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亞裔學生「模範少數」印象帶來巨大壓力

加拿大都市网

SOURCE来源:星岛
■亞裔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很受關注。美聯社

 

本報訊

 

從小到大,韓裔的金夏儂(Shannen Kim)都得取得好成績,沒有選擇;他的父母告訴他努力讀書,「這會讓我成功,這樣會讓我更快樂」。金進入那個「好」大學,哈佛大學,但是後來在期中考拿到了D。他挫折不已,因為他的自我價值和認同與他的成就密切相關,對她學業成就的低估,就像是對他的身份的攻擊。

NBC News 22日Chris Fuchs報道,在學術上擅長數學和科學的「好學的亞裔」刻板印象,已在美國教育體系內形成一種固定印象。亞洲人的表現很好,因為他們是一群成就高,受過高等教育的天生高手,也是其他少數民族應該追求的榜樣。不過,雖然這種刻板印象仍然存在,對亞太裔(AAPI)教育和收入的詳細分析,已經開始揭穿這個神話。
對於許多年輕的亞太裔來說,模範少數的印象讓他們有着極大的壓力,使其中一些人害怕在學校求助,專家說這可能會造成額外的壓力,並導致精神衛生問題。紐約市心理健康熱線輔導員梁珊妮(Shanni Liang)表示,模範少數的標籤讓許多少數族裔非常焦慮,許多人上大學後尋求心理諮詢。
加大河濱分校教授拉馬克里希南(Karthick Ramakrishnan)表示,1960年代,模範少數民族主要指華裔和日裔這兩個最大的亞裔族群,他們不僅僅比其他亞裔成功,更使亞裔顯得比非洲裔成功。
在民權運動蜂擁的十年,這具有特別的政治作用。主流社會質疑非裔只會抱怨和抗議,而質問他們「為什麼他們不能以同樣的方式成功?」,而這就是模範少數民族的神話的起源。而稱之為神話的原因,是這個說詞根本沒有考慮亞裔美國人的來源與經歷。
但這個神話,卻也讓一些亞裔美國人認為亞裔可能自然而然地變得更聰明,成為真正的例外,與其他少數民族如黑人和拉丁美洲人不同,但這些期望可能會產生消極後果。許多亞裔小孩受到很大的壓力,因為他們的父母犧牲了很多,他們得努力保持他們的成績,結果一些人由於過度焦慮,無法完成大學第一年的學業。
梁珊妮表示,華裔、韓裔、日裔和印度裔學生都有此現象。不過亞裔雖然平均在教育成就或收入方面看起來真的很好,但實際上平均值掩蓋了很多差異。東南亞族裔的表現就通常並不那麼理想,柬埔寨人、老撾人和苗族人更是處於底線,這三個族裔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擁有學士學位以上學歷。相對來說,台灣和印度裔擁有本科學位者高達3/4。
對於在沙加緬度的低收入區長大的、苗族的楊(Nakauj Iab Yang)來說,模範少數的標籤與他的自我認同差距很大,但是到了大學,每個人都當你是亞裔,老師就覺得你應該可以自己學會。
現在擔任加州東南亞資源行動中心(SEARAC)政策項目主任的楊說,她感覺到教師和她的學區主管都期望她能做得很好,只因為她是亞裔美國人。楊說,這些期待是有問題的,因為她其實需要輔導。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DEWALT双金属往复锯片组16件 原价57.22特价31.98

Amazon Basics纸和信用卡粉碎机 原价102.05特价9.30

飞利浦ProMix手持搅拌器 原价178.40特价59.99

搭Uber因司机冲红灯撞车致受伤 美夫妇欲状告索偿才知因一原因不能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