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手術 讓他宛如新生 一次性解決了三種疾病?

加拿大都市网

SOURCE都市报

▲當藥物無法控制時,糖尿病人便要注射胰島素。

肥胖和糖尿病在過去逾半世紀以來,一直是已發展國家的重大醫療問題。過去,大家認為只要好好控制飲食和肯運動便能改善,事實並不如此。

為病人施行減重手術,不但解決了肥胖問題,更重要的是完全治療病人的糖尿病。外科手術如何治療內科病?今期由專家詳細解構。

撰文、攝影:陳旭英

50歲的吳先生,是一名「糖胖症」患者,去年11月接受減重手術,這手術的目的不單是令他減磅,更重要是改善健康,控制糖尿病!

「我之前重78.3公斤(172磅),現時不到53公斤(116磅);腰圍由三十幾吋,減到現在的27吋;血糖由十幾度,降至今天的5.3度;血壓上壓由一百四十幾,今天是完全正常。」吳先生一邊說著,一邊展示手機中血糖及血壓記錄相片。最後展示他減肥前後的對比照,簡直判若兩人!

「我有了糖尿病大約10年吧,當年是因為去泰國旅行時受傷求醫,驗血時意外發現血糖超標,之後便開始服藥。

初時我以為糖尿病沒什麼大事吧,沒有太嚴肅對待,只是減少吃澱粉質食物和甜食,其他雞鴨鵝等肉食沒有減,我很能吃的,一整隻雞都能吞下!

有糖尿病後一直要服好多葯,後期要注射胰島素,每餐進食前都要打針,在家還好處理,遇上要外出應酬,惟有自己躲在一旁註射,很不方便;雖然又服藥又注射,血糖都無法好好控制;加上血壓又高,心臟又差,肝酵素又上升,腎功能衰退,最近一次驗蛋白尿報告出現兩個+,所有病都衝著來,所以當醫生建議我做手術,我馬上答應! 」吳先生說。

手術後翌日,吳先生血壓回復正常,毋須再服藥;血糖亦大幅下降至可接受水平,現時每天早晚只須服一粒葯,血糖便可保持在六度以下。

吳先生接受了什麼手術,可以一次過解決了3個疾病?

傳統治療 以控制為目標

▲唐瓊雄醫生說,手術對糖胖症病人有即時效果。

養和醫院外科專科醫生唐瓊雄醫生說,吳先生所患的「糖胖症」,過去只能透過藥物及改善生活習慣來治療,但近10餘年,研究發現可以透過外科手術,治療內科病,而且不單是改善病情,更可以完全根治疾病!

什麼是糖胖症? 「糖胖症『diabesity』是英文糖尿病『diabetes』及痴肥『obesity』結合的疾病,因為肥胖人士很多時都有糖尿病。」唐醫生解釋。

傳統以來治療糖尿病都是以控制為目標,以共存(living with)態度對待糖尿病,病情輕的就以運動節食減肥加藥物為治療基礎;到藥物無法控制時就要轉為注射胰島素。而當患者有了糖尿病十多二十年後,併發症便陸續出現。這一條糖尿病情發展路,只能面對,無法逃脫。

大約在20年前,這治療舊路出現契機。

「美國肥胖人士比率高,每3個人有一人肥胖,所以很多人接受減肥手術,有醫學研究人員發現術後病人未出院,血糖已經回復正常。」唐醫生說。

荷爾蒙刺激胰臟細胞

美國糖胖症病人在減肥手術後,80%至90%患者的糖尿病不藥而癒,可以完全停葯,效果長達10年。之後引發很多醫生進行研究,逐漸發現影響血糖的機理。

「當中第一個重要發現是成年的二型糖尿病人在手術後,腸道荷爾蒙改變,因而刺激胰臟分泌更多胰島素,故進食後患者血糖不會過高,而效果是即時的。

第二項發現是,人體小腸末端有兩種荷爾蒙稱為’peptide YY’(PYY)及’glucagon-like peptide 1’(GLP-1),屬腸促素(incretin);我們進食後當食物來到這位置,腸壁分泌這兩種荷爾蒙刺激胰髒的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如果這個反應能早些發生,即進食後食物較快到達小腸,荷爾蒙早發出訊號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病人便不會有高血糖問題。 」唐醫生說。

▲吳先生複診,向唐醫生報告近況。

基於上述兩項發現,外科醫生的手術研究循這兩方面着手,一是胃不是用來儲存食物,食物應快速經過胃進入小腸;二是將小腸末端調到上消化道,接近食道的位置,便能令小腸荷爾蒙啟動刺激胰臟細胞機制,分泌胰島素。

由此,發展出兩項手術,一是縮胃手術,二是胃繞道手術。

「以減肥手術方式治療糖尿病,可說是顛覆了醫學界!糖尿病人毋須再面對中風、心臟病、腎衰竭、糖尿眼、糖尿爛腳等風險。而手術後的效果長達10年,即就算日後糖尿病再來,都可以將病情推遲20至30年。如病人50歲發現患糖尿病,手術後可以將病推遲到80歲!」唐醫生說。

應把握手術時機

「最早發現減肥手術有治療糖胖症效果的是美國醫生,他們將小腸接駁食道,食物完全不經胃及十二指腸,直接到達小腸末端。

其後由意大利籍醫生從動物實驗中證實機理,稱為’前腸理論’及’後腸理論’,食物早些到達後腸就能刺激荷爾蒙分泌;食物避免接觸前腸部分,能減低肥胖人士最常見的胰島素抗阻問題。當手術後啟動病人的後腸受刺激效果,前腸又減少胰阻,胰臟正常工作,糖尿病因而消失! 」唐醫生解釋。

減重手術在近十餘年仍有不少醫生繼續研究,有更多發現,例如術後令腸道細菌改變、膽汁酸(bile acid)改變;而縮胃手術研究發現胃內有一種稱為Ghrelin的食慾荷爾蒙,故切除部分胃後,病人食慾大大下降,不再感覺飢餓。

什麼病人適宜接受手術治療?

唐醫生說,醫學界定下明確指引:「體重指數(BMI)超過27.5,用盡藥物或內科方法都難以控制血糖的病人,應考慮手術治療;BMI達32.5或以上的,建議手術治療;BMI超過37,應以手術為首要治療方案。」

接受手術治療應把握時機,因為研究發現太遲進行手術,病人獲得改善的效果較少。
「如病人到藥物完全失效時才做手術,胰臟完全沒有健康細胞,手術後就算有荷爾蒙刺激,也無補於事,無法治療病情!

又如病情屬晚期,腎功能極差,糖尿病史逾20年,人消瘦,手術對這病人來說已經沒有效了。 」唐醫生說。

接受手術 得新生

▲吳先生手術前後的對比。

糖胖症之所以稱為糖胖症,因為糖尿病人同時肥胖,而這類手術在歐美被納為減重手術,屬美容類別。然而近數十年來,各國醫學界都認同肥胖是疾病,減重帶來的效果不單是外觀,而是減低各種疾病的風險。

他引述其中一名BMI超過46的病人個案,糖尿病加高血壓並有睡眠窒息症及脂肪肝,晚上需要佩戴呼吸機,在手術後所有指數回復正常。
一名有血壓高、脂肪肝、正服用兩種血壓葯的藥劑師個案,術後所有指數回復正常,毋須服藥。

另一位65歲接受縮胃手術歲數上限的男病人,高血糖、大肚腩、睡眠窒息症並要用手杖輔助步行;術後血糖正常,毋需用手杖,昔日因肚腩巨大無法自行如廁的他,在唐醫生為他切去減重後鬆弛肚皮後,終於可以自己上廁所。

而吳先生在去年11月手術後,亦經歷了脫胎換骨的全新感受。 「術後當天下午,我的血壓已經回復正常,術後第二日,空腹血糖已經跌到六以下,現在不用注射胰島素,只需服一種葯。

不過縮胃加胃繞道手術後要時間適應,第一個月要吃流質食物,第二個月才開始吃固體,量不能多亦不能吃得急,否則會頂住!

現在進食很有節制,每餐吃兩三條小魚和瓜菜;每天在家亦會踩健身單車,保持運動。
上天給我多一次機會,不能再放任了! 」吳先生說。

糖尿病與肥胖的關係

唐瓊雄醫生指出,肥胖不再是美容問題,不是一個人貪吃、懶運動導致肥胖或有糖尿病,部分病人是身體控制能量吸收機制出問題,故肥胖是一種病不是一個美容問題。

昔日有研究為肥胖病人置入胃水球,病人因而進食少了而減了磅,但沒有改變身體控制能量吸收機制,故七成人在取出胃水球後體重回升。

而早期糖尿病人因為身體無法分解糖份阻礙吸收而消瘦,當服藥控制血糖後,身體回復吸收後會逐漸肥胖,而肥胖令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抗阻,兩者互為因果,結果是糖尿病人難以瘦下來。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天团前成员多伦多开演唱会被迫弃车步行:交通太糟糕了!

Canadian Tire最新一期店内优惠(7月5日-7月11日)

Walmart 最新一期店内优惠(7月4日至7月10日)

Sporting Life闪售 大牌低至5折+免邮!北面夹克半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