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7月09日 星期二 22:28:50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港人回流

大温经济势头良好 此时回流发展空间大

本身也是香港移民的时事评论员麦世文(图)指出,在香港的加拿大人选择现时回流是好事,对加国及本地社会均有裨益。他说,上世纪90年代上一波香港移民潮时,本地经济正处低潮,房地产市场也低迷,工作机会较少,很多人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回流香港;但现时大温经济不错,工作也多元化,回流人士要重新投入职场不是难事,由于他们大多在香港已有事业或工作经验,更会成为本国一股经济动力。 麦世文称,回流人士背景不同,工作心态各异,特别是部分人的家庭已趋成熟,子女已长大,经济压力相对减轻,既可以选择全力搏杀,再闯事业高峰,也可以悠悠闲闲,进入半退休阶段,正所谓「丰俭随意」。他指,在大温很多行业包括银行在内,雇员和雇主都可以商讨工作时间,回流人士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考虑工作时间的长短,但香港就不可以。 他又认为,回流人士也可以选择成为自雇人士,例如考取保险或地产经纪牌照,成为自雇的保险或地产经纪,再按照自己的意愿多劳多得,也可以平平淡淡,找寻适合自己的工作模式。本报记者

留学生回港感陌生 移民加国寻容身所

每人作出移民决定都有理由,有人厌倦政治环境,也有人不满教育制度,但对于一些没明显政治立场,仍未有家室的年青人来说,为了寻求容身之所,很可能是作出移民决定最大的动力。近年在加国读书的香港年青人,不少都决定不返回香港,留在本地工作,尽管他们知道在这里赚的钱不够香港多,但觉得在这里反而有能力买楼,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居所,这是在香港目前很难实现的梦想。 无明显政治立场的周小姐,接受《星岛日报》访问称,在香港中学毕业后,2010年来温哥华升学,进入西门菲沙大学(SFU)修读传理及出版,当初目标是毕业后即返回香港,但读了一年后,当她返港度假时,突然对香港感到有点陌生:「自由行令香港很挤迫,我去买东西没有人理我,售货员都去招待自由行旅客,令我很不舒服。」 尽管如此,2013年毕业后,她按照当初计划返回香港,在一间传媒机构任职市场推广。在港期间,她说香港发生很多事,令她感觉很混乱,特别是2014年的雨伞运动,更对她造成很大冲击,「我曾经去过雨伞运动现场,我不是去支持,只是不知道香港人上街游行这种可以和平表达途径还可以存在多久?所以去感受一下」。 在港有饭吃却没生活质素 周小姐称,令她对香港失去信心是住屋问题。她看不到政府有能力去解决。香港楼价高企,政府无法减轻年青一代对房屋的负担。她坦言:「在香港,除非父母也是炒开楼,否则根本不能帮助下一代在5至10年间置业。但在这里(加拿大)就可。」她还说,就算是租屋,在香港要花入息的7成在租金上,这里只须一半,所以尽管香港赚钱比较多,但可以使用的余钱其实不多。 2014年年底,她毅然辞去香港的工作,返回温哥华,到去年中,她透过「特快入境」(Express Entry,简称EE)申请永久居留,在去年底就获得批准。她表示,身边一班港人朋友,其实心态与她差不多,大学毕业选择留下,有些回到香港「揾快钱」2至3年,最终也返回温哥华。 周小姐说:「香港是可以生存但不是生活的地方。」即令你「有饭吃」,但没有生活质素。她说,香港的收入较在加国多20至30%,但每天工作由朝9晚9,而她追求是朝9晚5的工作时间外,还有自己私人时间。 「现时我放工后,可以到温哥华英吉利湾(English Bay)或基斯兰奴海滩(Kitsilano Beach)晒晒太阳,假日又可以郊外行山,这是我在香港没有的。」不过,周小姐也不是没有「后顾之忧」,她说在香港的父母年纪渐大,但暂时决定仍是留在加国,间中返港探望父母。本报记者

对港政经环境死心 5万人料回流加国

图文:本报记者冯瑞熊 由于不满香港政治、教育环境改变,加上高楼价引致各种社会问题,近年不少持有加拿大身分的港人回流加国。更有资深传媒人指,料有4至5万港人回流加拿大。而一批30至40岁的香港年轻一代,决心离开香港移居外地,部分选择落户加拿大,也令本地社会产生新的效应。无论是回流或移民,他们都有一共同心态,就是香港近年各方面都每况愈下,希望在加国重建安稳的家园。 上世纪末,香港移民一直在大温和大多华社占主导,但随着中国大陆移民的增加,香港移民社区主导地位受到挑战,但在近年,一批早年取得加籍但回流香港的加籍港人,开始返回加国定居,香港资深传媒工作者兼时事评论员黎则奋(图)就是其中一员。他在上世纪90年代移民加国,其后回到香港打拼,直至今年初,他重回温哥华。黎则奋对《星岛日报》记者表示:「今次回来,不打算再回去(香港),将以加拿大为基地。」 黎则奋接受本报专访时说,上世纪90年代来加拿大的港人,主要是来「买保险」,但当时加国经济不好,不少港人很快返回香港发展。但今次回来,是因为近几年香港政治局面越来越差,令人心烦气燥,也有不少是因为子女的教育而回来。他指出,回流港人已有居留权和加国护照,大部分都很低调,表面上的统计反映不到这情况。 居加可如常与港联系 他表示,据官方统计,香港有30万加籍港人,如果加上这些人的下一代(也可以取得加籍),估计香港有40至50万加籍人士,他相信有10%回流加国,也是说将有4至5万港人返回加国定居。他说,这回流现象除了他或他身边的朋友看到外,也从温哥华经济多了不少新资产和新人才反映到。 他说,据他观察,温哥华的经济比香港还要兴旺,加上互联网大大缩短地域距离,在这里居住的港人一样可以保持与香港的联系。以他为例,身在列治文仍能透过网络电话,主持香港的网台节目。他指出,这是在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尚未完全普及时,不能想像到的。 黎则奋又表示,导致加籍港人再回流的主要原因,包括香港楼价及租金过高,经济趋向单一,基建如港铁工程错漏频生,民主发展无望,也令部分社会精英认为香港发展停滞,感到「无用武之地」,加上楼价高企,「卖了香港层楼到加国生活可以不用愁,相反继续在香港,却要担忧生活费。」 他指出,越多港人来到加国,将令本地社会产生新的效应,好像房地产的销售模式和在天车沿途发展高层柏文等,都是把香港的一些思维带到温哥华。他说,一个像加拿大的移民社会最可贵的地方,就是移民为社会带来的冲击,从而产生新的追求。他相信如果能针对这类新回流或移民的族群,可以令加国经济带来新的动力和发展。 再回流港人为经济带来新动力 据加拿大移民、难民及公民部的资料,由2012至2015年,获加国批准成为永久居民的港人数目,每年介乎500至800人;但到2016,获批数字升至1,210人,比2015年的630人,升幅达92%。其后每年获批人数都超过千人,单是今年头5个月,获批人数就有560人(见附表)。

雨伞运动DQ事触发移民

除了再回流港人外,一批年龄介乎30至40岁的香港年轻一代,也因为忍受不了香港政治和教育环境,踏上移民路,部分选择落户加拿大,当中有人指雨伞运动及DQ(Disqualify)立法会议员事件(香港立法会宣誓风波),是触发他们移民的关键事件。 今年39岁的龙先生,去年底才从香港移居加拿大,他接受《星岛日报》记者采访时声称,现时在加国只是居民身分(妻子在修读大学),唯一取得的福利是女儿可以入读本地的公立学校。已经找到工作的他表示,会申请在此永久居留,除了是因为子女的教育外,也是厌倦了香港的政治和教育,希望在加国「休息一下」。 他表示,触发他移民是近年香港发生的一连串事件,包括2012年的反国教(德育及国民教育)事件、2014年的雨伞运动(他本身也有参加)、2016年的DQ立法会议员事件,加上近年港铁工程连番出事,令他感到香港愈来愈陌生。他说:「移民不是旅行,离开一块地方,就表示对它心死。」 屯门单位10年升价5倍 难负担 香港回归时尚未满20岁的龙先生又表示,近年香港的大环境改变了很多,好像在10年前(曾荫权出任香港特首年代),他仍可以5万港元(下同)作首期,在屯门买下约值100万元的500平方呎单位,但现时同类单位已升至500万元,月入只有万多元的年轻一代,根本就无法上车。 龙先生指不单是年青一代,他认识一对月薪港币15万元的夫妇,在缴付月租、生活及子女教育等开支后,也没有多余钱供楼。他认为,房屋的压力,令港人沦为「赚钱机器」,但无论赚钱多少都追不上支出,更产生一种不健康心态,就是「哪里有钱赚就去那里」。 移民加国可过正常家庭生活 他表示,香港的教育也令家长和学生倍感压力。他说:「在香港,学生不单要精通琴棋书画海陆空,有人还问你有没有学竖琴,这样争逐下去会是怎样?」他说,过去在香港,他要打两份工维持家计,每日放工时子女已就寝。现时在加国公余时间多了,可以过香港缺少的家庭生活,甚至与仍在香港的家人也增加了联系。「现时我和家人每天都会与在港的母亲通电话。」龙先生说。 龙先生又透露,他所认识的7至8个家庭,也打算在今年稍后时间移民加拿大。他说:「他们都属于30至40岁的年龄层,这些人与我一样,感到香港社会太灰,很畸形,因此选择离开。」

香港较易赚钱 仍具吸引力

大温时事评论员温建功表示,香港人一向是务实,而香港在赚钱方面始终比加国容易,因此对一般香港人仍具有一定吸引力。他认为近年再回流或移民到加国的港人,主要原因是民生问题,包括贫富悬殊、楼价过高和教育问题等。 楼价高教育压力大成移民理由 温建功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称:「香港贫富悬殊情况越来越严重,以前住㓥房的,现时可能要去到笼屋,一个单位可以住20多人。」他相信是民生环境变差,令部分港人选择再回流或移民。 除了民生问题,教育也是港人选择移民的另一原因。温建功表示,港人子女在加国受教育,较在香港轻松和便宜,因为如果要子女在香港接受与加国等同的教育,就要付出高昂学费,送子女进入国际学校。 不过,他指出,香港始终是福地,要赚钱仍是较容易,所以对年轻一辈来说,香港仍有吸引力。至于年轻人因为香港缺乏民主而移民,他认为仍是少数,更质疑如果单追求民主而移民,到头来也可能会失望,因为每个地方的民主制度都不是完美的。 他说,对于新移民将为加拿大带来新意念和冲击是好事,但他指出,加国是个保守及缓慢的社会,未必接受到太先进的事物。

港人申请移加增3成 料中产阶层成主流

本报记者沈雯洁报道 30万 加籍港人 重返加国 机会较高取决于经济能力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申请移民加国的香港移民近年激增30%(见附表)。联邦移民、难民及公民部(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简称IRCC)数据显示,2017年有1,561位港人申请移民加国,1,270位成功获批。有学者预测,未来移民加国港人数字会缓慢增加,其中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会成为主流。另外,香港目前约有30万持有加国护照港人,选择重返加国的机会也较高。 联邦移民部数据显示,去年共有1,561港人申请移民加拿大,与2016年的1,206宗申请相比,劲增近三成。而2015年时则有1,092宗申请,近年最高峰的2014年,当年发生了声势浩大的占中运动,也仅有1,481宗。而在之前的两年,每年申请人数均不超过千人。 针对能够移民加国的都是高学历、经济能力较高的中产阶级,卑诗大学(UBC)社会工作学院主任,1993年移民加国的港人殷妙仲(Yan Miu-chung),周一接受《星岛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申请加国移民需符合不同要求,从语言、年龄至工作经验,移民官员都看重,因此普遍认为移民加国人士质素较高。殷妙仲两年前就提过,港人移民加国数字会增长,但却没有普遍认为的那么多。 年轻一代觅展才华机会 殷妙仲解释说:「一部分原因,是有些年轻人想移民却没有足够金钱,中产阶级尽管资金已经足够,但考虑移民须要放弃很多,例如已取得的社会地位,做决定时不太容易。」 香港目前约有30万持有加国护照的香港人。殷妙仲称,目前要留意的是,该群体是否会选择重返加国,因为他们离开香港的机会成本低,面对风险也较小。近年每逢暑假,就有许多已移民加国港人来温市看房子。仅在他认识的朋友圈中,有至少5位已回流的友人决定送孩子回加国读书;而年轻人毕业后往往由于喜欢本地环境,冀留在加国发展。 殷妙仲又指出,移民加国港人主要集中在两类群体,分别是在香港拥有1至2套房产的中产阶级,经济能力较高以及希望寻求更多发展机会的年轻一辈:「香港目前教育制度不佳,许多家长尝试把孩子送往海外深造,许多港人有亲友居住本地,加国成为首选之地。」 另外,由于近年香港经济和政治局势不稳定,导致年轻人对未来产生迷茫感,对香港未来丧失信心。殷妙仲还表示,香港年轻一代憧憬施展才华,然而香港发展空间较小,工作市场竞争也激烈,因此渴望展现实力的年轻辈往往选择到加国深造。 热爱简单生活成诱因 当问及2014年香港占中运动后是否造成年轻一代不看好香港的未来,殷妙仲称,占中发生后中国政府采取连串行动,比如逮捕参与占中运动学生,以及立法会议员宣誓无效遭褫夺议员资格,令很多人失信心。不过他发现,大部分选择留在加国的香港学生非出于政治考虑,而是更热爱本地环境和简单愉快生活。

加国自由民主价值 接近港人心态

针对近年申请移居加国的港人数字大增3成,时事评论员董达成表示,目前香港缺乏民主政治气候和难以承受的高房价,民众对香港政府失去信心。另外,加国奉行自由、民主、人权等普世价值符合港人的价值理念,因此愈来愈多港人选择来加生活。有移民律师称,加国移民政策鼓励拥有本地学历和工作经验人士留在加国,许多来自香港留学生满足这些要求,选择留下发展。 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中国前,香港曾爆发一轮移民潮,至少50万港民移居海外。董达成表示,尽管没有具体数据,但许多1997年移民加国的港人随后回流,但近年又计划重返加国,当大很多是基于下一代的生活考虑。他称,习近平在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要牢牢掌握对港全面管制权,把中国模式加在香港,令香港成为中国另一个城市,令港人忧虑失去城市的独特性,也给了民众许多压力。 港年轻人缺发挥平台 董达成认为,香港一直都涌现大批人才,但目前年轻人面临机会不平等,缺乏展露才华的平台。他说:「现在大量中国国营企业占据香港,从中国聘请有特殊背景的员工;市场和资源都聚集在中国,许多香港年轻一代需要前往中国工作,由于中国的工作环境和言论不自由,让许多香港高新技术人才无法全面发挥能力。」 他又称,注意到许多来自香港第二代移民子女都掌握三种以上的语言,也在不同岗位为加国作出贡献。他说:「加国传递的普世价值观令不同种族移民都能享受安宁生活,香港移民也遵循这价值观,故近年较多港人申请移民本国。」他更希望加国政府能多留意香港发展。 港留学生较易满足居留条件 移民律师邓安怡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加国移民政策过去几年都鼓励拥有本地教育背景、英语熟练和具备本地工作经验的人才留在加国。申请者不论背景,只要满足移民条件都有机会留下。由于许多香港留学生满足这些要求,因此在本地定居,不再回港发展。另外,不排除香港政局不稳和房价问题,令许多年轻人感到绝望。 邓安怡补充,许多90年代移民加国的香港人在取得公民身份后回流,现在又选择陪伴下一代出国留学而回加;此外,许多移民加国港人的配偶仍在香港,近年来陆续申请团聚,把配偶带到加国安居乐业,故移民申请数字急升。本报记者沈雯洁

谋生哪里都不易 加国幸福指数较高

目前在香港估计有30万持加拿大护照的港人,周晓霖(上图)和卢先生(下图)都拥有加籍,两人均曾经在香港工作十余年,但就最终选择回加国定居。卢先生认为,香港回归20年来社会发生巨变,在加国生活幸福指数更高。周晓霖表示,谋生在任何国家都不容易,最重要是看追求何种生活方式。 忧心香港文化逐渐消失 现年41岁的卢先生在加国出生,他曾为工作在2000年回到香港,但由于房价和基本生活费用太昂贵,他于2016年重返加国。卢先生与许多年轻一代交谈后发现,除楼市火热外,城市逐渐变得「内地化」,香港文化逐渐消失,都是年轻港人的忧虑。 温哥华是加国生活开支较高城市,然而与温市相比,香港物价和房价更贵。卢先生表示,昂贵开支是他离开香港的主因之一,例如在温市便宜又好吃的饭店很常见,然而在香港,几乎一半工资都用在付房租。卢先生说:「在香港无论公屋还是商业住房的价格都贵到极点,许多富裕的中国内地人到香港购房置业,导致香港房价水涨船高。曾是香港最热闹的夜生活消遣场所兰桂坊,现在已挤满了外籍人士和有钱中国游客。」 要提升自己 等待机会 周晓霖10岁时跟随父母从香港移民加国,随后在本地读书工作,2004年回流香港,至到2014年又选择定居加国。他表示,无论是移民还是留在香港,都需取决于追求的生活方式。 他举例说,香港可能有些领域所支付的工资较加国高,但工作时间也较长,加班是常态。不过,他认为在香港工作学到的东西较在加国的多。他说:「在香港工作1年学到的东西,相当于在加拿大工作3年积累的经验。」针对许多香港年轻一代觉得缺乏机会,周晓霖称,曾在香港与许多年轻人共事,鼓励年轻人应懂得沉住气,努力提升自己,再等待机会,而不是每隔一两年就跳槽。他说:「谋生在任何地方都是艰难的,年轻人还是需要努力工作,通过实力证明自己,等待机会到来。」

香港摩登大笪地现身温哥华 逾千香港移民集体怀旧

(现场图片)年纪稍长的香港移民一定在香港旧日的大笪地 留下过足迹,也品尝过大笪地的美食如碗仔翅,也可能在大笪地看过相 或占过卦。而这些存在我们记忆的香港情怀,周六下午出现在温哥华一家五星酒店内,参加的逾千市民可以重拾食碗仔翅,拮咖哩鱼旦的乐趣,更可以体验睇相占卜及一些已经式微的香港民俗艺术包括人像剪纸等。这个活动名为《协平世博-加国心香港情》,由加国港人关注港情协会(简称香港会)主办,香港驻多伦多经济贸易办事处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赞助,以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周六晚上在同一酒店更有盘菜晚宴及文艺表演。V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