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人类本来应该活得更长 但恐龙毁了这一切

加拿大都市网

 

【星岛都市网】一位名叫若昂-佩德罗-德-马加良斯(João Pedro de Magalhães)的微生物学家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恐龙的统治迫使哺乳动物加快繁殖周期,从而消除了关键的长寿基因。

德-马加良斯认为,为了在恐龙中生存,哺乳动物可能主动进化,不再长寿,他称之为长寿瓶颈假说。他称,尽管哺乳动物(如人类)的寿命相对较长,但我们仍然在恐龙时代的束缚下活动。

由于恐龙的存在,哺乳动物可能难以获得长寿。根据伯明翰大学微生物学家若昂-佩德罗-德-马加良斯(João Pedro de Magalhães)的研究,恐龙统治时代彻底改变了地球上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的进化轨迹,将进化的重点重新放在快速繁殖上,而不是长寿。

德-马加良斯表示,如果恐龙无论如何都会把你吃掉,那么努力长寿就没有意义了。事实证明,要让一个物种存活下去,快速繁殖更有用。

德-马加良斯在《生物论文》(BioEssays)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写道:“我的假设是,早期哺乳动物在快速繁殖方面承受了如此长期的进化压力,导致与长寿相关的基因和通路丢失或失活。我将此称为长寿瓶颈假说,哺乳动物中不存在再生特征进一步支持了这一假说”。

德-马加良斯指出,从理论上讲,人类(以及大象和鲸鱼)具有比其他大多数哺乳动物更长寿的潜力,但他同时表示,每一种哺乳动物仍然生活在可追溯到恐龙时代的遗传限制下。

德-马加良斯写道:“恐龙统治时期的进化给哺乳动物留下了持久的遗产。在恐龙成为主要掠食者的1亿多年里,哺乳动物普遍体型小、夜行性强、寿命短”。

生存的压力消除了长寿所需的基因。根据爬行动物和其他生物衰老过程比哺乳动物慢得多的动物,德-马加良斯推测,在中生代,哺乳动物要么丢失了与长寿相关的基因,要么使这些基因失活。

德-马加埃斯在一份声明中写道:“一些最早的哺乳动物被迫生活在食物链的底层,它们很可能在恐龙时代度过了一亿年的时间,通过快速繁殖来进化生存。我认为,这种长期的进化压力对人类的衰老方式产生了影响”。

深入研究后,德-马加埃斯认为,与中生代有关的酶的丧失限制了许多哺乳动物修复损伤的能力。例如,失去了修复被紫外线灼伤的皮肤的酶,哺乳动物的牙齿不像爬行动物那样在一生中持续生长。

他说,动物世界提供了非凡的修复和再生实例,但其中一些遗传信息对于幸运地没有成为霸王龙食物的早期哺乳动物来说是不必要的。

当然,德-马加良斯知道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假设,但他认为这个假设可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他说:“我们可以从很多有趣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包括哺乳动物由于快速衰老过程而比其他物种更容易患癌症的前景”。

如果我们的快速衰老真的要归咎于恐龙,至少我们笑到了最后。(都市网Rick编译,图片来源pixabay)

(ref:https://uk.finance.yahoo.com/news/scientist-says-humans-were-meant-130000810.html)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加拿大哪些飞机航班提供免费食物和饮料?

今夏旅游趋势:是探索美加 还是长线欧洲?

热浪会导致停电吗?加拿大人如何做好准备

电话预订西捷机票收费$25!航司有哪些“隐藏”费用?