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女月经量少忧是更年期征兆 中医揭2习惯引发 治疗半年回复正常 附食疗

加拿大都市网

月经失调问题困扰不少女性,工作繁忙、精神紧张、缺乏运动、经常外食、作息不规律等亦是诱因。注册中医师郑壹尹分享个案指,香港一名40岁女子因月经量过少,忧提早进入更年期而求医。经诊症后发现,她因2大生活习惯引发,接受中医治疗半年后回复正常。到底如何定义月经量少、成因及影响是甚么,吃甚么可改善?

月经量少忧是更年期 治疗半年终回复正常

郑医师分享个案指,该名40岁女子近半年因为月经量逐渐减少而就诊。她体型肥胖,求诊时神色紧张,甚至担心自己已踏入更年期。经问诊后发现,该女子缺乏运动,嗜甜食及冻饮,易胃胀;月经量比以前减少一半,而且经色暗,血块多。 

四诊合参后,郑医师认为她有肝郁脾虚等情况,故处方疏肝解郁,健脾益气的中药,例如柴胡、郁金、香附、党参等。配合1周1次的针灸治疗,针灸腹部的穴位,例如关元、气海、天枢、经外奇穴子宫穴,有益气养血、养宫调经的作用。同时,医师亦叮嘱病人平日多运动,并戒甜食冷饮。持续治疗半年后,该女子月经情况恢复至以往的月经量。

月经量何谓正常?如何定义月经量少?

郑医师表示,正常月经量是:首2至3天,若每3至4小时换日用卫生巾,而月经量大概占卫生巾的一半或以上。若经量比起以前周期减少一半以上,甚至点滴即净,整个月经周期只用一般护垫;或经期3天内完结,而且整体量少,均属于“月经量少”。 

月经量减少的原因是甚么?

郑医师表示,在中医角度,月经量减少一般是由肝郁气滞、痰湿、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引起。此外,压力、饮食、缺乏运动、运动过度、服用避孕药及子宫病变(如子宫肌瘤及朱古力瘤)等因素也会导致月经量减少。

月经量少就等于踏入更年期吗?

她表示,除了月经量出现异常,还会兼夹其他更年期症状,例如月经周期提前或延后、潮热盗汗、情绪易怒、失眠等。所以,月经量少不一定就代表踏入更年期,必须结合其他症状去判断。

月经量减少会影响备孕吗?

郑医师表示,能否受孕主要视乎卵巢功能,只要卵巢功能正常,有固定排卵,即使月经量少,也未必直接影响备孕。但要注意的是,若年龄接近更年期或卵巢功能出问题,均可能会影响怀孕,需提高警觉。

为何缺乏运动、体型肥胖、胃胀会影响月经量?

她解释,体型肥胖为痰湿体质,痰湿体质的特点为湿性重著,好像糖浆一样黏在身体各处,从而影响气机运行。所以,气机不畅会导致胃胀,加上缺乏运动更影响气血运行,而气血是参与月经的基本物质。若身体持续处于痰湿状态,气机长期运行不利,这对于女性而言,必然会影响月经。

痰湿体质可引发甚么健康问题?

郑医师表示,痰湿体质的人表现各有不同,有的人会出现月经异常,或见脱发,或见头晕,或皮肤瘙痒,或腹胀腹泻,或水肿,症状因人而异。若不改善习惯,会加速衰老,甚至提早更年期,或出现器质性病变,例如子宫肌瘤、朱古力瘤等。所以应从根本上改善,如适当运动,少食甜食及冷饮,规律的生活作息来调理体质。

改善月经量少情况 推介2款汤水食疗

吃甚么可改善月经量过少的问题?郑医师推介2款汤水食疗,分别适合脾虚便溏、烦躁易怒人士,材料及做法如下:

1. 益气健脾猪骨汤(适用于脾虚便溏者)

  • 材料:太子参15g、薏米30g、淮山20g、莲子20g、白扁豆10g、陈皮2片、西施骨300g、蜜枣2粒
  • 做法:西施骨、汆水;其他药材先冷水洗1次后浸泡15分钟;汤煲加水1500ml,水滚后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大火煮沸10分钟,再转细火煲40分钟,熄火前加少量盐调味。
  • 功效:健脾益气,理气化湿。一周可煲1至2次。
  • 注意:月经期及怀孕期不能饮用。

2. 玫瑰甘麦养肝茶(适用于烦躁易怒者)

  • 材料:玫瑰花、合欢花、佛手、枸杞、桑葚、龙眼肉各5克;甘草及麦芽各10g;大枣(去核)5至7粒。
  • 做法:将所有材料用沸水浸泡15分钟后便可饮用,可重复泡2次。
  • 功效:疏肝解郁除烦,尤其适合经前乳房胀痛、烦躁、失眠的症状。一周可泡2至3次。
  • 注意:喂哺母乳者不能加麦芽。

T10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日皇访英︱美律师忆40年前德仁拥自由时光 “他是我毕生好友”

日本富士山︱3客心脏停顿倒卧火山口 气象台:最低气温-1.6°C

UFO?︱委内瑞拉天空出现“神祕黑色圆圈” 众说纷纭……︱有片

男子每天吃苹果 验出血液毒素超标 揭少做1事惹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