸毒過量者。

 

 

卑詩過去5年濫葯奪命個案曾逐年上升趨勢,而溫哥華、素里及維多利亞成為去年濫葯死亡人數最多的3個城市(附表二)。多項去年統計數字應引起各方關注,例如省府低收入輔助金(Income Assistance)發放後的5天,平均每日有6人死亡,遠高於每月其他任何5日的平均數字;超過半數死者年齡在30至49歲間;五分之四的死者為男性;十分之九死亡個案在室內發生,其中半數發生在私人物業內;毒品安全注射屋等及預防吸毒過量設施內,沒有一例死亡個案。

即將退休的肯德爾獲讚揚任內為降低毒品傷害展現有力的領導才能,他指出目前的危機告訴我們必須以更廣闊、更具前瞻性的目光制定政策。不過,他及戴利都認為,聯邦毒品非刑事化有極為漫長的道路要走,卑詩目前的濫葯危機不能依靠該政策改變。

 

社工指不少年輕人 吸毒慶祝過節

本報記者沈雯潔 Open Door Ministry有多年協助邊緣青年經驗的盧健恆表示,吸毒過量致死人數在節假日期間為最高,家長應擔負起責任,重視孩子的社交圈子。

Open Door Ministry事工總幹事盧健恆透露,通過戒毒機構做的相關調查顯示,最年輕的吸毒者只有10歲,為了避免悲劇再度發生,父母的責任很重要。而且,每逢寒暑假,吸毒過量致死人數都呈現上升,可能與年輕人放假時喜歡在家開派對的習慣有關,不排除有些年輕人士通過吸食毒品來慶祝。

他表示:「家長應更注重孩子的社交圈子,注意孩童身邊友人是否有吸食毒品的習慣。聯邦自由黨政府現推動把大麻合法化,但是課堂內的教育並未跟上,或導致毒品致死問題愈發嚴重。」此外,不少年輕人士清楚吸食芬太尼會造成嚴重生命危險,但仍舊懷有僥倖心理,認為其他人士死亡緣由是不知如何用,以為只吸食少量,並不會產生任何不良後果。

盧健恆說:「需要相關戒毒專家正確引導青少年,年輕人愛跟風,尤其是針對小學和中學生需加強毒品教育。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帶領孩子去癮君子聚集區看一下,通過別人的生存狀態,時刻提醒自己。」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万锦民宅火光冲天 多辆名车被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