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理工科移民在加拿大獨佔鰲頭

加拿大都市网

SOURCE都市报

原標題:中國理工科移民45%在加做本行

加拿大統計局近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着重分析了擁有理工科學位的移民與受過同等教育的本地人,在專業對口及收入上的差距。此類移民的專業對口比例為42%,中國移民則為44.8%,表現是非西方國家中最好的。

由溫哥華移民律師李克倫(Richard Kurland)主編的最新一期《移民資訊彙編》(Lexbase),專門介紹了這篇由皮考特(Garnett Picot)和侯峰(Feng Hou,譯音)撰寫、題為《加拿大受STEM教育的移民的技能利用和收入:按學位和學習領域區分》的報告。

該報告中所稱的「STEM」教育,指的是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專業的教育,也就是華人泛指的理工科教育。該報告指出,2016年,加拿大至少擁有一個理工科學士學位的主要工作年齡(25至64歲)人口中,移民佔了一半以上。擁有電腦科學和工程的碩士或博士學位的人中,移民更佔了四分之三。

文章根據專業和學歷來研究受雇於理工科領域的移民的專業對口情況和收入水平,結果發現,與具有相似學歷和相似研究領域的加國本地出生的人相比,擁有學士學位的移民其專業對口率和收入水平,要比這兩類人中博士學位獲得者的差異大得多。這主要是因為,擁有博士學位的移民,更有可能是在西方國家接受的教育。

從研究領域來看,工程專業的移民,尤其是學士學位擁有者,其學以致用的比率和收入都相對較低;而電腦科學專業的移民則表現更好

有略多於一半的理工科學位的移民沒有找到專業對口工作,收入水平也最低。移民和加拿大出生的畢業生,其收入之間的差距,主要與受教育國家/地區的差異有關。在加拿大、美國、英國或法國接受教育的理工科移民的總體情況,與加拿大出生的人相似。

在上述西方國家之外的其他國家受教育的人(占理工科移民的68%),其結果較差;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情況非常差。例如,來自工程學士移民最大來源國之一的菲律賓理工科移民,只有16%的人從事需要大學學位的工作。來自巴基斯坦、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的理工科移民的表現也很差。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類移民中,中國移民的表現是非西方國家中最好的,印度僅次於中國。理工科移民的專業對口比例為42%,本地加拿大人為58.3%;來自中國的此類移民的專業對口比例為44.8%,印度為40.4%。

報告指出,在非西方國家受教育的理工科移民,在加拿大勞動力市場上平均表現不佳有很多原因。首先,所接受的教育質量可能無法滿足加拿大此類工作所需的技能;也可能是由於本地僱主不確定非西方國家的許多大學的質量,並且在工作崗位並不缺人,甚至過剩的情況下,僱主更願意用本地或西方國家的畢業生;另外,還有移民的學歷認證和語言等問題。

移民部「自動決策」 4月生效

在最新一期《移民資訊彙編》,主編、移民律師李克倫(Richard Kurland)透過《資訊自由法》,收集了對將於今年4月生效的機器自動決策政策的各種擔憂和意見。

加拿大國庫委員會秘書處(TBS)正在整個政府範圍內引入新的「自動決策」(Automated Decision-Making)指引。該政策定於2020年4月生效。它將概述對使用系統、工具或統計模型來推薦,或作出有關客戶服務對象的行政決策。

對此,有意見認為「公眾對於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相關的公平性和隱私風險存在極大的擔心。」以及「加拿大移民部(IRCC)應該盡一切努力,來獲得可靠的結果數據(例如,從出入境系統、稅務紀錄,及各省和地區的系統)。」「基於規則的系統,會獨立處理大量案件,但此類系統無法做出決策;相反,它們是執行人們提前做出的政策選擇。IRCC應該注意如何賦予機器不同角色,以免誇大其自主權。」

意見又指,「在決策過程中要繼續有人的參與對公眾的信心很重要。雖然在基於複雜數據分析的算法系統中,人的決策可能不那麼重要,但人機交互系統目前代表着一種透明和個人信用的形式,公眾對此比對自動化流程更熟悉。」

另有人稱:「當客戶質疑由自動化系統完全或部分做出的決定時,官員將查看該應用程序。然而,IRCC不應在申請流程開始時,就主動向客戶提供請官員對案子進行審查和決定的選擇。」

亦有人說:「誰將成為記錄的決策者?移民和難民保護法規定,官員可以使用移民部提供的自動系統做出決定、決策或檢查,但這並不意味着系統本身成為了紀錄的決策者。人類設計系統架構、業務規則、置信度閾值之類的東西,人類最終要對該部門做出的每個決策負責。」

「鑒於新的系統將從根本上改變決策者的日常工作,是否向人力資源和相關工會諮詢,以確定工作職責描述、績效標準或可能的職位分類的修改?」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