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撐殺人事件:倒在石榴裙下未必得到吻,而是1001種死法

加拿大都市网

作者:國家人文歷史

1861年7月9日,這一天對於美國著名詩人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來說,宛如地獄。此時正事業成功,家庭美滿的他怎麼都不會想到,一場飛來橫禍即將毀掉他的下半生,帶來永恆的陰影。但這場災禍中最大的受害者還不是詩人本人,而是他的愛妻,朗費羅夫人弗朗西絲(Frances Elizabeth Appleton)。而這一切的開端,卻是夫人的一條裙子

晚年的朗費羅,他標誌性的大鬍子下隱藏着一個可怕的真相

和所有同類故事一樣,災難開始前的世界總是很寧靜。朗費羅正在小睡,而弗朗西絲按照當時的習慣,把幾縷孩子的頭髮放進信封,準備滴上封蠟保存起來,一派祥和的家庭景象。誰也料想不到此時死神已經悄悄溜了進來。不知是燃燒的封蠟滴到了裙子上還是打翻了蠟燭,沒等弗朗西絲反應過來,她的衣服已經騰起火苗。寬大的裙子極易燃燒,短短几秒鐘內,迅速蔓延的熊熊烈火就將她整個人籠罩了。

妻子的慘叫聲驚醒了朗費羅,他抓起一張毯子衝上去,試圖用身體將妻子身上的火焰壓滅。儘管朗費羅盡了最大努力,當火終於被撲滅,弗朗西絲已經被燒得遍體狼藉,人事不省。醫生很快被請來了,然而這樣嚴重的燒傷,即便是回春妙手也無能為力。弗朗西絲痛苦掙扎了數個小時後,終於在第二天上午十點拋下丈夫和一雙子女,撒手人寰。

為了解救妻子,朗費羅自己的手和臉也遭受重創,他的傷勢如此嚴重以至於沒能去參加妻子的葬禮。他的臉上留下了可怕的疤痕,於是在之後的歲月中一直蓄着滿臉鬍子來掩蓋。但對他而言,身體上的傷害還是次要的。喪妻的災難導致他患上了嚴重的焦慮症,有時甚至不得不靠鴉片酊來緩解,儘管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痛苦稍稍緩解,但再也無法康復,如他自己所說——「心已泣血欲死」。1879年,此事過去整整十八年後,他還在著名的悼亡妻詩《The Cross of Snow》中這般追憶着:

These eighteen years, through all the changing scenes. And seasons, changeless since the day she died.
  
十八載,光影流轉過。
景依舊,伊人逝去時。
——《The Cross of Snow》
這個悲劇就這樣畫上了句號,但朗費羅夫人的遭遇在1850到1860年間卻絕非個案。就在同年9月,費城的大陸劇院爆發的另一起火災吞噬了九個芭蕾舞女演員的生命。據說其中一位舞女的裙子不慎碰到了汽燈,而她們用薄紗製作的蓬鬆舞裙又是毫無疑問的易燃品,於是大火飛快地將滿屋姑娘接二連三地燒成了火人。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甚至影響到了當時的文學。狄更斯於1861年連載的小說《遠大前程》中,怪癖的郝薇香小姐最後便因婚紗碰到壁爐中的炭火而慘死,不難推測當時頻繁的「裙子火災」事件為狄更斯提供了靈感。
1861年費城大陸劇院大火,九位芭蕾舞女演員葬身火海
那麼,為什麼這一時期此類禍事頻繁發生呢?

 

答案就在當時幾乎每一位婦女的身上——19世紀中葉風靡整個西方世界的大裙子。

這個真相挺毀少女心的,畢竟優雅擺動的公主裙非常美麗,伴隨着迪士尼動畫,或者《亂世佳人》《茜茜公主》等經典電影,在每個人的童年中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令不少人心生幻想。然而現實不比歌謠,雖然在1850到1860年代的二十幾年中,巨大的圓錐形裙撐作為女裝的固定搭檔,一直是時尚界不可或缺的一環,但相比它帶來的好處,麻煩反倒更多些。

裙子上的技術革命

1820年代後期,隨着新古典主義風尚的遠去,女士們又開始熱衷於細腰和大裙擺呈現出的沙漏式體態。大約在1839年,最早有人開始在襯裙中縫入馬鬃、亞麻線製成的繩圈來使裙子蓬起,形成了後來圓錐形裙撐的雛形。但由於早年使用的質軟材料支撐力不足,所以整個40年代中女士們的裙子還是比較小而簡樸的,主要靠多層襯裙來保持形狀。這種做法的弊端很明顯——那時的女裝沉重,悶熱,容易引發皮疹和婦科疾病,穿脫衣也極為麻煩,還常常會絆住腳。

在不斷試驗中,各種更加強韌富有彈性的藤條、鯨鬚等新材料得到使用,裙撐逐漸發展,到50年代初成熟定型,並成為了獨立於裙子之外的配件。將這些材料做成從小到大的圓圈,再用絲帶連接而成宛如鳥籠的支撐物,所以有時我們也可以叫它「鳥籠裙撐」。這一時期用克里諾林(Crinoline,本義是「硬布」)來製成的大裙子也被順而叫做「克里諾林裙」。

1856年,一位名為R.C. Milliet的法國人更進一步,與當時蓬勃發展的鋼鐵行業強強聯手,使用支撐力更強的鋼條做出了克里諾林的終極款,幫助廣大愛美婦女完成了裙擺的飛躍。這種新發明無論多大的裙子都能撐住,且材料物美價廉,極其迎合當時群眾對更大裙擺的需求,於是在申請專利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便以超快的速度風靡歐美,幾乎所有鋼製品工廠都在拚命跟風生產這種新型裙撐。一時間克里諾林成了全民爆款,上至皇后下至女僕全都穿着裙撐,女士們的裙擺也隨之飛速增大,越來而越誇張,其兇猛的勢頭令人咋舌。

在1857到1859年這段時間裏西方女裝的裙幅終於達到了極大值——有記錄的最大裙擺直徑將近5.5米。儘管這些過於誇張的裙子多屬於晚禮服,日常着裝要小得多——直徑大約在2到3米左右,但也夠離奇了,上流社會女性看起來就像一個個被壓扁的A字。同一時期,除了傳統的鯨鬚、藤條,一些花哨的新材料,比如橡膠也很流行,但最受歡迎的還是鋼圈撐。

從美學意義上說,克里諾林確實增強了視覺效果,形成優雅的輪廓,但是它的尺寸也確實在生活中為人們造成了諸多不便。1861年《衛報》便以男性群眾的口氣刊登了一篇抱怨性質的文章,痛斥克里諾林是一種「社會邪惡」。在文中,作者列舉了克里諾林的種種壞處,包括使男人無法和他們的妻女並肩而行,更無法坐在一起;女士們總會在裙子下積累一堆垃圾;花園裡精心打理的花草被裙撐掃得亂七八糟;遊園會上時常有姑娘被一陣風吹進了河中;寬大的裙子需要更多衣料,頗為破費;以及男人無論在房間里還是馬車中都完全沒有落腳的地方,衣櫃也沒有空間放她們的衣服等等······

裙撐走光事件簿

除了各種洋相和安全隱患,當時社會對裙撐批評最大的呼聲,其實是「傷風敗俗」。沒錯,因為巨大的裙撐很容易被卡在門或欄杆上,使穿着者寸步難移,不得不等人來解救,而在解救過程中一些過分的肢體接觸是不可避免的。另外上樓梯,彎腰或者僅僅起風時,有些裙撐就會很不幸地翹起來,露出下面風光。

南丁格爾小姐在她撰寫的文章中毫不留情地批評克里諾林非常不莊重:「我希望穿克里諾林的人意識到她們的着裝在別人眼中有多下流。」

 

而在所有由克里諾林裙引發的尷尬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曼徹斯特公爵夫人遇到的糟心事。1859年,在參加一場小遊戲時,夫人不小心被自己的裙撐絆倒,從樓梯上一個倒栽蔥跌了下來。她的裙子,與此同時,很不給面子地翻過來罩在了頭上。在夫人掙扎着重新站起身的這段時間中,當場所有人——包括幾位法國軍官——都飽覽了她的鮮紅色底褲,此事一時傳為笑談。

裙撐帶來的花式死法

如果說以上事件都只是滑稽笑談,令女性再一次被無法反抗地貼上「無腦」標籤的話,那麼下面發生的事就只能被歸納為令人唏噓的悲劇了。巨大的裙撐不僅容易失火,而且還有其他許多安全隱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些年,女孩們為時尚祭出的生命。

火攻法

除了時尚,裙撐還有個好處是減少了襯裙層數,裙撐下基本是中空的,所以雖然裙子更大,卻清涼通風了不少。壞處偏偏在也出在這一點上。想像一下,一兩層輕薄的布料,良好的通風,再加上導熱性極佳的裙撐材料,結果呢?當然是易燃。

風滅法

如果你體驗過在大風天氣中撐傘是什麼感覺,那麼聽說很多女人因為過大的裙撐而被風吹飛,一定不會感到奇怪。事實上,對於19世紀中期的西方女性來說,風也是一樣大殺器。被風吹倒的婦女往往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爬起身來,如果她正身處鬧市,不幸此時正好又有輛馬車經過而來不及躲開,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至於在懸崖,高樓或者橋上被吹飛呢······嗯,上帝保佑她們。

雷擊法

水火之災是最主要的奪命方式,卻絕不是全部。1858年倫敦發行的一本小冊子記錄了一位約克郡富農的女兒,在戶外遭到雷擊導致四肢癱瘓的故事。這引起了當時眾人對鋼製裙撐的抵制浪潮,各大報刊雜誌紛紛對金屬裙撐大加譴責,有段時間真的抑制住了裙擺不斷增大的趨勢,甚至有幾種絕緣裙撐被發明出來。然而最終事實證明,時尚的力量是無窮的,女人們為了美完全可以不要命,因為克里諾林隨後又強勢流行了十年——用的還是鋼圈。

車裂法

同一時期因為裙撐被卡住或被卷到什麼地方而造成的機械性傷亡也相當頻繁。
    
穿着過於寬大的裙撐,女士們上馬車很艱難,需要男士從身後幫忙推上去,下車時亦然,所以當馬車不幸翻倒或落水,車中的女性根本無力自救,只能乖乖等死。同樣裙子卷進馬車輪子里的狀況也很常見,許多受害者遭到拖拽或直接被碾壓致死。
所以到1870年代,克里諾林終於從時尚界消失後,所有人都鬆了口氣。新出現的巴斯爾裙雖然形狀奇特,但至少面積小了很多,自然被火碰到或捲入馬車的概率也就大大降低了。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与中国紧张局势加剧 美国一些州正在清除中国公司的投资

深夜看屏幕对睡眠不好 如何防止在床上沉迷刷屏?

最新研究:这种类型的补充剂可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年中巨促!Coach Outlet包包低至3折+两件额外8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