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汽車減稅威脅性超特朗普時代 加拿大破天荒態度強硬

加拿大都市网

(■■方慧蘭(右)和伍鳳儀(左)日前向美國參議院領袖發出措詞嚴厲的信件,威脅可能向美國出口商品徵收關稅。 加通社資料圖片)

面對美國計劃對電動汽車提供稅務寬減,加國政府擺出了前所未見的強硬態度,威脅以加征關稅作為報復。究竟這項稅務寬減有何重要性,令兩個長期親密盟友「反目」,加方更不惜對美開徵關稅?
拜登提出向美製電動汽車提供稅務寬減,不止為了實踐選舉承諾,讓消費者節省高達12,500元,更能協助中產家庭轉用電動車,以製造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並達到氣候變化目標。

有關法案較早前已獲美國眾議院通過,現在只待參議院拍板,一旦成事,將會對本國經濟帶來深遠影響。

福特矢言不惜一切免受損

汽車及零部件製造業在本國僱用了12.5萬人,在相關的銷售及財務業務,間接受雇於汽車行業的,另有約37萬人。汽車業在本國經濟佔有主要份額,在GDP(國內生產總值)中佔去不少於125億元,成為僅隨石油及天然氣之後,本國第二大出口商品。

像通用(GM)等汽車製造商,在安省投資了數十億元提升設備,生產主要供應美國市場的電動車輛。

加國汽車業代表和政界領袖對美方這項計劃也不敢恭維,加拿大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協會(Automotive Parts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會長沃爾普(Flavio Volpe)上月形容,新減稅政策比「特朗普時代任何一項指向我們的措施具有更大的威脅性」。

安省省長福特同月指責,這項法案違反了貿易規則和承諾,矢言將會「不惜一切」,力求本國免受美方的「美國貨優先」(Buy America)政策損害。

鑒於美國參議院表示,將於12月25日聖誕日之前,就議決相關的《重建美好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進行投票,因此本國立即採取了更強硬的立場,上周五由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方慧蘭聯同國際貿易部長伍鳳儀,向美方參議院多名領袖發信,對法案作出嚴厲譴責,並威脅將向影響美國汽車工人及其他行業的多項出口商品,徵收關稅。加方同時表明,將暫停此前就乳製品作出的讓步,並提出理據指,美方的做法將導致雙方「退讓的平衡」發生重大轉變。星島記者王學文報道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谁是加拿大最有钱的人?首富身家高达678亿美元

铁路工会拟再次罢工 或影响全国货物供应

安省最新省立公园将于加拿大国庆日免费开放!

像炸弹爆炸!闪电击中亚省满载棒球队员的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