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諾貝爾獎」揭曉 3學者各獎百萬美元

加拿大都市网

SOURCE来源:星岛
10月21日,49歲的中國科學家施一公在北京獲得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獎項“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何梁何利獎是由香港愛國金融實業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共同捐資4億元港幣,于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註?成立的公益性科技獎勵基金,以公正性和權威性聞名業內。資料圖片為施一公。中新社發 陳驥旻 攝
■清華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資料圖片
 

■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潘建偉。資料圖片
 

■北京大學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教授許晨陽。互聯網

本報訊

 

有「中國版諾貝爾獎」之稱的中國「未來科學大獎」第二屆評選結果9日在北京揭曉,清華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量子通訊衛星「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北京大學教授許晨陽,分別獲得「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電腦科學獎」,各將獲頒獎金100萬美元。

從每項獎金金額100萬美元來看,這是目前中國金額最高的科學獎項,高於官方國家最高科技獎的500萬元人民幣。去年創建的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由科學家、企業家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一年一屆,重點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獎金由企業家分攤捐贈。
今年是未來科學大獎的第二屆。澎湃新聞網等報道,在9日的記者會上,該獎項的科學委員會輪值主席王曉東說,從今年3月以來,三大獎項共收到800多份提名推薦,評審委員會經過「馬拉松式評審」,最終選出本屆獲獎者。頒獎儀式將在明年初舉行,三位獲獎者當天沒有出席記者會。
評審委員會宣讀獲獎理由稱:50歲的施一公是因「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體這一關鍵複合物的結構,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層面機理的重大貢獻」;47歲的潘建偉是因「在量子光學技術方面的創造性貢獻,使基於量子密鑰分發的安全通訊成為現實可能」;36歲的許晨陽是因「在雙有理代數幾何學上作出的極其深刻的貢獻」。
「(獲獎是)天上掉了這麼大的餡餅。」施一公與記者會上的監督委員會進行現場連線時說。他還特別談及,能取得一些科研成就是「擁有一個既努力又聰明還勤於創新的團隊」。潘建偉表示,這個獎項是對中國所有從事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科技工作者的肯定,「激勵着我們繼續沿着這個方向去做事」。許晨陽透露,有意拿出部分獎金,激勵更多年輕科技工作者攀登科學事業高峰。
獲獎的三人中,許晨陽年齡最小。他1981年出生於重慶,2003年北京大學數學系本科畢業,2008年獲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博士,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做博士後研究。《重慶晨報》報道,許晨陽是中國代數幾何方向的領軍數學家。普渡大學數學系助理教授李馳曾評價許晨陽,說他像是「搜索引擎」,對自己的領域研究很深入,可以搜索到很多別人沒想到的東西,從而推進問題的研究。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加拿大确保800个机位协助黎巴嫩加籍公民撤离

邹至蕙为空置房屋税辩护 税收政策正进行重大调整

精英滤芯可用半年!Brita碧然德超大容量滤水壶特价

杜鲁多再度挺过保守党主导的不信任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