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8月31日 星期六 04:14:35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青少年

「漢娜的遺言」電視劇播出 美青少年自殺率創19年新高

美国有研究人员表示,一部受欢迎的电视连续剧播出后,美国10至17岁儿童的自杀率,在1个月内跃升至19年以来新高。美国一项研究近日发表,强调没法证实Netflix播放的一套名为“汉娜的遗言”(13 Reasons Why),于2017年3月播出后的9个月内有超过195名青少年自杀有关。但仅在2017年4月,已有190名美国青少年自杀,自杀率为每10万人,有0.57人,较研究中包括的前5年高出近30%。俄亥俄州哥伦布市全国儿童医院自杀研究员Jeff Bridge牵头撰写的研究报告指出,2017年4月份的青少年自杀率高于之前的19年。Bridge表示,电视剧“汉娜的遗言”的创作人,故意十分形象化地描绘主角的自杀情节,这可能引发青少年的自杀行为。Bridge表示,有关研究的局限性,包括不知道是否有人因自杀而死,与该电视剧关;另外,研究人员亦没法解释可能影响自杀的其他因素,其中,包括2017年4月19日,前新英格兰爱国者球队(New England Patriots)球员Aaron Hernandez的自杀,及一名在Hernandez自杀前一天自杀的脸书网红;他强调,这些死亡事件,没法解释研究发现整个4月份青少年的自杀飙升原因。研究人员分析美国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由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10至64岁美国人死亡数据,研究人员发现,在电视剧“汉娜的遗言”播出后,18岁及以上的人士自杀率没有出现变化。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Anna Mueller表示,研究结果似乎合情合理,且证明引人注目的媒体刻意描述自杀,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共同作者与研究员Lisa Horowitz表示,自杀是美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且被认为是“重大公共卫生危机”。Netflix在部分剧集中已提出警告讯息,并推出一个包含危机热线及其他资源的网站,该剧集在第二季播出时,演员亦有向观众提供寻求协助的建议;Netflix将于今年底推出“汉娜的遗言”的第三季电视剧。(图片:Netflix) T02

省自由黨吁採取行動 遏止青少年吸電子煙

卑诗自由党省议员斯顿(Todd Stone),周四在省议会提出《保护弱势青少年免受电子烟危害议案》(Vulnerable Adolescents Protection from E-cigarettes Act 2019)。 斯顿表示,本省青少年使用电子烟有激增的趋势,加拿大最近估计,三分之一的10至12年级学生使用电子烟,远远超过吸烟草者数量。烟草公司通过果味电子烟,让青少年对尼古丁上瘾。社会并无采取行动遏止,此现象十分危险,政府必须立即行动。 该议案对《烟草及电子烟产品控制法案》提出修订,旨在避免儿童接触此类成瘾产品。修订包括禁止销售果味电子烟产品;通过严格零售控制来限制电子烟供应及可接触性;限制产品在只允许成人进入的烟草店、电子烟店或获准的药房销售;并对违规者实施更严厉的处罚。 促禁售果味电子烟 斯顿补充,除了这些修订,他也呼吁省政府为所有中学提供资源,提高基于证据对电子烟危害的认识,以及预防和支持项目。 另一名自由党省议员桑瑟怀特称,成瘾问题对卑诗省产生严重影响,不但危害生命,更摧毁未来。研究指出,青少年电子烟的使用与日后抽烟有关联。 家长已呼吁政府立即采取行动,制止趋势蔓延。 此议案是对前自由党政府,限制青少年接触电子烟产品工作的延续。 在2016年,前卑诗省政府作出了对《烟草控制案》作出修订,以规范电子烟。本报讯

【研究】看電腦屏幕 對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微不足道」

根据一项研究指出,青少年看屏幕的时间,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只会造成“微不足道”的影响;研究指,即使青少年每天对着屏幕数小时,都不会影响他们的睡觉表现。 这项由英国牛津大学就屏幕对青少年的影响进行研究,在爱尔兰、美国及英国共访问1.7万名青少年,结果显示,青少年在睡前看电脑屏幕,对其心理健康完全没有关系,看屏幕的时间,相对生活中的其他活动,对其健康只有“微不足道”的影响。 研究指出,青少年需要连续使用电子科技63小时31分钟,才会对其健康造成较明显影响,但这个长时间,一般情况下难以出现。 带领研究的首席研究员Amy Orben表示,由于科技已融入社交生活及职业中,因此,看屏幕的时间与青少年健康影响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关注。 另一研究员Andrew Przybylski教授表示,有关研究完全基于自我报告使用屏幕的情况,当中有三分一受访者被问到每周上网的时间时,会作出十分肯定的答案。 英国皇家儿科与儿童健康学院健康改善主管Max Davie表示,围绕屏幕使用与青少年健康的争议一直有出现,透过这项最新研究,可改变一般人认为睡前看屏幕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的想法。 但Davie仍建议家长应为子女设定一个使用屏幕的时间,及让他们优先考虑面对面与朋友接触,而家长本身亦应要树立良好榜样。 (图片:英国卫报) T02

人間有真情 善良夫婦呼籲社區加入「夜間暫留」計劃

■■基米斯与妻子指孩子们心地善良,没有为他们带来任何麻烦。Metroland   本报综合报道 半夜仍在街上流连的青少年,一般会被人以有色眼镜认定为“不良少年”,不过参与向无家可归青少年提供一晚或数晚宿位的烈治文山市夫妇,相信他们因各种原因被迫流落街头,深信这些青少年需社区提供人间温暖及夜间宿位。约克区关注无家可归青少年志愿机构估计,区内每晚有多达300个青少年需善心人提供容身之所。 新闻网站YorkRegion.com报道,约克区关注无家可归青少年的志愿机构“360Kids青少年宿舍”,去年3月推出“夜间暂留”(Nightstop)计划,鼓励居民为无家可归青少年提供晚间睡觉床位,使他们毋须在寒冷晚上露宿街头。 该机构估计现时每晚超过300个16至26岁青少年露宿街头,机构发言人Jacquie Hermans相信约克区内无家可归少年与青年数字可能较他们估计更高,原因是该机构只计算一些属低风险,且符合“夜间暂留”计划无家可归青少年,不包括一些不合受惠资格青少年。 她表示,虽然该机构于2016年3月在烈市The Hub新增14个紧急床位,予有需要无家可归青少年暂住,但由于需求殷切,这些紧急床位转瞬爆满,“360Kids青少年宿舍”有必要急谋对策,并在去年3月推出“夜间暂留”义工计划,希望有志愿家庭参加,然而现时只有11个家庭愿向这些无家可归青少年提供宿位。 居住在烈治文山市的基米斯(Tim Grimes)及妻子Catherine,就是其中一个愿向无家可归青少年提供夜间床位的家庭。他们表示对于区内每晚有逾300个16岁至26岁少年与青年,夜间需露宿街头感到震惊,他们一家在烈市住了约30年,从没想像过居然有青少年会在约克区流落街头无处容身。 基米斯说当他与太太透过本地报章知悉上述事实后,便与3名成人子女商议是否可以参与这个义工计划,一家5口很快便同意应该向有需要青少年予以帮助,于2年前参加计划。 作为经常向区内无家可归青少年提供宿位之“过来人”家庭,基米斯认为不少居民对这些无家可归青少年存在偏见,以为他们一定是操守有问题的“不良少年”,基米斯称他们所接触的无家可归青少年都是心地善良的好孩子,只是因不同原因,部分与家人发生龃龉等离家出走。 基米斯相信这些孩子需要的是社区人士让他们感受到人间温暖,以及在寒冷冬季能解燃眉之急,提供一个有瓦遮头的宿位;基米斯一家均盼望区内家庭能秉承圣诞节真正意义,向有需要人士伸出援手。 “360Kids青少年宿舍”表示,合资格参与“夜间暂留”计划的青少年,必须没有出现任何暴力行为,没有任何瘾癖与无案底;以基米斯家庭为例,他们在过去2年协助过12名青少年,基米斯称这些青少年与他们一家相处融洽,从没有为他们带来任何麻烦。 该志愿机构希望有更多家庭效法基米斯一家,向有需要青少年提供晚间睡觉床位,让这些青少年感受人间有情,令他们对未来燃点希望。

十分鐘換半小時 如何拯救青少年睡眠不足問題?

    根据安省布鲁克大学(Brock University)刚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短短延迟中学上课时间10分钟,就可令青少年的睡眠时间增加近25分钟。主持该项研究的学者表示,面对至少三分一青少年没获得建议之8至10小时睡眠时间,上述结果显得十分重要。 ■布鲁克大学健康科学助理教授巴堤(Karen Patte,图) 该项由布鲁克大学健康科学助理教授巴堤(Karen Patte,图)进行的研究亦发现,若中学上课时间提早开始,学生睡眠时间也会相对缩短。 巴堤指出,睡眠不足会增加各种健康问题和风险行为,如药物使用、学习成绩降低、精神健康不良、意外和受伤、肥胖和不健康饮食习惯。 巴堤和其研究团队,抽取一项名为COMPASS研究项目的一部份数据结果加以分析。COMPASS是一个为期9年的研究,研究人员挑选加国逾120所中学约7万名第9班至第12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牵涉他们健康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官方政策的长远影响。 额外时间没被用来上网 巴堤的研究团队从COMPASS研究项目,审查了49所安省中学学生的行为数据,对13次上课时间改动作出分析,该些改动由5分钟至10分钟不等。 巴堤团队发现,当校方延迟上课时间10分钟,学生睡眠时间平均增加了23.7分钟。相反,当校方提前上课时间10分钟的话,学生睡眠时间也相对缩短。但上课时间延迟或提前5分钟,则对学生睡眠时间没有影响。 外界有人担心,若学校延迟上课时间,青少年会利用额外时间用在他们的智能手机上。延迟上课时间也可能导致课外活动时间减少,特别是那些涉及体育和其他体能活动。 不过,巴堤团队从研究对象使用智能手机或上网时间数据证实,上述情况并没有出现,学生的确利用延迟上课的额外时间来睡眠。巴堤解释说,在青春期,身体的昼夜节律会有所改变,褪黑素(melatonin)分泌时间将推迟,这意味着青少年在夜间晚些时候才会感到疲倦。因此,青少年需要额外的睡眠时间,以适应这种生理变化,获得足够的休息。所以,校方延迟学生上课时间是有其好处。 她又谓,除了延迟上课时间之外,还有其他多种方法可让青少年获得所需的睡眠。多管齐下办法包括:稳定睡眠时间、晚上避免摄取咖啡因、白天多运动、吸收天然光及把手机放在睡房外。 本报记者

無家可歸青少年85%患精神困擾 哪些人群最容易露宿街頭?

■ 一项研究发现,无家可归者当中高达85%曾有过精神困扰危机。星报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记者报道 约克大学联同加国无家可归者观察组织,就加国青少年无家可归者最新概况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曾有过露宿街头经验的青年,竟有约40%早在16岁以前首次无家可归;无家可归者当中高达85%曾有过精神困扰危机;63%露宿青年在儿童时期,曾遭虐待或创伤。该研究报告敦促政府,需正视青少年贫穷与精神问题。 撰写该份有关本国青少年无家可归情况报告的约大学者,与本国无家可归者观察,收集及依据本国关注无家可归青年状况团体的数据,揭示本国无家可归青少年景况堪虞程度,远超过国民想像,18岁以下青少年露宿实况,多为大众所忽略。 该份名为《防止青年无家可归者路线图》的研究报告坦言,近年本国青少年经历无家可归情况,完全没有改善过,25岁以下青年甚至未成年露宿者,较其他年龄露宿者在街上面对的暴力、歧视及精神困扰,以及营养不良情况更严重。 报告发现,曾经历露宿街头的青年,约40%在16岁或之前已尝试过无家可归,有76%这类青年有多次露宿街头的经验,其中37%青年形容自己有超过5次或以上露宿街头。 逾4成青少年露宿者想过自杀 研究显示高达85.4%本国无家可归青年,饱受精神及情绪困扰,当中更有42%青年坦言,曾绝望到试过至少一次或以上自杀。 有38%无家可归的女性青年及青少年,坦言在露宿街头期间遭到不同程度的性侵犯。 研究同时发现,年轻一辈的露宿者,接近58%童年出身于曾领取儿童福利的家庭;此外,长大后成为露宿者当中,约有63%表示他们在童年时曾遭受严重创伤或虐待。 新移民原住民同性恋露宿比例最高 另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是本国新移民、原住民、跨性别与同性恋青年,是露宿者比例最高的一群。本身是加国无家可归者观察组织主席的约大教育学院教授格耶茨(Stephen Gaetz)认为,本国青年露宿者情况一直被政府与社会无视。他指出,从青少年时期已有无家可归经历的青年,他们将来流落街头的机率及时间,会较其他族群多及长。 青少年时期已有露宿经历的人士,他们的精神健康及情绪状况,以至健康都会较差。 格耶茨形容三级政府为无家可归者提供的紧急支援服务,主要是等候无家可归者问题出现后,才予以支援及协助。他指出,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他认为各级政府应该在问题出现前,尽早以不同方式帮助边缘青少年及他们的家庭,在他们流落街头之前采取防御措施,避免他们成为露宿者。 该报告亦提出建议方案,包括多兴建可负担房屋单位,让更多低收入家庭可入住,减少他们要举家露宿的风险;报告又建议制订针对青少年族群的扶贫计划,且多推出关注青少年精神与情绪健康的外展工作,协助青少年建立自信与健康心灵,减少他们离家出走及露宿街头的情况。 未成年露宿街头 或与家人闹矛盾 家和专业辅导中心总干事黄晓莹博士指出,无家可归者这个社会问题,其复杂原因往往超过一般华裔社区所理解,无家可归者问题一般与癖瘾有着紧密关系。 ■家和专业辅导中心总干事黄晓莹博士 她又表示,收留无家可归青少年的庇护宿位远远不足,她亦期望三级政府采取行动,能走前一步主动应对,协助潜在的无家可归者成为社会动力,而非包袱。 约大研究报告指出,本国青少年流落街头情况一直被低估,黄晓莹博士表示无家可归者与精神及情绪困扰,与癖瘾问题往往有着紧密联系。 年龄25岁或以下青年以至未成年人士成为无家可归者,除有可能是他们本身出现精神困扰或癖瘾外,亦可能因感到家人不明白自己,与家人出现矛盾选择“有家不归”。 无家可归包括住庇护宿位及中途宿舍 她指出,华人社区一般以为睡在街头人士,才称为无家可归者,其实无家可归者定义也包括一些居住在庇护宿位或中途宿舍人士,他们都没有固定居所。 黄晓莹表示,需要庇护宿位者愈来愈多,但政府在这方面资源远远追不上需求,即使有些志愿团体向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宿位,但也相当有限;在现今租金愈来愈贵下,年轻无家可归者即使欲租住小单位,也难以如愿。 报告敦促三级政府在处理无家可归者问题时,应以如何预防为重点,并非待问题出现后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黄晓莹认同此建议,认为政府应多拨资源在青少年心理治疗,以及教育公众如何正视青少年及年轻人精神困扰与情绪问题,冀于青少年露宿街头之前,作出适当堵截行动。 另外,政府若能提供更多可负担房屋予低收入青年,以及协助新移民与LGBTQ社区青年,明白他们所需,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减少歧见,把他们变成社会新动力,对他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缔造双赢局面。 

青少年濫毒報告出爐 因毒品死亡數字翻倍 最小才10歲

■ 查尔沃思称,原准备明年春季才公布报告,但政府亟需就相关政策作决定,故提早公开。 图文:星岛日报温哥华记者沈雯洁 卑诗儿童及青年代表查尔沃思(Jennifer Charlesworth),周四公布青少年滥毒问题报告,显示本省去年有24位青少年的死因与鸦片类毒品有关,年龄最小仅为10岁,死亡人数是2016年的两倍。这份报告向省精神健康和癖瘾厅、儿童及家庭发展厅提出五项建议,旨在把青少年滥毒危害降到最低,保护青少年健康。 这份报告名为“是倾听的时候:青少年对滥毒问题的看法”,由卑诗儿童及青年代表(简称:RCY)查尔沃思,于周二提交给卑诗省议会,报告提到去年共有1,452个省民滥毒死亡,其中青少年(10至18岁)占24人。 报告综合来自18个社区,共100位青少年的观点,每位受访者对滥毒问题均发表看法,也提出建议。查尔沃思指出,青少年滥毒现象极为普遍,去年其办公室收到154份滥毒伤亡案例,数量几乎是前年的两倍。然而死亡仅是问题的一部分,最严重的是每天都有青少年尝试吸食毒品,相关部门应采取一系列保护行动。 滥毒与成长环境有关 查尔沃思表示,青少年滥毒与成长环境有关,例如家庭成员和社会群体的忽视,都会导致未成年群体借着毒品来消除精神压力,其中原住民群体受到的损害最严重。报告还向精神健康和癖瘾厅,以及儿童及家庭发展厅提出五项建议,其中一项是呼吁政府资助和开发一系列支援服务,满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青少年的需求。 查尔沃思称,许多青少年不了解能获取相关服务的地点,提供一份写有滥毒服务的清单,是最理想的方式。报告还建议,精神健康和癖瘾厅对寄养家庭的父母,开设有关滥药支援服务的培训课程。 省精神卫生及癖瘾厅长达尔茜(Judy Darcy)表示,将与儿童及家庭发展厅合作,仔细阅读报告提出的建议,也会与卑诗省儿童及青年代表合作,持续重视滥毒危机,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滥毒问题。 她说:“我们将密切关注该如何借着支援服务,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并帮助他们重建希望。此外,还着重育儿福利和住房供应问题,通过创建良好物质保障,减少青少年滥毒可能性。”

安省規定實體大麻店距學校只須150米 專家:至少得500米

■■省府承诺明年4月起于省内可开设私营大麻实体店,图为今年初在温哥华的一间药房展示的大麻产品。加通社 星岛日报记者报道 安省在联邦休闲用大麻合化法后,仍以省营网购大麻店出售大麻,省府早已承诺明年4月在省内开设私营大麻实体店,省府前日傍晚公布4月大麻实体店十分规管内容,包括容许大麻实体店可于距学校范围仅150米外开设,大麻店可由早上9时营业至晚上11时,并称会严查申请营运者背景,以免帮派份子混水摸鱼申领牌照。 据加通社报道,明年4月1日起,吸食大麻人士除可透过现行在官网上购买大麻外,亦可于省内实体店买大麻;省律政厅长卡路莲(Caroline Mulroney)前日傍晚公布了安省政府有关大麻实体销售店之营运内容。 ■■省律政厅长卡路莲公布安省有关大麻实体店之营运内容。加通社   当中较受家长关注的,是这些实体大麻店与校区之距离,省府容许这些实体店与学校范围仅只距离150米,但必须严厉禁止未满19岁青少年入内。 她指出省府允许大麻实体店,营业时间为早上9时至晚上11时,为配合这些大麻实体店营业时间,省府也会延长辖下安省酒类管制局(LCBO)于明年4月起,营业至晚上11时。 下月17日可申请相关牌照 省府亦允许每个营运单位,可申请最多75间店铺营运权;意欲在安省经营这些大麻实体店之营运商,可于12月17日后,向安省政府入纸申请相关牌照,省府会因应申请人是否合乎资格,而作出批核考虑。 至于省府接受申请人入纸时,如何确定他们与一些帮派及犯罪团体没有勾结,卡路莲表示省府除要求申请人及企业,出示其个体及企业之税单,证明其没有瞒税及逃税等不法行为外,亦会透过警方及本国司法机关数据库等,查看其以往有否曾与帮派有联系,甚至曾参加帮派等不法活动。 省府承诺若申请者或企业,曾参与过任何不法行为,均不会获省府批出相关大麻经营牌照。 此外,省府严格规定经营者所聘请之实体店员工及经理,均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包括接受如何负责任地向哪些省民出售大麻,与大麻销售监管等课程。 卡路莲重申省府公布之上述措施,是以维护儿童安全为目的,她承诺省府会做好监管营运者的把关工作,同时会严格要求所有在省内营运大麻实体店之企业与商户,必须以真诚与公众利益放于利益之上,才可以在安省营运大麻实体店。 建议距校区至少500米 时评人:免学生惹祸上身 关注学生及社区安全的时评人萧振华认为,省府将大麻实体店设于距离学校范围150米外经营,容易令学童途经大麻店时,沾上二手大麻味,为学童制造“麻烦”,他形容较理想的范围是距学校至少500米或以上;萧振华指安省政府公布的大麻实体店规范,似乎较宽松,易令省民感到省府是宣传大麻,非以规管为主。 萧振华说早前本地天主教教育局辖下一名学生,因为身上染有大麻气味而被校方勒令停学,但学生身上大麻味可能是不慎沾上他人二手大麻所致而引起争论;萧认为省府容许大麻实体店设于距离学校范围仅150米街道,即等如可以在学校对面马路位置便可以开店,是太过接近学校,学童容易途经这些店铺时,惹上麻烦。 ■■萧振华认为省府的规管太宽松。图为一业者磨拳擦掌,推销大麻。网上图片   指教局须设定应对方案 他认为现时省府推出大麻实体店设立方案,省内各教育局需开始因应省府上述方案,制订校区应对计划,明确说明若学生身上沾上二手大麻,会有何种应对方法。萧振华指在部分省份规定大麻实体店必须距离学校范围至少300米,也有一些地区规定对学童安全不利的设施,如安全注射屋等,必须距离学校范围至少500米,他认为大麻实体店距学校500米或以上,是一个较理想与合乎学童利益的距离,150米是太过接近了。 至于省府容许实体大麻店营业时间为朝9晚11,较普通购物商场营业时间更长,与便利店营业时间不相伯仲;萧振华指这难免给予大众一种感觉,就是省府好像是宣扬与欢迎大麻实体店延长做生意般。 他说若以生意人角度而言,当然是无任欢迎,亦鼓励了此方面之营商环境,但当中社会成本所付出的代价,他希望省府能对此作出深思。提到省府称会严格禁止曾与帮派有联系甚至曾参与帮派等违法活动人士或商家,取得大麻实体店经营牌照,萧振华相信省府在此方面,在省警及多市警队协助下,可以做好把关工作,不过他仍期望省府为大麻实体店数目设限,不要只着眼于商业营运,也应考虑到社会整体价值。

憂大麻影響青年 學界吁家長以身作則

■ 加拿大人将国旗枫叶更改为大麻叶。 网上图片 撰文/ 摄影:谢斐 部分图片:星岛图片库 加拿大10月17日正式实行全国休闲大​​麻合法化,学界和家长都忧心子女跃跃欲试,受到沾染。吸食大麻除影响年轻人智力发育,也会带来安全问题。本拿比Cariboo Hill 中学的学校安全专家(Safe School Specialist)龙志光(又名龙Sir)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坦言,虽然国家休闲大麻合法化,但校内绝对不容许吸食大麻。事实上,龙Sir 担心大麻合法化后青少年更易接触大麻,摧毁他们的人生动力、变得颓废,凡事都说 : “I don't care(我不在乎)!” 吸食大麻危害健康 龙Sir指出有益健康的运动能帮助青少年人建立自信和自我形象,对抗不良嗜好和引诱。 “大麻合法后,虽然本省年满19岁就可以合法购买,但若果家长能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帮助子女避免吸食大麻,甚至滥用。其实,大麻合法对中小学是没有直接影响的,因为学生都未满19 岁,不能够合法购买,而且学校有清楚指引,由早上8时30分至下午3时30分上课期间,所有学生绝对不能够携带三类危险品返校,包括毒品、酒精类饮品和武器,通通严格禁止。一旦发现有学生违规,我们将会立即没收,停止上课,要求家人接走。” 龙Sir续说:“现时吸大麻跟饮酒一样已经变成合法。当大家吸食后,可能会做出一些危险事情,损伤自己甚至危害他人。华人父母担心孩子吸食大麻后直接影响健康和学业,我建议要先为孩子建立一个良好榜样,再培育他们多做运动,这是非常重要的。多年辅导学生的经验,9 成有问题学生都是游手好闲、没有自信,又或者留在家中做宅男,日日对着电脑上网,活在自己的虚疑世界,不懂与人接触,有部分性格变得很脆弱。当他们完全缺乏自信,每当遇到情绪精神困扰时,便很容易沉迷烟酒和毒品。一来麻醉自己,二来希望在朋友圈突出自己。这些学生多数是精神和肉体都现问题,而且得不到帮助。” 龙Sir坦言,有部分年轻人没有运动又无社交生活,跟父母产生代沟,才会引发出种种情绪和交社问题。倘若他们沉迷大麻和毒品,不能自拔,情况变得更严重。吸食大麻的人通常变得颓废,凡事Say No ,或者I don't care(我不在乎)! 做事提不起劲,完全没有动力。他指有研究发现,食大麻加上饮酒,可能会赔上性命。如果先吸大麻,后饮酒,更会提高暴毙率;但倘若先饮酒,后吸大麻,就会令人纷纷欲睡和呕吐,所以先后次序都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 电子吸烟风气严重 除了大麻,龙Sir更担心青年沉迷电子烟,他表示:“最近在学生中搜出了一些电子吸烟器,他们会放入一些大麻油(Hash oil)吸食。这些Hash oil 是通过提取大麻或大麻获得的油树脂,呈浓缩液体,吸食时完全无味。有些吸烟器售价不菲,另有跟卡片大小相若且非常薄的吸烟器,容易收藏,较难被老师或家长发现。担心改装这些电子吸烟器去吸毒,情况更加严重。不少年轻人认为食大麻或吸大麻油是一种很酷的社交行为。合法后带给年轻人一个很坏的讯息,同意吸大麻是OK,没有问题,但其实对人体健康和精神集中力都带来很坏的影响。年轻人自我控制力较弱,比较容易上瘾。我曾辅导一个男学生,因为发现沉迷吸食电子烟向我求助,他愿意把手上吸烟器交给我保管,结果他成功戒除,而且勤做运动,重新建立健康生活。” 预防方法...

大麻即將合法 家長怎樣引導孩子遠離大麻

■ 区泽光(右)及陈国衡(中)等嘉宾,应邀向市民介绍大麻知识及政策。 图文:星岛日报记者沈雯洁 加国大麻合法化下月实施,本地不少华裔家长对此十分关注。为帮助华裔家长更好应对,中信中心昨天(周六)举办“唔食都得”专题论坛。列治文青年及家庭辅导专家,不建议家长采用强硬态度教育孩子远离大麻,否则极易引起青少年反感,得出反效果。专家鼓励父母在充分掌握信息后,以平和态度与孩子建立信任,再引导孩子避免吸食大麻。   讲座吸引几十位华裔民众参加,均为中年和长者。加拿大中国信徒布道会总干事谭阜全表示,大麻合法化必定会成为事实,毋须针对该话题再争论,目前应考虑该如何让青少年更了解大麻的相关知识,塑造健康生活。 ■ 谭阜全希望用客观方式,给予民众更多大麻相关资讯。 谭阜全指出,合法并不代表必须去做,好比赌博和购买烟酒都合法,成年人有权自由选择,大麻也是如此。不少华裔家长对大麻认识趋于极端,在知识体系不完整情况下命令孩子远离毒品,这并不是健康沟通方式,只会加剧隔阂。他说:“本次活动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分享,让家长了解大麻的同时,也掌握面对孩子的最佳沟通方式。” 若激起孩子反叛心理 不利沟通 列治文癖瘾服务协会(Richmond Addiction Services Society),青年及家庭辅导师陈国衡指出,华裔社群在未充分了解大麻定义情况下,便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干涉,实际上起到相反效果,容易激起青春期孩子反叛心理,反而不利于沟通。 统计显示,卑诗2013年有26%学生曾抽大麻,而列市的比例为17%。不过陈国衡指出,在使用大麻的学生中,高达46%的学生自14岁起就有接触大麻经历,该类群体面临巨大身心压力。另外,常受同伴欺凌的学生,更容易通过大麻寻求慰藉。作为家长,需给孩子充分支持,可常带孩子参与社交和课外活动,不仅强学生与社会联系,也可减少孩子寻求药物慰藉的可能性。 陈国衡建议,家长可从可靠网站掌握大麻资料,再用平和态度与孩子交流。 当孩子意识到父母对大麻很了解,当遇到同伴建议抽大麻时会主动与父母交流,探讨保护自己的方式。 列市议员区泽光也来到现场,介绍列市府反大麻合法化的立场和政策,包括要求任何有儿童居住或可能出现场地,不能种植或吸食大麻等。作为“关注大麻合法化小组”发起人之一,他与其他成员也要求联邦须做到以下几点:在法案中删除容许在家种植4株大麻;把使用大麻最低合法年龄设为21岁;把大麻合法化衍生的政府开支告知纳税人。

多市青少年精神問題首選看急診 近6成是移民或難民

■■多伦多病童医院亦有为儿童青少年开设的社区精神健康中心。Twitter 星岛日报记者报道 多伦多病童医院与安省临床评估科学研究所,昨天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医院急症室成为很多有精神健康问题的安省移民及难民儿童和青少年之首次求诊地点,此情况比在本地出生的同辈更为普遍。这现象反映不少有精神健康问题的移民及难民儿童和青少年,未能透过家庭医生、儿科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门诊服务,获取适时治理。 多伦多病童医院儿科医生、临床评估科学研究所科学家珊达丝医生(Dr. Natasha Saunders),检视2010年至2014年安省10岁至24岁人士因精神健康问题前往医院急症室求诊的资料数据,其分析结果,昨日发表在最新一期《加拿大医学协会杂志》(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珊达丝医生表示,应付危急的精神健康状况,紧急医疗服务十分重要;但对绝大部分的精神健康病症而言,基层医疗(primary care)会是进行诊治的最适当地方,这里亦是转介专科治疗的地点。 ■图为珊达丝医生。Twitter   移民急诊前未获诊断比例高 珊达丝医生研究发现,由2010年至2014年期间,安省有118,851名10岁至24岁儿童和青少年,因精神健康问题到访医院急症室求诊,当中2,194人(1.8%)是难民,6,680人(5.6%)是非难民的移民。 在上述逾11万名求诊者之中,绝大部分的青少年病患者,皆是在急症室才第一次接触为他们提供精神健康治疗服务的医生。在这青少年病患者组群中,61.3%是难民青少年,57.6%属非难民的移民青少年,51.3%则为非移民青少年。珊达丝医生认为,有精神健康问题的移民及难民青少年到急症室求诊前从未获诊断的比例偏高,显示有关方面有需要明白这类病人在取用精神健康服务和护理方面,所存在的特殊文化或其他障碍及推动因素。 其研究又录得,第一次接受精神健康治疗是在急症室的移民(包括难民)病人当中,新移民较旧移民的比例高出10%,而来自非洲、中美洲、南亚及东亚的移民,就最有可能有此经历。

網上仇恨言論煽動暴力 加國青少年應該如何回應?

■■联邦拨款研究协助年轻人面对网上极端主义的反应。MediaSmarts 星岛日报记者报道 为打击极端主义散播加拿大,联邦政府与社区伙伴合作,拨款研究在网上的仇恨言论,以及与激进暴力之间的联系,借此了解年轻人如何回应这类言论,以减少暴力罪行出现机会。 联邦国会议员艾亚(Chandra Arya)代表公共安全及紧急应变部长古迪尔(Ralph Goodale),宣布政府于未来两年,从社区复原基金(Community Resilience Fund)拨款107,146元,支持MediaSmarts研究加国年轻人如何回应网上仇恨言论。如果这类言论被正常化,可能发生激进暴力事件的风险。 社区伙伴MediaSmarts通过数码及和媒体文化计划,集中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其项目反对仇恨(Pushing Back Against Hate)放在网上,检视加国年轻人对网上仇恨言论的态度,以便确定那些因素影响他们对所看到的内容表达反对态度。研究所得作为政府制定政策及发展计划,而互联网供应商推广反对仇恨言论,有助保护人们抵抗极端主义的暴力攻击。 鼓励年轻人对仇恨言论说“不” 此外,社区复原基金支援加拿大社区参与及预防暴力中心(Canada Centre for Community Eng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Violence),推动加国公共安全意识,防止激进暴力事件发生。 艾亚表示,网上的极端主义和仇恨内容,可能导致本国年轻人陷入危险境地,逐渐走向暴力之路。因此政府与各部门和社区,包括青少年共同合作,才可以有效地打击这个现象。而MediaSmarts的项目将有助保护年轻人,在网上浏览负面内容,可以采取弹性的处理方法,这样防止种族主义及暴力行为继续散播。 MediaSmarts行政总监希尔(Kathryn Ann Hill)称,本国年轻人表示,对于网上的仇恨内容,应该表达反对声音,但经常不愿意这样做。该机构获得这笔资金,将会寻找种种原因,以及鼓励年轻人能够对仇恨言论说“不”。此次的研究确定所需的工具及资源,以便协助年轻人面对网上极端主义。该机构将会进行全国调查,访问1,000名第9及10班的学生,研究结果向公众公布,以及张贴在其网址上。

勤奮與幸運哪個更重要?加國千禧一代這麼選

■■报告指出,近八成毕业生认为科技对他们有正面影响。星报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记者报道 一份针对加国青少年的民调报告显示,这群年轻人对于未来抱持乐观态度,他们注重财务稳固、勤奋工作及帮助他人。同时,他们关注寻找工作问题与压力,以及科技带来生活的改变与网上欺凌等问题。 这是由慈善组织Horatio Alger Association of Canada公布的报告,访问超过2,000名年届14至23岁的人士。从调查所得的结果,这群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被称为千禧代(Generation Z),反映他们具有传统智慧,以及对世界观抱持独特看法。 该报告综合多个观点,包括: (1)成功的因素 有79%受访者认为勤奋工作比遇上幸运更为重要;有84%高中生及88%高中毕业生指财务稳定;85%高中生及88%毕业生称帮助他人。 (2)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74%高中生及71%毕业生认为充满希望及有些希望。 (3)对政府的满意程度 受访者满意现时的加国政府,持有较强的信心,并相信政府改善多方面问题,包括:获得可负担的房屋,解决露宿者及贫穷问题。有54%高中生及63%毕业生对改善医疗护理系统具有信心;超过50%受访者对皇家骑警,本地警队及军队满有信心。 (4)科技带来的影响 报告指科技对年轻人产生正面及负面影响,虽然科技成为学生搜寻资料的工具,但分散他们的专注力。76%高中生及79%毕业生感到对他们的科技技术有正面或有些正面的效果;74%高中生及76%毕业生认为科技协助他们搜寻资料,并有能力做研究工作;27%高中生及32%毕业生说,对他们的生活技能带来一些或极多的负面影响。 (5)面对挑战及处理压力 报告显示有66%高中生的压力是在学校有好的表现,77%毕业生如何生活。当中财务独立是年轻人关注的事情,59%毕业生及31%高中生仍努力达成。受访的毕业生从事全职及兼职工作各占一半,大部分高中生做兼职工作。 (6)使用毒品的压力 受访者对此感到最少压力,有70%高中生及75%毕业生说,没有被迫使用毒品。 (7)父母/家长角色 72%高中生及69%毕业生感到父母或家长对他们的个人安全有太多忧虑或有些忧虑﹔59%高中生及61%毕业生指对他们的个人健康极大或有些忧虑﹔11%高中生及25%毕业生认为父母或家长很少或完全不关注他们在校情况。

加拿大電子煙荼毒青少年 一成半中學生常吸

■ 有学者表示,电子烟对青少年荼毒深远。星报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当各界为加国即将实施的休闲用大麻合化法,会否对青少年造成影响表达忧虑之际,多伦多大学公共健康学系教授舒华斯(Robert Schwartz)指出,电子烟及水烟等对青少年的荼毒可能更深。他形容近年吸食电子烟的全国高中生比率逐年上升,有15%中学生更是吸食电子烟常客,显示学生看轻了电子烟也会令他们对尼古丁上瘾,增加将来成为烟民的机率。 据联邦卫生部对本国学生对烟草、酒精及毒品上瘾情况的全国调查数据指出,每3名本国第10至12班学生,就有一人曾尝试过吸食电子烟;更令人吃惊的,就是进行调查前的过去30天内,约有15%高中学生坦言,他们曾连续吸食过电子烟或水烟等,即使大部分高中生称,不曾连续3天吸食,但竟有12%高中生承认,每天都有吸食电子烟或水烟习惯。 误以为电子烟与水烟无害身体 据680News报道,曾吸食过本应是协助吸烟者戒烟用的电子烟的高中学生比例,在过去数年竟出现逐年急增的情况。 上述调查数据也指出,有10%高中生误以为吸食水烟或电子烟对身体无害,没想过原来电子烟也有一定成分的尼古丁,会令吸食者容易上瘾,最终成为烟民。 多大公共健康学系教授舒华斯指出,虽然联邦政府不准零售商把电子烟及水烟等售予未成年人士,但他形容不少便利店根本没有遵守法例,暗地把电子烟及水烟出售予19岁以下人士,青少年也可透过成年家人甚至父母,取得电子烟。 他又指出,联邦政府尽管是通过法例,严禁向未成年者出售电子烟,但在欠缺监管机制下,法例变得形同虚设。 法例没有监管机制 形同虚设 舒华斯又表示,不少在市面出售之电子烟包装成消闲用品,甚至生产不同口味,例如熊仔软糖味、西瓜味及棉花糖口味等,容易误导青少年以为只是其中一种新奇玩意而已,但实际上制造商及零售商隐藏其含有令人上瘾的尼古丁。他坦言,联邦政府今夏通过严控电子烟法案,竟没有立法管制青少年不得购买电子烟盒内流质物料的条文,即使这些流质物料含有尼古丁,也不受此限,令他感到失望。 他认为电子烟对青少年的荼毒是超乎想像,原因是电子烟本来是用作协助吸烟者逐步戒烟之用,但若本身没有烟瘾的青少年,把它当作消闲玩意,久而久之就会上了烟瘾。此外多个对吸电子烟成习惯的研究指出,经常吸食这类产品,对心肺功能会带来严重伤害,将来成为烟民的机率极大。 联邦卫生部有感本国青少年对电子烟的祸害缺乏认识,拟透过在社交媒体具影响力人士,向青少年发放吸食电子烟或水烟的正确讯息,从而教育青少年电子烟的害处,同时正制订相关资讯提供予本国教师及学生参考。

超過2/3青少年寧可網聊 也不願與朋友面對面交談

■ 最新调查显示,2/3的青少年表示,他们更愿意网聊,而不是当面交流。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讯 社交媒体的兴起已经改变青少年与人相处的模式。最新调查显示,超过2/3的受访青少年表示,更倾向与朋友透过网络交流,而不是与对方面对面交谈,此外,即使青少年正与朋友当面交谈,仍忍不住分心查看手机,沉迷社交媒体。 综合《华尔街日报》与N B C 报道, 关注儿童使用媒体状况的非牟利组织“常识媒体”(Common Sense Media),继2012年进行同类调查,分析数码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后,事隔6年再进行同类调查,于3月至4月间访问超过千余名13岁至17岁的青少年,然后公开最新调查报告。 对于不少家长都担忧子女过度使用手机或电脑,带来负面影响,调查显示,自诩较喜欢与朋友当面交谈的青少年,比率由6年前的49%下跌至32%,现在逾2/3表示宁愿与友人透过网络沟通,而不是与对方当面交谈。 54%受访者坦言,当他们应专心与人交谈时,手机令他们分心,比率较上次调查上升10%。另有44%称,与朋友一起时,对方花大量时间玩手机,使他们气馁。 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愈趋频繁,89%称自己拥有智能手机,比率较以往增加约一半。70%受访者称,每日会用社交媒体超过一次,38%称每小时会浏览社交媒体多次,16%承认自己几乎不断使用社交媒体。 “常识媒体” 行政总裁斯蒂尔(Jim Steyer)表示,社交媒体改变青少年的生活,不少人自觉沉迷于社交媒体,令他们不能专注交友、学业和睡眠。调查显示,超过70%受访者相信,推出社交媒体的科技公司刻意操控用户,使他们花大量时间浏览。有57%称,社交媒体使他们做功课时常常分心。 密歇根大学助理儿科教授拉德斯基医生(Dr. Jenny Radesky)表示,本国儿童患有专注力失调及过度活跃症(ADHD)的比率上升,学术界有需要进一步研究,专注力不足是否与青少年频繁使用社交媒体有关。

沉迷社交媒體不愛閱讀,1/3青少年一年也沒看一本書

■■专家担心,青少年不再爱看书只沉迷手机短信与社交媒体。 法新社资料图片   数字媒体兴起已经改变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最新调查显示,美国青少年每日热衷浏览脸书、推特、Instagram等社交媒体,鲜有拾起书本阅读,1/3人至少一年没有为消闲看过一本书。专家建议,家长可循多方面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综合《华盛顿邮报》与《时代》杂志报道,调查结果刊登于《大众传媒文化心理学》(Psychology of Popular Media Culture)。报告显示数字媒体继续受到青少年欢迎,他们花在收发讯息,浏览社交媒体和使用其他数字媒体的时间继续增加,但传统媒体例如书籍、杂志等的地位正在下降,1/3的高中青少年在2016年没有基于消闲原因看过一本书,与此同时,82%就读第12班的青少年,每日会浏览脸书、推特、Instagram等社交媒体。 传统媒体的阅读率由1980年代初期开始下跌,2000年后出现智能电话、宽带互联网,使阅读率下跌的速度开始加快,青少年用手机、看电视等的“屏幕时间”(screen time)亦开始增加,他们于2010年代花在电子媒体的时间,是1970年代的近3倍。另在2016年,就读第12班的青少年每日花6小时浏览数码媒体,读第10班的青少年日花5小时,而读第8班的青少年会花4小时。 参与调查的圣地牙哥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特文格(Jean Twenge)说,年轻人不为消闲而阅读的现象令人担忧,回顾1970年代,约60%高中生每日会阅读书报杂志,但在40多年后,比例降至16%。文格形容,阅读书籍、杂志等长篇文章,对理解复杂理念、培养批判思维非常重要,而对升读大学的学生来说亦是好习惯。 这次调查中,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人员引用了密歇根大学的“监测未来”调查(Monitoring the Future)数据,数据纪录了各地高中生就业、使用药物等资料。 研究人员特别分析了1976年至2016年间,就读第8班、第10班、第12班的青少年阅读数据,数据反映了超过100万名青少年的阅读习惯。 维珍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Daniel Willingham)表示,要解决青少年沉迷数字媒体的问题,家长第一步应鼓励子女远离电子设备,例如告诉子女阅读30分钟就可玩手机,但不宜强行禁止。另有教师建议,家长可在家中四处放满书籍,包括厨房、浴室,吸引子女余闲阅读,特别推荐有丰富图画的图画小说。 威林厄姆也称,家长可以教导子女阅读的重要性,如果子女遇上不明白的问题,家长可带他们去图书馆找寻答案。此外,家长亦应以身作则,向子女树立阅读的好榜样。

青少年約會暴力如何預防?聯邦為此撥款55萬

联邦卫生部长泰勒(Ginette Petitpas Taylor) 星岛日报记者 加拿大政府宣布拨款资助预防青少年遭受约会暴力的计划,协助年轻人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教育他们对有关危机提高警觉,期望减少这种暴力行为对受害者带来的身心影响。 联邦卫生部长泰勒(Ginette Petitpas Taylor)昨天公布拨出55万元,由安省京士顿皇后大学的推广关系与减少暴力网络(Promoting Relationships and Eliminating Violence Network),进行一个以性别为本的计划,教育年轻人如何防止约会暴力,以及推广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当年轻人踏入成人阶段,需要技巧来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避免遭受暴力及虐待。上述计划由教育专家发展及测试四种模式,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关系课程,并提供新工具有助加强教育内容,集中预防少年人之间的约会暴力问题。 泰勒表示,联邦政府支持创新的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帮助年轻人能够健康成长。这些受训的教育家协助年轻人发展新技巧,以便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这个计划有助解决及预防以性别为本的暴力问题,促进加国年轻一代保持精神健康。 帮助青少年健康人际关系 联邦妇女事务部长蒙塞尔(Maryam Monsef)称,为了终止性别为本的暴力问题,政府努力与年轻人对话。当局藉该网络进行的工作,预防约会暴力行为,在年轻人的群体中推广健康的人际关系,也是本国的部分政策。而且,终止以性别为本的暴力是每个人的责任,不仅是让人们醒觉,教育青少年及解决长期问题,同时与年轻人对话,希望带来正面的改变。 加拿大首席卫生官谭咏诗医生认为,政府努力解决以性别为本的暴力问题,包括预防暴力产生。该计划为教育家提供工具,帮助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该网络科学联合主任葛尔博士说,将与全国及有关业界组成伙伴,为教育专家发展新工具,在青少年群体推广健康的人际关系,并希望他们远离受虐及遭受暴力对待。 该项目由推广关系与减少暴力网络主导执行,并与加拿大红十字会、大学及教育局合作推行。拨款来自联邦政府有关政策,在未来3年提供55万元资助,包括预防、支援受害者及其家庭,以及促进法律及司法系统。

過來人談大麻害處 常感驚恐抑鬱焦慮

■ 休闲大麻合法化一直备受争议。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大麻合法化实施在即,但许多加拿大的青少年和成年人,依然对大麻的害处和风险所知甚少。有研究报告指,大麻对青少年的脑部发育确实有明显影响,成瘾的比率也远比想像中高,而驾驶人士在吸食大麻后出车祸的机会,更比正常高出2倍。 总理杜鲁多周三宣布,由10月17日起,国民可以合法购买和吸食休闲用大麻。但有医生指,许多加拿大人对大麻的风险存有误解。其中一个误解是,大麻不会上瘾。 指政府应增拨资源支援上瘾者33岁的多伦多居民马尔科夫(Vanessa Markov)在15岁时开始吸食大麻,起初只是每星期吸食几次,但在中学毕业时,她每天都会吸大麻。马尔科夫其后终于知道大麻对健康的祸害,她在20多岁时感到极度惊恐、抑郁及焦虑,精神科医生建议她立即停止吸大麻,但当时她没有听从。马尔科夫在停用大麻后,精神状态和活力均已回复正常。她认为,政府实施大麻合法化后,应调拨更多资源,协助和支援上瘾者。 有医生指,由于人的脑部发育在25岁才停止,所以大麻对青少年脑部发育的影响,一直引起医学界关注。有研究显示,青少年经常吸食大麻,可能对脑部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产生影响。除此之外,大麻亦对脑部的额叶皮质(frontal cortex)造成破坏,影响人的判断力和决定能力。 另一方面,政府和科学家都在关注大麻对驾驶人士的影响。根据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75%受访者认为大麻会减弱人的驾驶能力,但在大麻吸食者中,只有50.2%受访者有相同看法。在16至19岁的受访者中,仅有41%认为大麻会影响驾驶能力。 加拿大毒品和癖瘾中心(The Canadian Centre on Substance Use and Addiction)研究部主 管波拉斯(Amy Porath)指,大麻肯定会降低驾驶能力;驾驶人士在吸食大麻后的撞车风险,比平常高两倍多。波拉斯又指,在大麻合法化前,加拿大人应该了解大麻对健康的潜在风险,例如大麻可导致哮喘加重、气喘、咳嗽、呼吸急促,以及增加患上支气管炎的风险等。

牧師望聯邦制訂新措施 防止青少年遭荼毒

■■司法部长强调,由日前至10月17日合法化开始之日,大麻仍未合法,国民须遵守现行法例。图为大麻集会场面。加通社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记者 大麻合法化议案前晚于参议院通过,总理杜鲁多昨日急不及待宣布10月17日正式把休闲大麻合法化。 一直反对此法案的银禧社谢安国牧师坦言对联邦失望,期望新上任安省进步保守党政府,设下更多措施防止大麻荼毒青少年,例如多拨资源予社区及学校教育学生及家长;另外,继续前朝自由党省府规定只有酒管局(LCBO)才可出售大麻等,阻止青少年在合法化后容易接触到大麻。 虽然休闲用大麻合法化没有如联邦自由党政府原先时间表,在国庆日正式实施,但前晚参议院终通过经修订后的《大麻法案》,总理杜鲁多昨午宣布休闲用大麻合法化,将于10月17日正式实施,成为全球第二个容许休闲用大麻合法化的国家。 未能捍卫省府自决在家种植感失望 银禧社谢安国形容,了解联邦对休闲用大麻合法化势在必行,但参议院不能成功修订有关容许国民在家中栽种大麻可由各省政府自行决定一项,感到相当失望。 休闲用大麻合法化即将“杀到埋身”,谢安国认为,首先关注省府有何措施在休闲用大麻合法化后,如何把对青少年的影响减到最低;他期望即将上台的进步保守党省政府,应加强配套及资源予不同社区及学校,务求令关注大麻合法化团体多做些教育工作,向青少年贯输正确观念─—“即使休闲用大麻合法化,但不代表吸食大麻是正确,大麻始终是会令人上瘾及令脑部受损的有害物质”。 他认为候任省长福特(Doug Ford)或可考虑继续沿用前自由党省府所建议,把出售大麻的专营权交予省府营运的LCBO店铺负责,借此限制可出售大麻地点,令青少年难于接触到大麻,以及考虑在出售大麻的包装上,印上类似香烟包装的警告及危害健康等字句。 福特在省选期间曾表示,可开放出售大麻零售市场,以赶绝黑市大麻,谢安国认为福特当时的建议,其实没出现在他的政纲中,他希望福特在考虑安省大麻合法化的细节实施上,把问题重点放于如何减少大麻癖瘾及对人的影响方面,而非只在杜绝黑市的议题上。 家长宜趁机与子女讨论大麻害处 至于家长如何处理青少年面对这议题的困惑,谢安国建议家长勿采取“鸵鸟政策”逃避问题。他认为家长应趁休闲用大麻合法化成定局的议题下,主动与子女谈到吸食大麻的害处,加强彼此间的沟通。 如果子女在外受到朋辈或其他人诱惑而接触到大麻,亦有更大机会主动告知父母,容许家长及时制止尝试吸大麻。 他续说,有些家长以为子女不可能接触到大麻,但当他们发现子女暗藏大麻,随即大发雷霆或选择避开不说,且不愿真正了解为何子女会碰大麻,把受困惑子女愈推愈远,此举将适得其反,令问题更趋严重。 

衛生部推新指引 助濫葯年輕成年人

■ 卑诗省卫生部门推出新指引,加强对滥药青少年支援服务。网上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卑诗省卫生部门正推出新指引,加强对有鸦片类药物癖瘾青少年的支援服务,特别是因成年而不再获得政府监管的年轻成年人。 根据卑诗滥药处理中心(British Columbia Centre on Substance Use)周三表示,新指引的目标是要改善滥药青少年的治疗。该中心强调,为他们提供的相关服务,必须是可发展及配合目前社会文化而推行。除此之外,受助青少年的个人资料也应该获得高度保密。 同时,新指引也具有更大的弹性,让有需要人士更容易获得辅导和药物等相关服务。 滥药处理中心更指出,他们特别关注因成年而不再获得政府监管服务的年轻人,冀望透过加强服务,让他们能够顺利过渡至政府提供的同类成人支援计划。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卑诗省吸毒过量致命个案中,占五分一死者的年龄介乎10至24岁之间。
关闭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