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请注意!涉疫情诈骗又出新花样,千万别上当!

加拿大都市网

当全球都将目光聚焦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程上的时候,一些不法分子却“忙起来了”。他们乘虚而入,或冒充中国大使馆、或冒充口罩供应商,在社交媒体上编造各类骗局,引不少海外华侨华人“入坑”,令人气愤!

侨网编辑总结了三种目前出现的新型骗局,请各位擦亮双眼!别让不法分子得逞!

骗局一:冒充使馆、中国公安或移民管理部门名义获取出入境信息

据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发布的消息称,近日,有在新西兰中国公民向使馆反映,有不法分子以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查询个人出入境记录为由,假冒使馆及国内公安、移民管理部门名义,进行电信诈骗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网站截图

接到此类电话的网友称,电话中首先出现的是一段智能语音客服,称因为疫情原因,需要检查该网友的出入境信息。根据语音提示,最后会转接到人工服务。而诈骗分子这时,就会根据网友提供的智能语音所说的内容,询问其出入境的记录。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骗案件发生。

同时,据了解,不法分子假冒中国驻外使领馆名义和国内公检法机关名义,以需转交个人国际快递包裹等为由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也时有发生。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郑重提醒:

1.使馆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旅新同胞有个人包裹、信函或涉及国内的案件等需要处理,更不会在通话时将电话转接至第三方。

2.使馆不会要求当事人通过转账等方式缴纳有关费用,更不会通过电话向任何人索要个人银行卡或账户信息。

3.接到陌生人电话通知“涉嫌偷渡、洗钱、诈骗”、“交通事故”、“孩子被绑架”、“亲人意外身亡”等信息时务必冷静,待通过可信渠道核实情况后再处理。切记通话过程中不要泄露重要个人信息。

骗局二:假借代购口罩、医用防护服等名义骗取网友钱财

据中国驻土耳其和韩国大使馆消息,近期,两国大使馆接到多起假借代购口罩、医用防护服骗取中国公民钱财的案件。


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网站截图

据悉,此类案件的诈骗分子利用部分网友急需口罩或医用物资的心理,在社交媒体上伪装成“要啥有啥”的“商贩”形象,骗取网友钱财:

有人在双方未签正式合同、未确认货源、甚至未见面情况下盲目交付定金或全额付款;

有人充当中介为供货人和购货人牵线,从中牟利,但因供货链条出问题而陷入违约;

有不法分子通过微信、QQ等方式散布虚假货源信息,诱骗对方付款后即拉黑;

还有人故意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网站截图

据一位受害者回忆,这些“商贩”自称可以购买大量医用防护服或者口罩,并且把某一个公司的产品资料、说明书通过微信图片发给受害者获取信任,然后提供指定账户,让受害者打钱。之后便以各种理由拖延付货。等到受害者提出取消合同的时候,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目前,相关案件警方均已立案,中国大使馆也会密切关注案件的侦破进展情况。

使馆提醒广大侨胞和企业:

在采购物资时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核实确认商家身份信息和生产、销售资质,对没有把握的,可通过中国驻海外使领馆或当地的中资企业商会等机构核实确认,以免上当受骗。

骗局三:伪装成官方电子邮件,窃取网友个人信息或钱财

近期,还出现了一种通过电子邮件窃取网友个人信息的诈骗形式。邮件一般都会来自一些看似官方的机构,比如:“CDC健康警报网络(CDC Health Alert Network)”,一旦点开邮件中的链接,网友的个人信息就会被盗。

CyberScout的数据安全专家亚当·莱文表示,这其实是一种网络钓鱼攻击。网络钓鱼是黑客首选的工具,要么是想从你电脑上获取勒索软件,要么是想获取你的信息。

还有一种通过电子邮件诈骗的骗局,是一些声称来自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宣传”。此类邮件中会要求人们“捐款”,来帮助“CDC”寻找到治愈方法和阻止病毒。看起来很平常?但实际上骗子却要你用比特币支付。

遇到此类的诈骗方式,最重要的是要在邮件的字里行间中找到破绽:

1.邮件中一般都会出现拼写或语法错误;

2.千万不要点邮件中的链接,除非你能核实这些链接的真实性。

除上述诈骗手段之外,日前,还有一些与虚假投资相关的骗局出现。此类骗局是骗人去购买所谓的可以预防、检测或治愈病毒的上市公司产品或服务的股票,而实际上是一个虚假投资……

侨网编辑再次提醒,特殊时期,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如遇到诈骗,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并向中国驻海外使领馆说明情况,以获得及时的帮助。

来源:中国侨网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天团前成员多伦多开演唱会被迫弃车步行:交通太糟糕了!

Sporting Life闪售 大牌低至5折+免邮!北面夹克半价!

Canadian Tire最新一期店内优惠(7月5日-7月11日)

民调:高房价让五分之二的新移民考虑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